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首富人生

第664章 且把地先放著

字體:16+-

一般影響股市漲跌的,除了大市場環境下的政策,基本上都和公司有關。

若是對公司利好的消息傳出來,自然是一片看漲,股價隨之而向上一路飄紅。

但如果是不好的負麵新聞,則股價必然會隨之而跌,這是不爭的事實。

可一切的前提是,不能夠隨意操縱股價,這是原則問題,不能走錯路。

薑海所謂的讓合盛梁行來介入,就是對龍華國際來說,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利好消息。

經過之前合盛梁行與李賈丞的仁和黃埔,在港城那一次的交鋒之後。

人們都知道了這家勢頭極盛的公司,也讓汪軍年的影響力水漲船高,重新起勢。

港城也不再是李家一家獨大的場麵了,四大家族之間的製衡作用越來越明顯。

尤其是在薑海入場之後,更是隱隱然與鄭家宏、汪軍年等人的關係愈發緊密了起來。

他們之間雖然沒有產生實質性的鏈接,但也在坊間流傳了開來,形成一股言論。

所以讓這樣一家令人遐想的地產商進入內地,勢必會對股市帶來更好的影響。

“目前秦友光正在不斷地做空龍華國際,在二級市場已經不聲不響買入大量股票。”

“其實你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不過不要緊,現在還來得及,可以想辦法。”

“你光用錢是沒用的,要把價格拉起來,明天就釋放消息,你應該知道怎麽辦吧?”

薑海拿出了一根白楊牌香煙,扔到了徐佩禹的麵前,微笑著頷首。

後者接了過來,他感激地對薑海點了點頭,“大恩不言謝,以後隻要找我……”

沒等他說完,薑海便擺了擺手,他舉起了酒杯,“徐總,都在酒裏了。”

言畢,薑海就仰頭幹掉,頓時感覺意氣風發了起來,心中仿佛燃燒著一團烈火。

對於燕京這座城市,沒有人不充滿向往,更沒有哪個資本集團應該會缺席。

這裏將來兩人無比澎湃的房價漲勢,十分的令人著迷,一定不能錯過這波紅利。

要是再等幾年入場,雖然也不算晚,但怎麽著也不會比現在得到的會更多。

同時把自己的兩家地產公司,全都引入到燕京來,這可不是什麽時候都能遇見的好事。

李輝光深深地看了薑海一眼,當一切塵埃落定的時候,他忽然間有些反悔了。

他想起來了薑海曾經所創造的那些諸多奇跡,既然此子如此堅持二環,難道真有貓膩?

他猶豫了一下,不過還是沒有開口,畢竟每塊地所涉及的資金都是幾十億。

雖然他保持著傳統港派資本家的傳統,手中握有大量現金,可畢竟他是個風投集團。

現金常年要投出去,手中的存量有限,當然更重要的是,他不願意冒這個風險。

隨後幾個人又簡單聊了下接下來的行動安排,最後便分道揚鑣,就此別過。

徐佩禹喝的不省人事,司機十分辛苦才把他扛到了車裏,揚長而去。

薑海則上了李輝光的車,韓瀟坐在副駕駛,後排隻有他們兩個人,氣氛有些微妙。

薑海知道他肯定是有什麽話想對自己說,倒也沒有催促,隻是搖開了車窗。

感受著凜冽的風灌進來,李輝光哆嗦了一下,有些責備地看著薑海,氣不打一處來。

“我說薑海老弟,現在的燕京可是他娘的2月份,這裏是北方,你要凍死老子?”

李輝光沒好氣地說道,“趕緊他娘的把窗戶關上,再不關,老子就要死了!”

薑海訕笑著把車窗搖上,他忘了自己是練過國術的身體,對於溫度的變化沒有那麽敏感。

倒是經過這個插曲,李輝光也算是打開了話匣子,緊了緊衣服,隨後長歎了一聲。

“唉,薑海啊,其實這次我也猶豫了很久,要不要把你拉進來這趟渾水。”

“這次在秦友光的背後,有著神秘資本大佬的身影,他們似乎在謀劃一個局。”

李輝光欲言又止,還是說了出來,“涉及到燕京幾大家族,其實沒那麽簡單。”

薑海微微眯起了雙眼,他知道為什麽李輝光剛剛在飯桌上,沒有把這些話說出來。

畢竟隔牆有耳,而且徐佩禹定的飯局所在俱樂部,本身就很有問題。

李輝光其實猶豫了很久,他也是覺得這次機會實在是太難得,才冒險一搏的。

“現在我們三方其實也隻是達成了口頭協議,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合同文件。”

李輝光認真地看著薑海,“我說真的,要是你覺得不想做,也沒關係,我都理解。”

薑海看了李輝光一眼,笑著點了根煙,微微閉上眼睛,似乎是在權衡、思考著什麽。

忽然間雙眼睜開,宛若是黑暗中驟然亮起的兩盞燈,頗有虛室生電的意味。

“老李,其實你在跟我說這些的時候,我就多少察覺到了,隻是在等你告訴我。”

“龍華國際的這場仗,我也沒打算一次就結束戰鬥,戰線必然會拉的很長。”

“而且我們拿下來的兩塊地,其實也用不著馬上開發,留這便是,現在還不是時候。”

薑海深深吸了口煙,似笑非笑地看著李輝光,緩緩地說出讓後者震驚的話。

李輝光當然相信薑海所言,知道他不是虛張聲勢的人,所說的必然是言之有物。

如果不是得到了確切的信息,他是不可能這樣跟自己說的,不愧是薑海啊!

“真是什麽都瞞不過你,但我不理解的是,為什麽我們不著急開發呢?”

李輝光苦笑著搖了搖頭,隨即疑惑地看著薑海,“不著急開發,那回籠資金怎麽辦?”

薑海擺了擺手,他當然不能告訴他,將來燕京的房價會多恐怖,尤其是二環。

可他現在沒有證據,隻能夠用其他的說辭搪塞過去。

“去年是房改的第一年,如今漲勢還不夠明顯,我有預感,這裏會大漲。”

“即便要開發,也應該先從燕關村那裏入手,我非常確信,二環的將來會很可觀。”

李輝光發現,薑海在說這番話的時候,眼神格外的複雜。

既有著錯失的遺憾之情,也有著對未來的憧憬之情,相當矛盾。

就仿佛他曾經經曆過這一切,現在不想重蹈覆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