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庶子

第95章 第九十五章祭文

字體:16+-

而襄平立即向韓春投去了求助的眼神,韓春說道:“老大人,韓春雖是一介草民,但也知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

“襄平公主乃是我的弟子,我聽聞此事之後,感覺不能坐視不理,否則動搖國本,接下來受苦的就是百姓。我等讀書明理,為的就是安邦定國,不然讀書有什麽用。我想老大人學富五車,必定心同此理,絕不會坐視吧。”

韓春說的客氣,但反觀盧辯卻是滿臉的別扭:“老師,您稱呼我的字景宣就好了,這老大人的稱呼讓弟子實在是有些難為情,那個,剛剛老師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真乃興教立言之語,容弟子先記錄一下吧。”

說完,他也不等韓春同意便興高采烈地跑去拿了紙筆,把韓春剛剛說的這一句給記錄了下來。

而後嬉皮笑臉的走了回來:“老師以後實在不必跟弟子太客氣了,不然外麵的人聽見了,知道的以為老師謙遜,不知道的還以為我這個老弟子不討恩師歡心,人家會說咱們師徒不睦,那多不好,您跟我說話應該自稱為師才對呀。”

韓春還想說什麽,但是被襄平的眼神製止了。

韓春一想也對,這個時候必須得順著這老頭啊,你要是萬一把他給激怒了,那事情就更辦不成了。

“是是是,是為師想的不周到,為師錯了。”

“老師,您這——”盧辯趕緊撩起長袍跪在地上,滿臉不高興的說:“老師,弟子以為,您在弟子麵前永遠都不會犯錯,錯了也是對的,請老師端正態度。”

“是是是,老師錯——”韓春苦笑不已,突然板著臉說:“景宣,剛剛公主跟你說的話你聽清楚沒有?”

“是,弟子聽清了。”盧辯恭敬的叩頭。

“那好,你趕緊辦理吧。”

“恩師有命,弟子哪敢不從。”盧辯笑嘻嘻的站了起來:“公主殿下,你宣旨吧,老臣這就奉命進宮。”

“多謝老大人。”襄平激動不已,趕緊拿出聖旨宣讀,而後說:“老大人,事情緊急,請大人準備一下,速速進宮就任太史令。”

“沒什麽好準備的,現在就走。”

“且慢。”韓春問道:“老大人有沒有聽說過崔杼弑其君的故事?”

“聽說過,但是不甚了了。畢竟西楚霸皇以前的史書全都被燒毀了,尤其是那部儒家經典《春秋》燒的幹幹淨淨,所剩下的隻有些零星的傳說,據說當年有一個叫崔杼的人,弑君篡位,有位史官因為如實記錄他的篡逆行為,被他所殺,此事一直為後代所歌頌,乃是史官的楷模與榜樣。”

“錯了。”

韓春說道:“不是一位史官,而是三位,前兩位就死在第三位的眼前,而他仍然秉筆直書,崔杼隨即被他的浩然正氣震懾,就不敢下手,狼狽逃竄而去,這段曆史,才得以留存下來,上車吧,路上跟你們講。”

盧辯二話沒說,帶著韓春和襄平就出了後堂,把他的兒子和庾季才單獨叫過來,說了一遍事情經過,而後慷慨激昂的說:“你們兩個給我聽著,如今社稷危機,老夫決定奉恩師之命入宮勤王,自此之後,你們兩人當一心一意奉侍陛下,與賊臣乾龍護勢不兩立,處處謹慎小心,仔細應對。”

盧慎說道:“謹遵師祖,父親之命。父親走後,兒子立即吩咐家裏人準備柴火,若是師祖和父親有何不測,兒子立即命人縱火而死,絕不辱沒師祖以及父親。”

庾季才說道:“師祖,恩師放心,庾季才這就回家,也是同樣處置,絕不會背叛師門,有辱祖宗。”

“不,不能落入賊手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我死了以後,你們要繼續如實記錄曆史,務必使賊臣遺臭萬年,照此辦理吧。”

“遵命。”

韓春也顧不上尷尬了,趕緊跟著盧辯大踏步的走出盧家上了馬車。

不久之後,他們又回到了宮裏。

等盧辯突然出現在文安殿的那一刻,所有的大臣全都驚了。

此時的整個皇宮已經是一片白色,禁軍侍衛甚至是戰馬都披上了白布,文安殿更是白幡如山,哭聲一片,一道白色的地毯從宮門直通大殿。地毯盡頭,白燭高燒,粗香嫋嫋,供奉的正是乾毓的巨大棺槨。

要知道盧辯在朝堂上的地位非同小可,這主要表現在他的家族影響力和他自身的學問影響力上。

雖說沒有實權,但這些無形的力量,多年來都令乾龍護感到不安。

而盧辯之前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抗旨不肯出山,其實也是為了躲著乾龍護,避免成為乾龍護的潛在攻擊對象。

而此次韓師親自出麵,他心裏便產生了一種要為天下大道殉道的感覺,所以才拋棄種種顧慮雜念毅然出仕。

“盧老大人!”

就在乾龍護發愣的時候,乾恭憲首先弓著腰走了過來,深施一禮:“老大人,您這麽大的年紀,怎麽來了呢?”

按理說盧辯根本就沒必要來,因為他已經退休了,除非皇帝聖旨征召,他完全可以在家裏祭祀。

盧辯背著手,昂首挺胸,淡然說道:“齊王殿下有所不知,太上皇在離世之前,曾經給老夫下過一道旨意,陛下擔憂近年來國史無人編纂,所以特命老夫接任太史令,老夫年事已高,本不想奉詔,誰知太上皇竟撒手而去,老夫一向身受國恩,飽食郡祿,又怎麽能忍心讓太上皇有未了心願,所以我這把老骨頭就來了。”

盧辯一麵說話,一麵把一道旨意交給了乾恭憲的手上。

乾恭憲臉上露出了一絲驚訝,而後打開來看了看,聖旨的確是用太上皇的口氣寫的,大概的意思跟盧辯說的沒有出入。

“原來如此。”乾恭憲立即轉身把聖旨交給了乾龍護。

而趁著這個機會,大部分的大臣都紛紛來到盧辯的身邊向這位德高望重,門第高貴的三朝元老行禮問安。

“老大人辛苦了。”

“老大人,老當益壯。”

“老大人為社稷不辭辛勞。”

盧辯趕緊整理衣冠,趨步向前,跪在靈柩前麵,大聲的痛哭起來,隨後又從袖子裏抽出一張白紙,朗讀了一篇感人至深聲情並茂的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