無敵庶子

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章南郊祭天

字體:16+-

見她抱著胳膊,一副刁蠻模樣,韓春撓了撓頭:“有了,我賦詩一首,誇讚你美貌好不好?”

“那還差不多,但也要看你寫的水平如何。”

韓春說道:“仙子嬌嬈玉肌勻,芳心共醉碧羅茵。情深意切桃源會,妙蹙西施柳葉眉。”

“……還好啦。”侯莫陳羽淩的聲音突然轉柔,又好似自言自語的補了一句:“他就是不像你這種登徒子,一味地會挑弄人心……”

她雙臂緊緊地摟著韓春的脖子,就像是摟著她的意中人,湊到韓春耳邊低聲呢喃:“喂,禽獸,你再做一首來讚我,隻不過不許糟蹋我,你要是糟蹋我,我就不皺眉,也不開口,讓你感覺特別無趣。”

“好。”韓春心想,怎麽感覺這女人特別缺愛,平生都沒聽過好聽的情話嘛。可她似乎並不缺男人啊。

“步步香飛金薄履,盈盈扇掩珊瑚唇。”

“好啊,接著啊,你誇的我開心了,我就讓你解裙帶啊。”

其實韓春的手,都已經伸到她的裙帶上去了,聞言又縮了回來,生怕把事情搞的有些無趣了。

“幾番枕上鏖戰去,花間蝶戀一團春!”

“好啊。”侯莫陳羽淩用一隻左手拉著韓春的雙手去解裙帶,竟然莫名其妙的咯咯的笑了起來,隨即也附和了一首:“郎君與我紅酥手,共解羅裙入香帷,一顛一倒眠不得,聲聲唱破五更秋,哈哈,哈哈。”

“你怎麽啦?”韓春奇怪的問道。

“沒怎麽?”侯莫陳羽淩用她水感厚實的紅唇在韓春嘴唇上啄了一下,將羅裙滑落至腳下,反手解開肚兜,哭著說:

“隻是覺得自己命不好,前麵遇到個王八蛋不說吧,後來又遇上你這個禽獸,不過還好,你要是不欺負我的時候,其實我也挺欣賞你的,而且你不像他那麽粗魯,什麽也不懂,以後你多作詩哄哄我,別老欺負我。”

晶瑩的淚珠順著她的玉頰緩緩滑落:“你說我是不是特別賤,讓你幾首詩哄的我來了興致,我從小就喜歡作詩,我還喜歡音律,偏偏你個王八蛋還真有這份才情……我有時候都覺得恨我自己……我想我遇到他,真的是平生第二倒黴的事情。”

她抱著韓春親吻,韓春卻問道:“那第一倒黴的事情呢?”

“……遇到你,這個禽獸……”

“花間蝶戀一團春……你可得記得給我想辦法……我要是死了可就沒人陪你像這個樣子吟詩作對了啊……”

“放心,我大概已有良策。”

兩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太上皇的喪事已經辦完,按照乾龍護的意思,原本需要三年的服喪過程,因為戰事緊張,奪情縮短到三天,除嫁娶慶典之外,恢複一切秩序。這倒也是有先例可循,無可指責。

依照國法,新任的皇帝乾邕,要完成連續五天的祭天儀式了。

五月初一日,乾邕在春明門外接受群臣朝賀,正式登上寶座,按照鮮卑人的禮節,焚燒木材,舉火燒天。

柴冊禮之後,立即前往天壇,祭祀天神。

五月初二日,乾邕前往地壇,祭祀地神。

五月初三日,前往社稷壇,祭祀農神。

當天乾龍護當著滿朝文武大臣宣布,從即日起施行“市場稅”製度,大概的意思就是購物稅。不僅賣東西的要交稅,買東西的也要交稅了。

五月初四乾邕祭祀太廟。

乾龍護宣布,從即日起所有百姓,一律要繳納“行路稅”,大概的意思就是養路費。真是不得不佩服他這個創意。

當然,其實也沒有那麽過分,一般在自己的居住地行走,也是免費的,所謂的“行路稅”指的是出縣城。

一直以來,大乾朝為了防止人口流失以及聚集作亂,實行嚴格的流動人口管製製度,所有出縣城的人,都要攜帶官憑與路引兩種證件,所謂的路引就是縣衙開具的請假條,離開當地多長時間,去哪裏,去幹什麽,都必須要寫的明明白白。

過期不回,那可是要罰款的。要是長時間不回,當成逃民處理,那可是犯了重罪的,家裏的財產會被沒收。

但收養路費,還真是聞所未聞。

五月初五,南郊祭天。

所有的祭祀都是當皇帝的必須要走的過場,缺一不可,所以盡管乾邕累的夠嗆,但還是必須要堅持下來,每天就跟996社畜一樣,雞叫就得起,按時打卡,一點也不敢鬆懈。不過,結束的倒是挺快,磕幾個頭就完了。

乾邕心裏大不以為然,覺得祭祀似乎不應該這麽草率,他也問過盧辯,為什麽儀式會如此的簡單,太不鄭重了。

盧辯一臉的為難:“啟稟陛下,老臣也知道這儀式太不嚴謹,可是沒有辦法啊,別說是大乾朝和齊國,就算是南方的梁國和陳國,號稱奉中原正朔,也都不知道這祭祀禮儀到底是怎麽樣的。”

“這事兒要怪就怪那西楚霸皇,一把火都給燒沒了。多年來,老夫一心想要恢複古禮,可也不能瞎恢複啊,總要有根有據,總要上天知道我們的誠意,否則也是個貽笑大方,因此搞了幾十年也沒搞成。其他的國家也都如此。”

“原來是這樣。”

盧辯突然呲牙一笑:“不過陛下,最近總算有些眉目了,韓師乃天下大德,必定有辦法恢複古禮,請皇上不必著急,再等待一段時間就是了。”

“嗯,也好。”

盧辯還告訴乾邕,所有的祭天都不過是走個流程,但今天的南郊祭天,卻不一樣。它比前麵的幾次祭祀要重要的多。

因為,南郊祭天不僅僅是要稟報天地,而且還要傳達四方,因此,各國的使節都會來參加,包括草原與西域,還有隴西涼州一代的部落酋長,若是我們兼並了南方,還會有海外諸國前來參加。事關國體,絕不能輕視。

乾邕雖然不懂,但他見過乾覺和乾毓的祭天儀式,他還納悶為什麽來了這麽多外國人,此時才明白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