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編 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曆史 正式紀年
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曆史是從夏朝開始的。根據晉朝太康二年(281)在汲郡(今河南衛輝一帶)戰國魏墓中發現的《竹書紀年》一書的記載推算,夏朝大約創立於公元前21世紀或稍前一些,距離現在已有四千年光景。也就是說,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已經有四千年之久了。
從夏朝創立開始,到西周厲王時止,雖然有可靠的曆史記載做根據,能推算出帝王的世係和大約的年代,但這些年代都不是十分可靠的,因為當初並沒有正式的紀年可以查考。周厲王以後,周朝有十三年沒有王,由周公、召公兩人攝政,攝政開始的第一年稱為共和元年(公元前841),這是我國曆史上有正式紀年的開始。
從周朝周公、召公攝政的共和元年起,到西漢武帝即位的前一年止,中國曆史上雖然有了正式的紀年,但是還沒有帝王的年號。漢武帝即位後,把開始的第一年定為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建元”就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帝王年號。從此,我國曆史上除朝代以外,還有了帝王的年號。帝王的年號少則一個,多則數個、十數個,沒有一定的準則。從漢武帝建元元年起,曆代帝王都各有年號,從來沒有中斷過。直到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君主專製的製度以後,帝王年號才被廢止。1912年被定為中華民國元年。但是,這個紀年法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采用公元的紀年法也不一致。新中國成立後,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決議,決定采用公元紀年法紀年,從此,中國的紀年就和世界大多數國家通用的紀年完全一致了。
(朱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