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立政殿,李泰想拉攏
“萬戶曹,本王有個事情交代你去辦。”
李孝恭說道。
萬川連忙拜道:“請大人吩咐。”
李孝恭指了指椅子,示意戶曹萬川坐下。
萬川側身坐下,臉正對著李孝恭。
“皇上說,想在中元節辦一個法會,超度戰死的將士亡靈。”
“地點就在渭水河畔舉辦,一切銀錢從庫裏出。”
李孝恭說道。
剛才跟李世民喝茶聊天的時候,李孝恭問了在哪裏合適。
戶曹萬川感覺有點奇怪,問道:“大人,貞觀以來,我朝打仗陣亡的將士不多,為何要如此大辦?”
萬川身在京兆府,知道蘇玉出現後,大唐幾乎沒有什麽傷亡。
李孝恭說道:“本王也問過皇上,他的意思是,這次不僅超度貞觀以來的將士。”
“從太原起兵以來的將士一起超度。”
大業十三年,李淵從太原起兵,一路南征北戰,這個陣亡就很多了。
萬川點頭道:“這些將士為了大唐江山捐軀,是該祭奠。”
“時間緊急,卑職這就去辦。”
李孝恭點頭,一個月時間操辦這麽大的法會,確實很緊。
戶曹萬川退出,馬上去辦。
皇宮。
到了晚膳時間。
李世民在立政殿用膳,皇後吩咐禦膳房好生準備今晚的飯菜。
因為蘇玉和李世民都在這裏吃。
李世民和皇後坐在主位,蘇玉坐在左邊第一位,對麵是太子李承乾。
然後是長樂、小兕子、城陽這些公主。
另一邊是李泰和李治。
這是家宴,李世民和皇後是長輩,自然在上首落座。
飯菜上來,吃飯寂然無聲。
古人食不言寢不語,宮裏吃飯單調。
飯畢,用過茶。
李世民開口說道:“駙馬,朕今日和河間王說想在中元節時,在渭水河畔舉辦一場法會,超度自太原起兵以來陣亡的將士。”
“你覺得這個事情如何?”
李世民習慣了什麽事情都問一下蘇玉覺得怎麽樣。
此時的中元節恐怖氣氛不濃,偏重於祭祀先祖和悼念亡人。
蘇玉說道:“鬼節啊。”
李世民奇怪地問道:“什麽鬼節?是中元節。”
其他人也沒聽過這個說法。
“駙馬,如何是鬼節?這是中元節,或者說是盂蘭盆節。”
皇後說道。
眾人不理解蘇玉為何如此說。
蘇玉說道:“現在是這樣,但是以後就不一樣。”
“到以後的中元節就是給死去的人燒紙錢,還有說中元節是鬼的節日,百鬼夜行什麽的。”
聽到百鬼夜行,長樂幾個公主感覺渾身起雞皮疙瘩。
大晚上說鬼,好嚇人。
“蘇哥哥,別說了,好嚇人。”
小兕子縮成一團。
蘇玉指著小兕子幾個公主說道:“老李你看,以後中元節就會變成這樣恐怖的節日,大家晚上不敢出門。”
李世民問道:“那你說該如何?日後的事情,朕也沒辦法呀。”
一個節日,它的意思本來就會隨著時代改變,誰都沒辦法。
李世民雖然是皇帝,卻也無可奈何。
蘇玉想了想,說道:“外國有萬聖節,如果把我們的中元節變成一個好玩的節日,或者搞怪的節日,那就不恐怖了。”
蘇玉並不是崇洋媚外,他在現代社會從來不過洋節。
他隻是想把鬼節變成一個好玩的節日,不那麽恐怖嚇人。
小兕子試探地問道:“蘇哥哥,紀念死人的節日還能變得好玩啊?”
其他公主點頭道:“皇姐夫,不會越變越嚇人吧。”
她們知道蘇玉經常捉弄李世民,就怕這次也是趁機捉弄。
李世民卻有了興致,問道:“如何變得搞怪?”
蘇玉笑道:“就是扮鬼,然後在中元節既祭奠亡魂,又搞些好玩的節目。”
“把嚇人的氣氛衝淡,如此一來,以後的鬼節就不嚇人了。”
凡事隻要和搞笑沾邊,也就不恐怖了。
蘇玉就是想把中元節的搞笑加上去。
李世民覺得有道理。
“駙馬打算如何做呢?”
皇後問道。
蘇玉笑道:“就在永陽坊吧,那裏晚上不熄燈,舉辦夜晚的遊行之類的活動也簡單。”
晚上的長安城,基本是一片黑。
隻有永陽坊安裝了電燈,一片燈火通明的熱鬧之地。
“是不是有又能多賣東西賺錢?”
李世民這個財迷考慮銀子。
“那當然,在永陽坊舉辦慶典,肯定會帶動消費。”
蘇玉說道。
有人流量就有生意做,就有錢賺。
“那行,朕讓河間王跟你商量下,朕讓他主辦此事。”
李世民高興地說道。
他算過這次法會要花不少錢,但是如果跟中元節慶典一起辦,不但不花錢,還可以賺錢。
此乃一本萬利之舉。
蘇玉說道:“你讓他跟老陳聯係吧,我會告訴老陳怎麽搞。”
想讓蘇玉自己幹活,門都沒有。
李世民吩咐李孝恭做事,蘇玉就找老陳。
“好,朕讓河間王找老陳商議。”
李世民點頭道。
說完了中元節的事情,皇後說道:“皇上,明日我和長樂她們去蘇家莊,您要不要也去避避暑?”
此時夏末,正是熱的時候,長安城酷暑難耐,蘇家莊涼快得多。
李世民惋惜地說道:“朕倒是想去,但是朝政繁忙,恐怕走不開。”
蘇玉見他睜眼說瞎話,笑而不語。
李世民哪裏是什麽政務繁忙,他想待在長安城,晚上去夜店浪。
程咬金和房玄齡、杜如晦三個人也是常客。
程咬金三個人跟家裏說,李世民晚上找他們商議軍國大事,要加班。
李世民又對皇後說,他們晚上有事稟報,要加班。
兩頭配合相互欺騙。
這點小把戲,逃不過蘇玉的法眼。
“那臣妾和長樂她們先去了。”
皇後不好意思地笑道。
衡山公主說道:“母後,我也要去,我還沒有去過姐夫那裏。”
皇後四個女兒,一個養女。
衡山公主最小,如今十幾歲,城陽公主比小兕子更大,不好意思說去。
養女豫章公主已經嫁人了。
皇後笑道:“也是啊,一直說要去蘇家莊,到現在都沒有去成。”
“那明日你隨我們一起去蘇家莊吧。”
衡山公主大喜,拜謝皇後。
“姐夫,我要去家裏玩啦。”
衡山公主嘻嘻笑道。
長樂和小兕子同時瞄了蘇玉一眼。
那眼神,像防賊一般。
蘇玉搖頭喝了一口茶,心中暗道:我一個正經人,為何用這般眼神看我。
李泰在座位上一直眼神遊移飄忽,心中在打什麽壞主意。
“姐夫,這麽久了,我也沒去過,能不能明日我一同去蘇家莊。”
李泰想跟蘇玉套近乎。
李治因為跟蘇玉走得近,在朝中的地位穩步上升,李世民對李治也是青眼有加。
這更讓李泰堅定了要取得蘇玉支持的決心。
得蘇玉者,能得天下。
這在皇子當中成了不二之門。
李泰說出了口,李治馬上轉頭看著蘇玉。
他很擔心李泰爭奪蘇玉的支持。
大家看著蘇玉。
“在家裏要聽父母的,你問問父皇和母後的意思。”
蘇玉把事情推到李世民身上,自己不表態。
李泰起身拜道:“父皇、母後,姐夫學識淵博,兒臣想去蘇家莊,跟著姐夫多學學。”
李世民眉頭微皺,他有自己的計較。
現在朝廷的局勢很微妙,李治和李承乾已經隱隱形成了派係。
蘇玉說過的話在朝廷流傳,都說李治會成為太子登基為帝。
所以朝中漸漸向李治靠攏。
再加上李治和蘇玉關係好,這誰都看得出來,大臣們更是趨之若鶩,明裏暗裏跟李治拉關係。
如果此時李泰又在蘇家莊住下,恐怕朝局更亂。
“你姐夫時常在宮裏走動,隨時可以請教,不必非要去蘇家莊。”
李世民明確拒絕了李泰的請求。
李治心中鬆了口氣。
李承乾全程暗中咬牙。
“好了,退下歇息吧。”
李世民不想多說這個事情。
眾人起身退出立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