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逛莊子,震驚的李恪
“慚愧,六詔的情況,我不是太熟悉。”
李恪說道。
這個李恪對蘇玉不了解,他隻聽說蘇玉非常有錢,很愛錢。
所以剛才說益州的時候,特意把益州的物產說了個遍,意思是到了那邊如何搜刮百姓。
蘇玉笑了笑,說道:“其他地方設置的都督,唯獨益州設置大都督,難道隻是為了擺設?”
“益州乃是對抗六詔的前線,相當於以前的幽州城,防備突厥和遼東。”
“你做過益州大都督,卻對六詔不了解。”
李恪被蘇玉說得汗流浹背。
他沒想到蘇玉居然關心這些國家大事。
他感覺很奇怪,按照他打聽的消息,蘇玉是個紈絝子弟,隻對聲色犬馬感興趣。
其他時間就在蘇家莊鹹魚不見人。
李恪猛然想起前些時候六詔和突厥人襲擊了永陽坊。
而那裏是蘇玉的產業,所以蘇玉想報仇。
“皇姐夫,六詔不過是蕞爾小國,不,不是蕞爾小國,就是些野人,所以我未曾上心。”
李恪慌忙解釋道。
此時的六詔確實弱小。
他們還處在部落國家階段,沒有統一為南詔。
蘇玉笑了笑,說道:“現在是不成氣候,日後他會成為南邊的大敵,攻破益州城,擄掠幾十萬百姓。”
李恪心頭一震,他聽說過蘇玉能未卜先知。
他說的肯定沒錯。
沒想到現在不起眼的六詔,日後居然有能力攻破益州城。
擄掠幾十萬的百姓,這跟突厥頡利有得一拚了。
“我不如皇姐夫未卜先知,不知道六詔日後會成為這樣的禍害,是我大意了。”
李恪小心地說道。
蘇玉笑道:“沒什麽要緊的,我自有安排。”
李恪心中懊悔不已,覺得第一次見蘇玉沒能留下好印象。
“等我回去,一定問問六詔那邊的情況如何。”
李恪連忙說道。
他想補償一下,挽回點形象。
蘇玉笑了笑,沒有搭理他的話。
長樂公主和小兕子從外麵進來,見到李恪坐在院子裏。
杜如晦和杜行敏連忙起身拜道:“微臣拜見公主。”
長樂對他們點點頭,示意二人坐下,不必客氣。
李恪起身拜道:“見過皇姐。”
又對小兕子笑道:“皇妹妹在這裏好自在啊。”
在宮裏,雖然都是李世民的子女,但是他們的關係一般都是跟著生母走的。
李恪是楊妃的兒子,她們兩個和他並不親近。
“吳王來了,是不是父皇有什麽旨意。”
長樂笑道。
沒有李世民的旨意,皇子不可私自進蘇家莊,這是宮裏默認的潛規則。
因為蘇玉的影響力太大,皇子跟他接近,容易引起朝野動**。
李治屬於例外,他因為身子骨弱,所以才進了蘇家莊,跟蘇玉關係好。
其他皇子一律不許進入。
太子李承乾也想過拉攏蘇玉,但是後來放棄了。
吳王李恪敢來這裏,而且跟杜如晦一起來,肯定有李世民的聖旨,否則不敢踏入。
“正是,父皇讓我過來將益州之事細細稟報皇姐夫知道。”
李恪很客氣。
長樂心中暗笑:這廝想跟夫君套近乎。
以前在宮裏的時候,李世民對李恪不錯,所以他對長樂兄妹其實不是太在意。
今日如此謙卑,是看在蘇玉的份上。
果然有個好老公才是王道。
“那你們聊吧。”
長樂和小兕子回房去,不理會李恪。
本想跟長樂兩個敘敘舊,好跟蘇玉拉關係,沒想到吃了冷臉。
杜如晦看出了尷尬,馬上圓場,說道:“駙馬爺,按照皇上的意思,想讓大都督早日去益州赴任。”
“您這邊還有什麽吩咐的?我老杜一定照辦。”
這次六詔聖女意圖行刺李世民,他很生氣。
益州之地可以進攻六詔,他想讓杜行敏早點去。
蘇玉說道:“嗯,老李是皇帝,他說了算。”
“這個事情別問我。”
杜如晦試探地問道:“這六詔善用蠱術,大都督是軍人,隻怕對付不過來...”
這話是李世民讓他試探的。
他想問蘇玉是否願意一起去。
李世民知道蘇玉不肯出門,希望很渺茫。
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們在永陽坊搞事情,會惹怒蘇玉,然後受到報複。
蘇玉說道:“這個事情不用你操心,我有安排。”
“你帶吳王在莊子裏轉轉吧,我跟杜行敏說說話。”
杜如晦大喜,笑道:“遵命。”
起身對李恪說道:“吳王殿下,隨我走走吧,給您當向導。”
李恪知道蘇玉要跟杜行敏說些緊要的話。
本想在旁邊聽聽,不曾想蘇玉讓他走開。
李恪不敢違拗,起身拜道:“那我就去轉轉。”
兩個人出了院子。
蘇玉躺在椅子上慢悠悠說著,杜行敏不停地點頭。
顯然,他們說的是大事情。
杜如晦帶著李恪走在莊子裏,這裏的百姓個個富足,身上綾羅綢緞。
家中的東西也是十分地豪奢。
李恪驚訝地說道:“早聽說蘇家莊一個莊子比整個關中更富有,原來是真的。”
他以為是誇張的說法,沒想到真的如此。
杜如晦說道:“當年我們跟著皇上來到這裏,也很震驚。”
“滅突厥頡利可汗的錢糧就是從那座山下的倉庫來的。”
“底下的錢糧多到我們無法想象。”
李恪望著後麵的山震驚不已。
杜如晦帶著他走到廣場中間,指著周圍的房子,說道:“那是狄仁傑的家,那是吏部侍郎的家,那是虎威將軍的家....”
數了一圈,朝廷一半以上的大官都從這裏出去的。
李恪當然知道朝中的官員從哪裏來,也知道那些是蘇家莊出來。
站在這裏,他感覺更加震撼。
“難怪會說蘇家莊是小朝廷,大唐天下半出蘇家。”
李恪驚歎道。
杜如晦嗬嗬笑道:“蘇玉這小子絕世天才,不光自己厲害,他莊子裏教出來的人都很厲害。”
“文臣有狄仁傑這樣的,武將有薛仁貴那樣的。”
“他一個人支撐起了大唐朝廷。”
李恪聽到這裏,動了心思。
“杜大人,我想去狄大人和薛將軍家裏坐坐,麻煩您帶個路。”
李恪想從他們家人開始拉攏。
杜如晦有些尷尬,這種事情不好答應,又不好拒絕。
“這...遵命。”
杜如晦帶著李恪往狄仁傑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