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時代霸主

第三百章 公司運營技巧(上一章為二九九章,搞錯了)

字體:16+-

第三百章公司運營技巧(上一章為二九九章,搞錯了)

傍晚時分,張貴瀾特地早點回家,從菜場裏買了很多菜,打算給李楓好好做一桌好吃的。

回到家之後,張貴瀾便為今天的晚餐忙碌起來,自從經營後,兩口子基本都是在湊合著吃,很少有機會回家做一頓飯,趁著李楓回來的機會,張貴瀾終於能回家踏踏實實地吃一頓飯了。

家裏還是老樣子,唯獨缺少點人氣,兩口子每天都要到很晚才回家,這個房子似乎隻具備了睡覺的功能。

李楓在家裏轉了一圈,陽台上養的金魚已經死了,連仙人球都已經出現了枯萎的跡象,看來自己的老爸老媽兩人,已經很久沒有在家好好打理了。

創業的確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現在老媽要管理老爸要經營連鎖加盟公司,兩個人的工作量都很大,而且幾乎沒有休息天,每天睜開眼睛就是工作。

這樣的生活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而且也沒有生活質量。所以李楓打算,在將來等自己的事業進一步成功之後,就把父母手頭的業務都承接過來,委派專門的人員去打理,讓父母能過上安閑而富足的生活。

沒過多久,李萬民也回來了。

這段時間李萬民一直忙忙碌碌,人顯得黑了不少,不過精神狀態卻比之前好了許多。

楓楓,你回來啦。李萬民看到兒子回家,顯得非常高興。

老爸,今天我和老媽已經把房子買好了。李楓說道,接下來讓你公司的裝修隊幫助裝修一下,爭取早日入住新房。

李萬民坐下來喝了一口茶:什麽,買房子又不是買白菜,這麽著急。

那不是你自己沒空麽。張貴瀾在廚房裏邊炒菜邊吐槽道。

好,你們買的房子,我肯定放心。李萬民說道,裝修隊現在正在兩個加盟商的店鋪裏搞裝修,等他們有空了,就給新房子做設計裝修。

廚房裏的香氣陣陣傳來,很久都沒有吃到老媽的家常菜了,讓李楓的胃口大開。

老爸,聽說你的連鎖加盟公司辦得挺好,現在已經有了好幾個加盟商了。李楓問道。

目前正在施工裝修的有兩家,接下來還有三家已經簽約。李萬民得意地說道,才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已經搞定了五家,一年下來可能達到一百家的規模。

李萬民的說法其實是不科學的,畢竟數量不可能無限增長,特別是像仙湖市這樣的小城市,容易出現飽和。

所以如果業務隻停留在本地,一年一百家的可能性是不大的,而且一年之後,等到市場完全飽和,新的就開不出來,業績就無法繼續增長。

不過李楓不打算打擊老爹的自信,說道:看來連鎖加盟的勢頭相當好,我看等業務量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就可以和大型的裝修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將體裝修業務外包給大型裝修公司,省去大量管理的精力。

李萬民點了點頭:我也是這麽想的,目前我們自己的裝修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管理難度還是挺大的,而且隻能應付同時裝修兩三家的業務量,如果接下來業務量出現上升,自己的裝修隊恐怕就應付不過來了,勢必要同裝修公司進行合作。但這要在咱們公司初具規模之後,有了足夠大的業務量,人家大型裝修公司才願意合作。

連鎖加盟公司最大的難點,就是修的業務量。

這個業務量是非常不確定的,可能一段時間非常多,也可能一段時間無事可做,如果公司養著一支規模龐大的裝修隊,顯然是不現實的。

但是如果隻雇傭一支小規模的裝修隊,零星的幾個人根本不足以應對龐大的裝修工作量,因此與大型裝修公司進行深度合作是必然的趨勢。

李萬民也知道眼前的狀態不可能持久,但是目前公司的資料還不夠,在與大型裝修公司的合作中會處於弱勢,因此他還在等待時機,等到公司具備了一定的規模,擁有了第一批加盟商,同時品牌效應初步顯現,成為了仙湖市小有名氣的鎖品牌之後,事情就好辦多了。

這倒也是,要想談合作,就必須要有一定的規模,所以目前的初創階段,必須要順利平穩地度過。李楓說道,老爸,我建議你在這段時間裏,招收加盟商不宜激進,而要在自身公司消化得了的情況下,分批次逐步招收,這樣自己的小型裝修團隊也能應付得過來,同時也不會出現特別忙或特別閑的時期,確保裝修團隊的工作量一直保持穩定。

李萬民點了點頭:這的確是個好辦法,適度控製,分批次招收。以目前裝修隊的工作效率,基本上一個月時間就能完成兩家全部裝修工作,一年下來,能完成二十多家。要想達到一百家的預期,是相當困難的。

所以還是要盡快與大型裝修公司取得合作,在保有自身裝修隊的同時,將一部分業務外包出去。李楓說道,在過兩三個月,等第一批加盟健運行之後,公司的模式也就取得了初步成功,到那個時候,就可以考慮跟裝修公司進行商洽了。我的建議是,找兩到三個穩定的合作夥伴,最好是跨區域的裝修公司,為將來走出仙湖市坐下基礎。

李萬民的連鎖加盟公司不可能一直在小小的仙湖市開展業務,仙湖市畢竟是一座三線小城市,人口本來就不多,市區的求量總體不會太大,留給連鎖加盟公司的蛋糕也不會太大。

而為了確保品牌的質量,目前連鎖加盟公司還不宜將加盟業務推進到鄉鎮和農村,畢竟那裏的加盟商質量比較低端,可能會拖累樂園招牌,引起品牌口碑度的下滑。

所以未來連鎖加盟公司拓展業務的方向,還是要向周邊城市的市區為主,特別是一線和二線城市,這些城市不僅潛在業務量巨大,而且對於培育品牌非常有好處。

兩人正商量著,一道道香噴噴的家常菜已經上了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