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特殊的“洗禮”
樹鎮在這半天多的時間裏,經過了一場特別的“洗禮”。
西夏匪軍,全部被絞殺,沒有生還,他們也拒絕提供任何的口供,雖然看起來個個像漢子,但是走錯了方向,因為統領之死,有一些人半死不活的也采取了自盡的手段。
最後隻從一處民房之內,搜尋出來了一些簡單的東西,這些東西就可以提供一些西夏人的線索,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這處民房是一個空房間,因為以前在這裏麵死了幾個老人,所以他們霸占了這個房子。
樂明軒派人把這裏打掃幹淨了,反倒讓鎮長住在了這個地方,讓他體會一下平民百姓的辛苦。
每天都讓他勞作。培養他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免得他好吃懶做,終日養尊處優。
其實,這一次他若帶著這鎮上的百姓一起反抗,有可能西夏匪軍早就被他們嚇跑了,因為不論是他們的人力還是財力,大大勝過這些匪軍的數量,可是他們卻選擇了投降,就是因為他們害怕人家的長相和恐嚇,因為他們長期以來都生活安逸。
所以剩下來的樹鎮的百姓,樂明軒就采取了嚴苛的手段,令他們每天的勞動,先不允許他們回到家中,而是聚集在鎮長小樓附近的一個大院之內,每天進行著訓練。
而且挑選其中一些精壯漢子,進入軍隊,每天練習刀劍。一方麵讓他們學會防身,一方麵讓他們學會保護樹鎮,因為樂明軒的部隊不可能總是在這裏駐紮。
如此堅持了十日之後,鎮長就故作抱病,躺在地上不肯動,就說自己已經累病了。
大家給他送吃送喝的,他都不接受,就希望能恢複自由,回到自己的家裏。
沒想到喬玉竟然拎著大刀闖進了這個院子,鎮長一軲轆就從地上爬著,站了起來,也不說腰酸腿疼了。
為了震懾住樹鎮這些好逸惡勞的百姓,喬玉索性像拎著小雞似的拉著這鎮長走到了大院,把這大道飛到了鎮長小樓一下子就插在其中,很難拔出,這把刀從遠處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大家害怕極了。
“這是你們的鎮長,從現在開始革除他的鎮長之職。”喬玉一邊大聲說著,一邊做了一個手勢,之前通風報信的一個中年男子被她叫到了附近,她讓樂明軒舉起這男子的手臂,大聲道:“從今天起這位就是你們的鎮長了,不為別的,就是因為他正義,在我們駐紮在樹鎮保衛大家的時候,他避開了匪軍,經常給我們送吃的送喝的,雖然送的東西不多,但是這心意大家都知道,而且這份對大宋的忠誠,是你們很多人都沒有的。”
之前逃跑的投降的一些人,紛紛低下了頭,還有兩麵派的,都不敢抬起頭來。
“我是西郡主喬玉,這就猶如軍令一樣,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我看看樹鎮有沒有新的起色,如果沒有的話我還會實行新的變革,我希望你們都能打起精神來!不要讓西夏攻陷了你們的鎮,否則的話你們看見的就不會像今天的場麵,會比現在更加的慘烈,你們看見了之前被毒箭陣傷害的那些人,到時候你們都會變成那樣。”
“郡主放心,我們一定會打起精神來,這次不會讓敵人再有機可乘。”這新任的鎮長,用最大的聲音喊道。
其他的人也紛紛跟他一起大聲附和,之前兩麵派的人也抬起頭來,目光不再像之前那樣猥瑣了。
喬玉又道:“這就好!再等幾日我們就會出發來回巡視這邊陲之地。一個月之後我們就會返回,到時候就看你們自己自我防備了,但是這一次我要收了你們樹鎮的一些金銀寶石,並不是想貪汙,因為我不想讓你們變得好吃懶做,養尊處優,等到一個月回來之後,這些寶物再如數奉還,作為給你們的嘉獎,如果在這一個月之內你們變得頹廢,甚至產生了其他的狀況,這些東西就充軍。”
這些人本來就視財如命,但是很懼怕喬玉明晃晃的大刀,所以各自從家中拿了一些寶貝就交給了喬玉,但是樂明軒說他們還有,於是又派了兵丁,到他們個人家中去搜,終於搜出了很多值錢的物件。
難怪他們如此養尊處優,就是因為有著這些仰仗,如今沒有了這些,他們就打起了精神頭準備苦幹,因為一個月之後這些東西就還給他們,有的人說他們還準備養老所用。
樂明軒隻安排了一部分兵丁,看守他們,他們仍然回到了帳篷裏居住。
但是看著一箱箱的金銀財寶,樂明軒告訴喬玉:“可是咱們路上不可能帶著這麽多值錢卻很重的東西,所以還是找個地方先把它們藏起來。”
喬玉就問之前的兩位探子,他們所觀測到的樹鎮附近的寶山在什麽位置。
他們隻能大概定位到一處。於是她吩咐樂明軒帶著一支隊伍就向著那個地方出發。
一方麵想把這些寶物也埋藏在附近,另一方麵等到他們挖掘的時 候,順便看看這附近到底有沒有寶山的跡象。
他們傍晚的時候到了此處,搭建好了帳篷,挖了一段時間,卻沒有太多的收獲,隻是挖到了一些看起來還可以打造的一些玉石。
大家就開始露營,今天晚上樂明軒為了款待這些辛苦的士兵,就吩咐大家,可以烤一些雞腿吃。眾人吃飽喝足了,困意也上來了,樂明軒就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可以休息,一部分則守衛。
樂明軒總是告訴他們要機靈一些,不可能大家都一起睡覺,因為必須得有人守衛,他們也就聽了他的話。
不料這天夜裏,卻來了幾個行跡可疑之人。
他們雖然穿著樹鎮的百姓衣裳,但是他們的駱腮胡子卻顯露。
他們並不是大宋的人,因為大宋人的臉很多都是幹幹淨淨的,像這種胡子的人,有絕大可能就是西夏那邊過來的人。
機靈的士兵立刻就鑽進了帳篷,稟報給了樂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