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贅婿

第90章 攻樹鎮

派去守著樹鎮的樂明軒的隊伍,這些人實在是按捺不住,因為看起來樹鎮的許多百姓,一門心思的想要投降。

他們就按照樂明軒的話,就從樹鎮逐漸的撤離了。

返回帳篷的時候,樂明軒連忙派人給他們熬粥,備菜,大家狼吞虎咽地吃著,好像已經餓了一天的樣子,他們把樹鎮百姓的動向說給郡主和樂明軒聽。

喬玉氣得把一旁在箭筒裏的箭,全都投擲在了地上:“這種貪生怕死的百姓不要也罷,簡直就是貪生怕死之輩!我們不能跟這樣的人為伍,就算把他們救下來,將來還會投降的。”

樂明軒看出來喬玉的氣憤:“娘子息怒,萬萬不可生氣,既然他們是這種人,咱們早就在意料之中,又何必跟他們一般見識,這些人養尊處優慣了,從來都沒有大風大浪,一旦有了就會造成恐慌,向西夏統領投降也是在其難免的,不過這還有一些剩餘的人,他們是值得尊敬的,最起碼好人沒有絕了,不是嗎?”

喬玉強忍怒氣,看著之前過來幫忙的好心的樹鎮百姓,讓他們把自己親友的名單全都寫了下來,不多不少,正好三百餘人,這些人是他們保護的對象,而且優化了地圖,每戶每家到時候會掛著一個紅綢子在門口,這樣的話等到他們隊伍過去的時候,就會保護這裏的人。

有一個樹鎮的老大爺站起來顫顫抖抖的告訴他們,這一次他恐怕那西夏統領,並不是想真正的擺慶功宴,而是想要屠鎮,因為他以前就遇到過這個事情。

幾年前,他在臨村的時候,西夏的某統領就做過這樣的事情,擺完慶功宴之後,就開始大肆的掠物,然後殺了一些青年的男丁,然後又將一些女子作為壓寨夫人。

恐怕這一次,也是如此。

所以樂明軒決定,這些人吃飽之後,他們將會隨著之前的力量一起強攻,把樹鎮攻下來,至於其他的人能活就活,不活就算。這三百餘人,才是他們的保護對象。

樂明軒出去觀察。

仔細分析風向。觀察軍旗飄著的方向。

今天晚上的風,正好可以路過樹鎮,他準備了幾艘草船。

這附近有一條河,他命人把草船開到了樹鎮的附近,隨即點燃了草船。

大風吹起的時候,就好像自然災害的感覺,直接蔓延到岸邊的雜草上,但是他選的地方很好,因為這個地方燒到樹鎮的一處池塘,正好就會停住。

此舉,算是一種打草驚蛇的做法。但是這一招極其有效,西夏統領果然被驚擾出來了。

他的手下說好像起火了,也不知什麽原因起火。

就來了一夥匪軍,過來滅火。有的拎著水桶跑著,有的不慌不忙的跟在後麵走著,看著火情比較嚴重,也跟著一起救火。

樂明軒順勢讓他們到地道附近等候,就安排他的人一部分從地道進入,一部分從正門開始攻擊。

而這個燒火的地方是在側門,側門,並沒有安排人手,就是草船一直在燒著。隨著火情越來越大,西夏統領安排的人手也越來越多,他們都在著急忙慌滅火的時候,正門已經被樂明軒他們攻陷,隨即開始擊殺在這鎮上的西夏人。

有一些百姓看見大宋有風起雲卷之勢,立刻投降於大宋,之前歸降於西夏的人,也過來跟他們一起戰鬥。

可是當攻擊到鎮長所在的小樓附近之時,忽然出現了一夥匪軍,他們個個拿著毒箭。

樹鎮的人認識得,就紛紛躲避,但是樂明軒隊伍裏的一些小士兵,並不認識,仍然奮勇直前,傷了一些,死了一些。

有些人看西夏人又處於上風,索性就過去割下中毒無法反抗的士兵的人頭,就打算再一次投降於西夏人。

但是西夏的兵丁,卻毫不客氣地用毒箭射死了他們。

這些西夏兵商量道:“如此兩麵派的人,大宋他們不要,我們西夏也不要!不如,把他們都殺了好了。”

他們主意已定,於是猶如箭雨把躲避在附近的那些一會歸降於大宋,一會歸降於西夏的人,全部擊殺,場上,一下子死了二百多人。

樂明軒隨即趕到附近,看見在地上有些中毒還未死的,掙紮著在地上爬,他們因為中毒已經喊不出聲,那種可憐兮兮的模樣,讓人憐憫,可是卻又讓人痛恨。

劉忠說不如一刀把他們都解決算了,免得他們痛苦,於是就問地上的人想不想死,有的點頭,有的卻擺手,於是把點頭的分分都殺掉了,免得他們受中毒之苦,因為也救不活了。

那些垂死掙紮的人十分痛苦,可是還指望著有人給他們解藥。

樂明軒就把這些人放在這邊沒有再管,但是讓有些士兵穿上軟盔甲,就是喬玉所準備的,有一些提前穿上了,有一些還沒有穿,就吩咐他們連忙躲進民房。

他隨軍帶著很大的包裹,裏麵裝有軟盔甲。每個士兵,均穿著軟盔甲,就奮勇直前,攻陷了鎮長的小樓。

因為這軟盔甲用毒箭射不穿,所以他們並沒有中毒。

這些西夏兵看見射不透,他們就開始驚慌起來,索性開始去抓鎮長,把他當做人質。

但是沒有想到這鎮長老謀深算,早就準備好了遁地之術,他已經挖好了地道,所以還未等他們抓到他之前,早就已經鑽進了地道,溜之大吉。

鎮長慌慌張張的就逃到了樹鎮之外,而且還拿著一些細軟,還有家裏的金銀財寶,他決定以後逃到樹鎮之外自己做生意,沒有想卻被早早等候在地道之外的樂明軒的一支隊伍捉住了。

將他捉回到了樂明軒的帳篷之內。交給喬玉。

樂明軒他們攻陷了鎮長小樓,很快就攻陷了樹鎮四圍,並且活捉了西夏匪軍的首統領薩爾曼。卻不曾想此人卻是一個漢子,不想交代任何的口供,就站在鎮長小樓的地方,大庭廣眾麵前自盡了。

他的大刀上正滴著血,樂明軒就跑上了樓,輕輕給他鞠了一躬,因為他是一個漢子,但是他走錯了方向。

“將此人埋葬了吧,並且給他立一個碑,最好是讓駐紮在附近的西夏軍隊看見。”樂明軒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