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常識

義和團運動

字體:16+-

神助拳,義和團,

隻因鬼子鬧中原……

兵法藝,都學全,

要平鬼子不費難。

拆鐵道,拔電杆,

緊接毀壞火輪船。

大法國,心膽寒,

英美德俄勢蕭然。

這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義和團運動時廣泛流傳的歌謠,它表達了中國人民起來驅除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堅強意誌。

義和團原名義和拳,是白蓮教的一個支派,主要在山東西部秘密流傳,信神練功。到19世紀末葉,廣大人民日益高漲的反帝鬥爭,就通過義和團這一組織形式開展起來。

義和團先在山東開始鬥爭,打敗了前來鎮壓的清朝官兵,迫使山東巡撫毓賢承認了義和團的合法地位,並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把鬥爭矛頭主要指向帝國主義。

帝國主義指使清政府改派練有新式陸軍的袁世凱做山東巡撫,以便通過袁世凱鎮壓人民的反帝鬥爭。這個賣國軍閥果然遵從帝國主義的吩咐,對義和團進行了殘酷的鎮壓。1900年春天,義和團從山東逐漸擴展到直隸(今河北省)一帶。廣大鄉村的貧苦農民、運河沿岸的失業工人和京津等地的城市勞動者踴躍參加,婦女群眾也積極組織起來。同時,山西、內蒙古和東北各地也都紛紛建立了義和團的組織,南方各省也有許多地方起來響應。英勇的中國人民衝破了帝國主義和清朝封建統治者的壓製和破壞,迅速地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帝愛國運動。他們到處焚燒洋教堂,破壞鐵道和電線。麵對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帝國主義立即露出了它的猙獰麵目,公然派兵進行武裝幹涉。在這種情形下,義和團群眾也就更大規模地動員起來,進一步發展為反抗帝國主義的武裝鬥爭。手執戈矛的革命人民鬥爭得很英勇,英國海軍提督西摩爾率領侵略軍從天津向北京進犯,隻到達廊坊,便被義和團團民打得狼狽逃回。成千上萬的團民趕往天津,在張德成、曹福田等的領導下,與各帝國主義派來的侵略軍進行了英勇的鬥爭。同時北京的團民也向帝國主義侵略分子的集中地——東交民巷外國公使館和西什庫教堂發動了進攻。廣大群眾送水備飯,給予了熱烈的支持。清政府的部分愛國官兵也和團民一起參加了戰鬥。中國人民的反帝怒火,在北方大半個中國,熊熊地燃燒起來。

清政府是不敢開罪帝國主義的,對於從農民中自發興起的義和團,一開始即視為“亂民”,誣作“拳匪”,一再下令“剿辦”。但是義和團衝破了清政府的鎮壓,迅速發展起來。以暴風驟雨一般的浩大聲勢,壓倒了清政府的反動氣焰,勝利地進入了北京和天津,控製了清朝的心髒地區,甚至在皇宮禁地也要進去搜查“二毛子”(指依附帝國主義的中國敗類)。這使得清政府驚惶失措,感到若不從表麵改變態度,避開義和團運動的打擊鋒芒,那麽自己首先就有被推翻的危險。於是它暫時收起了鎮壓政策,轉而采取了欺騙和利用的陰險手法,虛偽地宣稱義和團是義民,並且被迫在這年的6月21日對帝國主義“宣戰”。但在幾天以後便又偷偷地電令駐在外國的使臣向各帝國主義解釋“苦衷”,請求諒解,並保證對於這些堅決反帝的“亂民”還是要想辦法“懲辦”的。以後,英、美、法、德、俄、日、奧、意八個帝國主義國家派來了侵略軍,大舉向中國人民進攻。慈禧太後的本來麵目也跟著顯露出來,她在逃往西安的路上大罵義和團是“拳匪”,並命令清政府的官兵協助帝國主義侵略軍“剿辦”義和團。在內外反動派的聯合屠殺之下,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失敗了。

義和團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農民武裝反帝愛國運動,但是那時還得不到無產階級的正確領導,所以還不可能打敗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聯合鎮壓。

(張守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