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1628

第713章 崇禎大旱(十四)

字體:16+-

第七百一十三章 崇禎大旱(十四)

就在山西遊擊支隊緊張訓練的時候,李明和宋濤等十幾人乘坐飛艇回到了大明。他們趕到了呂梁根據地,馬上召集了山西遊擊支隊各個分隊負責人開會。李明宣讀了公司對山西遊擊支隊的命令,並做出了具體的行動部署。

“今年大明北方的旱災,已經波及陝甘晉冀魯豫數省,現在無數災民逃離家園,掙紮在死亡線上。遠東公司已經做了總動員,決定盡最大的努力救助災民。我們山西遊擊支隊原定的任務,也有了比較大的變化。

原定部隊在呂梁山根據地集訓計劃取消,以支隊五千多正規部隊的官兵為骨幹,用一萬多民兵部隊組建五個遊擊支隊,分別進入河南山東陝西等地收攏流民建立根據地。軍委會為了支援各個新組建的遊擊支隊,派來了大批幹部以及通訊炮兵後勤工兵等技術兵種,加強各個支隊的戰鬥力。

目前裝載支援物資和人員的船隻已經起航,不日就會趕到山西。在支援部隊趕到之前,我們山西遊擊支隊要做好部隊的整編工作,以原支隊正規部隊的戰士做為教官,對民兵部隊進行集訓,盡可能提高他們的戰鬥力和組織紀律性。

我將和王海洋宋濤等人,在呂梁山根據地組建遠東大明遊擊司令部,我擔任司令員,宋濤高強擔任副司令,高強還兼任遊擊司令部參謀長,政委馬慶。其他各個遊擊支隊的支隊長的人選全部由野戰師抽調,原支隊各大隊長,擔任各個遊擊支隊的副支隊長。”

他說到這裏,就對旁邊的宋濤高強和馬慶等人說道:“你們還有什麽補充的嗎?”

宋濤搖了搖頭道:“我沒什麽說的,部隊還是抓緊整編吧。我趁公司支援還沒有到的這段時間,帶領特戰隊員去各地進行偵查,為部隊製定一條安全的行軍路線。”

高強也點頭道:“司令員,我負責部隊的訓練和整編工作,爭取在公司到來之前。將幾個支隊整編完,等支援的物資和加強的人員到位後,部隊就能夠馬上開拔了。”

李明看到大家沒什麽說的,就下達了散會的命令。各部隊負責人連忙回到各自的部隊,進行整編前的準備工作。

安排完部隊的工作,李明又召集呂梁根據地民委會工作小組開會。公司在成立大明遊擊司令部的同時,也組建了呂梁山根據地管委會,胡偉任管委會主任。常委包括李明宋濤周林丁為國林菁華和呂永仁,其實就是未來的河套根據地的幾名常委。

現在胡偉正在遼東處理一些事情,過幾天就會做飛艇趕到山西,另外在河南的林菁華等人,也會在這兩天坐船趕到呂梁山根據地。因為目前呂梁山根據地的條件比較艱苦,而且沒有什麽商業基礎,所以梁玉潔留在了河南,負責遠東商行的各項工作。

未來遠東還會派來大批的基層管理幹部和政工幹部,在各個遊擊支隊建立根據地以後,充實到各個根據地。做為根據地的管理工作。

接下來的幾天,山西遊擊支隊開始緊張的整編。五個遊擊支隊分別組建完畢。每個支隊還是按照山西遊擊支隊的編製,隻是目前各個支隊都出於缺編狀態,人員隻能到了各地以後在進行增補。

遠東公司為了提高各個支隊的戰鬥力,公司從遠東抽調了一批精銳的幹部骨幹和技術兵種,組建了支隊直屬部隊,全部配備現代化武器,極大的增強了各個支隊的戰鬥力。

從海外兵團抽調了一個旅,旅屬的六個營分別加強到呂梁山根據地和五個遊擊支隊,全部配備戰馬組成了騎兵營。另外。還為呂梁山根據地和五個遊擊支隊的直屬隊,配備了一個炮連,裝備兩門70毫米步兵炮和四門60毫米迫擊炮。一個工兵連一個偵察連,以及若幹後勤支援部隊。

整編後的各個遊擊支隊。下轄一個旅司令部以及旅直屬隊,大隊主力是三個混編了長矛手火槍手和刀盾手遊擊大隊,下轄七個中隊,包括五個長矛中隊兩個火槍中隊和一個刀盾中隊。每個大隊部以及大隊直屬隊,還配一個裝備十門虎尊炮火炮小隊,一個騎兵偵查小隊一個工兵小隊一個後勤中隊。

每個遊擊支隊的人員達到了六千多人。目前五個遊擊支隊還缺編一萬多人,以後各個支隊會在戰鬥的過程中逐步增補。

經過三天的整編,原山西遊擊支隊的官兵開始對一萬多名民兵,進行了集訓。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剛剛升官的教官們,馬上就進入了角色,對民兵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訓練。

他們被遠東海外旅的那些兵痞活活的折磨了幾個月,這下終於找到了宣泄的渠道,拚命的摧殘著手下的民兵。每天兩趟負重五公裏越野,白天十個小時的隊列體能兵器掌握和軍陣訓練,反正就是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因為時間緊急,隻能讓他們在戰火中成長了。

半個月後,遠東的支援陸續趕到了山西,除了部分馬匹沒到以外,其他的物資,包括冷兵器火槍服裝鞋帽糧食等物資已經全部運抵呂梁根據地。

李明組織大家又進行了一番整編,將各個支援部隊,分別編入各個遊擊支隊,再經過短暫的適應和訓練,遠東新編的五個遊擊支隊算是搭起了架子。

部隊的幹部士官骨幹,大部分都是由軍委會各個部隊抽調,基本保證了部隊的戰鬥力,而且加強了現代火炮等裝備以後,各個遊擊支隊的火力,就算是在清末都能橫掃天下了。

宋濤和特戰隊也從各地趕了回來,他們在飛艇部隊的配合下,製訂了五個遊擊支隊的行軍路線。幾個遊擊支隊分別進入陝西河南山東南直隸和寧夏甘肅。他們將在不斷的戰鬥中壯大,然後建立根據地盡最大的努力收攏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