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都天子

第二百七十一章、井中客

字體:16+-

玉龍迎蒼的話一出口。

杜雲和明樓便都有詫異,可杜雲瞧見玉龍迎蒼的神情和反應後,這到了嘴邊的話,卻又被他硬生生給咽了下去。

但明樓卻展現出一副心領神會的模樣。

“哈哈哈哈,二位放心,我保證不會有人來打擾你們!這是房門鑰匙,有事招呼一聲就是。”

說完明樓便快步轉身離開了此地,隨後就隻剩下杜雲還局促不安地停留在原地。

“主人,還愣著做什麽,開門啊?”

“啊……這,迎蒼咱們兩個人住一間屋子,會不會有點太急了啊,不如我讓他再給你開一間房吧?”

“我睡覺又不幻化真身,這怎麽會擠呢!再說,住在一起,我才能更好地保護你的安全嘛!那話怎麽說得來著?哦,對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咱們現在在別人的地盤上,多小心一點總沒錯的。”

杜雲見玉龍迎蒼完全沒有什麽其他奇怪的想法,他這才不由自嘲地笑了笑,看來倒是自己以小人度君子之腹了。

兩人走入房間,杜雲四處打量一番,心想這明樓倒也真沒有說假話,想來這間房子,確實應該是整個明月樓裏最為頂尖上乘的存在。因為房間裏擺滿了上好的瓷器字畫,杜雲跟在審衝身邊也有不短的時間,他雖說不見得能有揮毫潑墨的本事,可倒也還是能夠看得出這些字畫的優劣。

這房間裏所擺的,全都是一等一的上品,其中陸雲子的墨龍圖,更是有市無價的孤品,杜雲曾聽過審衝說過,這墨龍圖傳言是畫聖陸雲子立於浩然長城上,觀妖族龍皇,遂作此畫。畫成之時,陸雲子嘔血不止,而這畫中也似乎有一絲龍氣傳出。

見杜雲看得出神,玉龍迎蒼難免有些疑惑。

“主人,你知道這幅畫?這龍畫的黑漆漆的,卻也不怎麽傳神嘛!”

杜雲聽完,無奈地笑了笑。

“哈哈哈哈,你覺得不傳神,那是你看的方法不對,來,你站過來,和這龍的眼睛對視一下。”

“嗯?這有什麽特別的嗎?”

玉龍迎蒼一邊嘀咕著,一邊走到了杜雲的位置,隨後她抬頭看向了牆上所掛著的墨龍圖,她的眼睛對上了圖中墨龍的雙目,僅僅是短暫的一個對視,玉龍迎蒼便感受到了一股莫大的恐懼。這股恐懼是源於血脈上的壓製。

由於杜雲本身就是龍族,所以他不會有什麽異樣的感覺,可玉龍迎蒼卻不一樣,她此時雖然也躋身為龍族,可偽龍和真龍雖然隻有一字之差,但其本質上卻是有著雲泥之別。所以此時瞧見這幅墨龍圖後,她才會有這麽大的反應。

要知道陸雲子隻是畫出了當年龍帝萬分之一的真韻,就能有這樣的威能,可想而知,當年的龍帝到底強大到了什麽程度。可就算是這樣強大的龍帝,最終也還是被大衍的祖皇帝,逼得雙雙隕命於孤星城。所以這些事情每每想起來都不由得令人唏噓感歎,無論是祖皇帝,還是那位妖帝,那兩位隻要還有一位存活下來,整個天下可能都早已經被統一了。

杜雲察覺到了玉龍迎蒼的變化後,隨即伸手按在了她的肩膀上。

玉龍迎蒼隨即感到有一股暖流從自己的肩膀上流動,這才隨之打消了她身體上所聚集的寒意。

“這東西他到底是從什麽地方搞來的!如此寶貝之物,竟然隻是簡單地當作了裝飾品,這未免有些太過於暴殄天物了吧!”

“隻是一幅畫而已,就算具有了一絲真龍氣韻,不也隻是一幅畫而已嗎?”

“主人,我想應該是那明樓的實力不曾達到我這般境界,所以才沒有意識到這畫的重要性。”

“哦,此話怎麽講?”

“嗯,其實在妖族之中,一直有個說法,那就是九品才是天下武夫的一個分水嶺,這對於妖族來說也不例外。九品以下,我們統一將其稱為井中客。”

“井中客?這是怎麽個說法,我倒還是頭一次聽聞。”

“所謂井中客說起來卻也不難理解,人類有個說法,不是叫做井底之蛙嗎?這九品以下的修士,所能窺見的大道,也隻有井口那方圓大小,一旦有朝一日,躋身九品,便可以跳出這方寸井底,親眼得見那漫天的星辰。入了九品便皆是蜉蝣客,所謂蜉蝣,眼中得見天地,但想要飛升寰宇,這卻也是難如登天。到頭來,多數也還是逃不過朝生暮死的命數。”

“你說得沒錯,天下武夫要走的多數也都是這麽一條虛無縹緲的路,都說壽與天齊,可到頭來卻終有魂歸厚土的一日。不過這和那墨龍圖又有什麽關係呢?”

“主人,就是因為九品境界是跳出了那禁錮眾生的枯井,所以才能看到更多不多的事物,九品之下主修命體,而九品之上修的則是靈體。一旦這靈體足夠強大,就可以做到身死而魂不消。有朝一日,無論寄身奪舍,還是保留宿慧轉世投胎,這都是可以做到的事情,人死而為鬼,這些鬼都是無意識的,隻有那些修為強大的武夫,才能在自己死後才能保存自己的神誌,化為靈體。至於陰都郎最為特殊的地方,就在於可以和這些修為高深的靈體溝通,甚至使其附身在自己身上。而這墨龍圖所給人帶來的威壓,則正好可以使其錘煉自己的靈體,所以說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貝。”

玉龍迎蒼一語點醒夢中人,杜雲起先根本沒有想到過這一點。

現在回想起來,那些寄宿在自己身上的幾位師傅,無一不是驚世絕倫之輩。

“你的意思是,達到九品之後才可以修煉自己的靈體?”

“通常來說是這樣的,但凡事也有例外,這世上也不乏,生來就在井外的青蛙,他們雖然實力不曾達到九品,但對於大道的領悟,卻遠在常人之上,對了,那個小姑娘好像就是這樣的例子,她生來就在井外而非井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