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回 劍仙派係
“嗯。”
看到鑒定官吃驚的表情,“九真”雖說不上得意,但還是輕輕應了聲,然後伸手對著不遠處的那柄狴犴劍一召,那柄形似虎牙的九尺長劍便直飛而起,緩緩落在“九真”的手裏。
隻見那柄狴犴劍一到“九真”手中,經過劍身周圍的光線立馬發生了奇怪的變化,仿佛光線在熱浪中產生了折射,但又有些不同,環繞劍身的折射並不是因為空氣密度轉換而起,因得是劍氣,真正的劍氣。
鑒定官與三個鑒定員立馬做起了測試,有的送出一圈散氣去試探,有的將法器送到“九真”周身,而鑒定官自己則直接將手掌放在了“九真”的脊背之上,感受著“九真”體內的靈氣波動……
見到其他三個鑒定員紛紛點頭,鑒定官這才宣布結果:“劍仙派係,修為境界,俠,後期,鬥技繼續。”
唰唰唰……
護場們和修為鑒定專員們紛紛退場,觀眾們期待的鬥技終於可以繼續進行,一時間又都歡呼起來、起哄起來……
……
劍仙派係,簡稱劍修。起始於續帝時代。主要以人兵雙修,且憑借與仙兵互動,來施展強大的神通。
仙兵,劍仙派係的主要神通所在,多為劍,少有其他兵刃,且個別兵刃還曾經是劍仙派係的清除目標。
與金丹派係的法器不同,仙兵即是內藏靈氣之物,不需施術者灌注法力即可直接引動。
仙兵又與金丹派係的法寶不同,法寶內有靈氣,但那些靈氣都是天地所成,雖後天可為修真者進一步祭煉,但進境苦難。仙兵靈氣本就與劍修的修煉一體化,故而會隨著劍修實力的提升而同步提升,進境相對快速。
**
劍修,境界分為五等:
劍客,這裏指找到了兵器之道的人,並決心靠這些兵器生存,甚至是覓見仙途,永不棄道。他們可以不算是修真者,也可以隻有凡鐵,但已經算是踏入人兵合一的修行道路了,他們中又因使劍的人最多,故而稱之為劍客,劍客的道路即為劍修。
劍俠,從劍客艱苦的修行中悟出通往大道的門徑,並能找到自己宿命中的劍,這時候就可煉氣,真氣。人與劍一同修煉,以劍引氣,以體融氣,以神導氣,以氣互養。劍修的天地采煉之道一旦開啟,即為偷天,天以萬物養人,人不知足,還要采氣,固必遭天譴。特別是劍修以人兵合一入道,殺氣太重,若想成大道,必須以心感天,以行衛天,小者為國為民為蒼生,此乃劍俠;大者無為而為無不為,此乃劍聖。
劍聖,劍修之聖者。聖,通也,至賢至慧,清淨無為。此時仙途已開,隻待天機。
劍仙,“人人敬我入劍仙,我歎仙途就仙嫌。”劍修最後的悟道之路,即刻參悟,即刻飛升。
劍神,劍修飛升之後的境界,九州無人知曉。
**
神通:
劍客,高超的劍術,從道的意誌,無神通,卻勝過不少神通。
劍俠,人成俠,劍有靈。人領氣,氣領劍。遇不平,劍行俠。簡單說,劍可飛。
劍聖,俠至通達,劍自醒靈。聖人不仁,劍氣無情。簡單說,劍氣成。
劍仙,神念呼天寂,劍靈慕彩吉。將盡萬般漏,須止千重習。簡單說,神識與劍靈可在真氣層麵上合一,施展萬千高重法術。
劍神,傳說劍仙飛升時,要摒棄所有凡塵,包括他的皮囊和仙劍的軀體,隻有神識和劍靈歸天。誰也不知道這是死了,還是成了仙,隻知道他們這一飛升,剩下的凡塵之物足以滋養一方。劍仙派係昌盛的時候,倒是有人總瞄著有望飛升的劍仙。一個是飛升,脫離凡塵;一個是沾光,快活人間,倒是有著一番滑稽。
**
呂白自然知曉劍修之道,且對劍修非常敬仰,看到這一番鑒定,得知“九真”是位劍俠,當即心生佩服,抱拳道:“原來閣下是位替天行道的劍修,晚輩榮幸不已,請賜教。”
“九真”稍一遲疑,隨即簡短道:“過譽了,開始吧。”
“好。”
呂白話音未落,“九真”已將狴犴劍扔向空中,那柄虎齒大劍就兀自懸在了“九真”身旁,竟是一柄仙劍。
見此狀,呂白用雙劍一錯戒備起來。
“九真”卻慢慢悠悠地從宇囊中取出一柄短劍,那短劍寬厚方正,隻有一尺半長,淡金色劍身上紋著許多條小龍,呈相互嬉戲追逐之景,每條小龍還背著一行小字。覺者目力驚人,呂白自可看清那些小字,隻是上麵的字體奇怪無比,不似九州之文,故而他雖看了不少上古典籍,卻不知龍紋短劍上記載著什麽。
“九真”也不理會呂白,兀自觀起那把劍。
有那麽一會兒。
“還是看不懂,算了!先用囚牛來會會你!”
“九真”說著將那柄寬厚方正的龍紋短劍也扔在空中,那短劍卻規矩地懸在了主人胸前,原來也是一柄仙劍,不同的是短劍懸在胸前,而另一把大劍則遊繞在身旁。
呂白顧不及多看,因為“九真”已經從宇囊中喚出另一把劍,此劍長五尺,劍根部卻隻有三指寬,劍身更是非常單薄,是柄狹長的軟劍,隻是不知為何被主人喚作“囚牛”。
囚牛,龍生九子之老大,好音。
秀——
一聲金屬片才能發出的怪異響聲,囚牛劍居然直接卷起,直卷得拳頭大小,像極了一盤卷尺!
“九真”直接將囚牛一拋,那柄自卷成圓錠的仙劍就向著呂白直飛而來。
嘩——
仙劍陡然繃直,加上自身極快的飛行速度,狠辣地刺向目標。
若是在常人看來確實有“攻其不備”之效,可呂白是位速覺,辨出這招不在話下,當即揮起玄鐵劍擋去。
那囚牛可是柄仙劍,自具靈性,在空中自然比法器還要靈活,好似料想對方要擋護一般,未碰擊玄鐵劍,就兀自彎曲,正好繞了過去,直向呂白麵門刺去。
妙啊!
呂白心中感歎,同時另一把玄鐵劍護到。呂白當然知道攻來的這柄仙劍還會繼續彎曲,所以不給這軟劍更多機會,一個縮身,已經竄出向前,直奔“九真”。
“九真”正單手掐訣,隻見他的右手,時而大拇指壓住其他四隻的某個指肚,時而兩指交叉拇指相按,時而拇指與某一根或幾根手指成環,竟是在靠著手訣導引真氣,從而達到施法的效果,劍俠即是如此驅使仙劍的。
見呂白襲來,“九真”毫不慌張,而是另一手的拇指掐向小拇指中節,身前那柄短劍就直刺了出去。
呂白見對方不躲不閃,毫無懼意,隻頂出一把短劍,以攻為守,心下佩服這種遊刃有餘的氣勢。忽的,一支美妙攝人的仙樂在身後奏起,呂白這才明白,原來他是另有後招!!
聽聲音仿佛來自琴弦波動,但熟讀《神魔異事》的呂白懂得,這應該是那柄“好音喜樂”的囚牛劍所為,不及多想,立刻出劍封住以攻為守的龍紋劍,另一劍就直接向“九真”撩去。
此時,觀眾們倒是看得清楚,之前那柄狹長軟劍被呂白擋開卻沒有急著追刺,而是順著剛才的繞刺之勢再次卷起。
那“劍卷”就顫動起來,更是時大時小、時鬆時緊,好像蝴蝶那根可以伸縮卷曲的長喙一樣,隻是這“劍卷”很少全部展開,更多的是蜷成碗口、盤子、銅鑼這些大小,且在這些大小之間迅速變幻,居然就這樣湊出了樂曲!
呂白毫不理會,他知道這音樂定有蹊蹺,應該趁其功效還未發作,先發製人,眼見撩起那劍就要傷著“九真”。
噗——
劍入肌膚,吃痛的卻是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