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二八五 最後的反撲(中)
(這回斷更幾天真不是我的問題,是縱橫係統升級這個事鬧的)
長安城。
“世家們帶領地軍隊攻勢凶猛,尋日內占領了許多城池,河西軍因此傷亡慘重,這也就罷了,問題是他們在鄉村中燒殺搶掠,當地百姓現在都處於危急之中。”
趙遜麵色凝重地看著魏無羨,“出擊地軍隊雖然還沒有打到同州去,但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戰果,可以交差了,我覺得你應該讓他們立即撤回來。”
魏無羨尋思片刻,左右為難地道:“出擊地軍隊剛剛取得進展,現在就強令他們撤回,隻怕是很難做到。現在世家們都憋了一股氣,不好好發泄一下不會收手。”
趙遜沉默下來。
他很關注河西軍地情況,因為河西軍是在他地安排下組建起來的,他把特別行動團的那些國家精銳送到敵境,等於是親手把他們推到了九死一生之境。
他不想看到河西軍覆滅。
現如今的情形是,反抗軍主力已經開始行動,但進入秦國京畿之地還需要幾日,而河西軍很難堅持住這幾天。
一方麵,世家軍隊此番爆發的戰力超乎尋常,在趙遜等人意料之外;另一方麵,河西軍需要掩護百姓轉移,這就大大限製了戰術發揮,大部分時候隻能跟世家軍隊硬碰硬。
櫟陽、下邽的兵力不多,還被世家軍隊打了伏擊,雖然沒有戰敗但也被限製了行動,至少幾天之內難以擊潰當麵秦軍,給到河西軍有效支援。
從渭水之南渡河北上的援軍,同樣需要時間。
如果不出意外,這一戰最後的結果就是,反抗軍主力兵臨長安城下,偏師切斷了世家們的退路,秦國宣告滅亡世家被連根拔起,但河西軍卻會因為世家大軍的最後反撲而傷亡殆盡。
這不是趙遜想看到的,他要保住河西軍。
而保住河西軍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魏無羨強令世家軍隊回撤。
“我透露一些主力進軍的情報給你,你在廟堂上說出來,讓世家們知道我們的主力已經開始行動,如果他們不立即撤回進攻河西軍的部隊,就無法應對接下來的局勢。”
趙遜想了想,提出了一個建議,“這樣可好?”
魏無羨奇怪地看了趙遜一眼:“反抗軍主力進軍的同時,是要切斷世家退路的,如果你提前兩天讓他們得知消息,而反抗軍還未進入預定位置,那他們就有了兩天時間退往漢中,屆時攔都攔不了。”
反抗軍主力行動的動靜瞞不了人,遲早會被世家們發現,但早兩天晚兩天的差別可是很大。
一旦發現反抗軍主力逼近,就算魏氏不願走,世家們也能舍棄魏氏自己走。有吳國支持,他們在漢中、蜀中堅持幾個月不算難事。
這麽簡單的事情,趙遜怎麽會看不出來?
聽了魏無羨的話他心頭一沉,知道自己這是關心則亂。
末了,想不出辦法的趙遜再度凝視魏無羨:“秦王是秦國的王,你是秦國的兵馬大元帥,在世家軍隊已經取得了一些可以宣揚的戰果的前提下,你們倆總有理由讓他們撤回來。
“你們為什麽不願這麽做?”
魏無羨攤了攤手:“現在世家們群情激奮,軍隊不太受控製,這事我們真的辦不到,強令是不管用的,他們拖也能拖上幾天。”
幾天。。。。。。幾天對河西軍來說就是存亡之別。
趙遜暗暗咬牙。
“比起招降秦國消除門閥世家勢力的巨大成果而言,區區一個河西軍的損失並不算什麽,你為何要如此在意他們?況且河西軍的戰士基本都是秦軍戰士。”
魏無羨瞅了瞅糾結不已的趙遜,“自古以來都是慈不掌兵,趙氏也是將門,你難道連這個道理都忘了?”
趙遜重重擊節:“慈不掌兵四個字不是這麽用的!執行軍法的時候當然不能仁慈,但如果將帥可以無視自家將士的性命,那這樣的軍隊必然無法長久!”
魏無羨聳聳肩,表示他無意跟趙遜爭辯這個問題,但強令世家軍隊回撤就是辦不到。
一陣糾結之後,趙遜忽地眉頭舒展,繼而目光灼灼地看向魏無羨:“魏氏為何要從一開始就歸順朝廷?”
魏無羨的麵色陡然一沉。
趙遜接著道:“我的意思是,魏氏在大晉皇朝的路會怎麽走?”
。。。。。。
趙寧接到了趙遜傳回的信件。
這份信件的內容不同尋常,看得趙寧皺起了眉頭。
近來魏無羨的一係列行為,引發了趙遜的警惕,讓他在信中提出了一些基於長遠考慮的的示警。
趙遜在信中寫道:“天下雖大,卻由幾名天人境所瓜分,魏氏沒有天人境,秦國無論當下國勢如何,未來必然會被天人境所吞並。
“魏氏能夠做的,僅僅是從趙氏與楊氏中選擇一個去臣服。
“魏無羨看出了門閥世家、庶族地主等權貴階層,對國力的侵蝕與削弱,他一方麵痛恨於秦國世家的存在讓秦國無法爭雄天下,另一方麵又無法忍受吳國的傲慢無禮。
“魏無羨明白革新之後的大晉皇朝,真正能夠凝聚天下之力為國力,隻要能贏下眼前這場挑戰,未來必然一統宇內誰也無法阻止。
“所以魏氏幹淨利落地選擇了大晉,並全力幫助我們贏下這場戰爭,想通過在這場戰爭中的功勳換取在大晉皇朝的立足之地。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這就是魏氏的全部打算。
“如今看來,卻是我把問題想得簡單了。。。。。。”
看到這裏的時候,趙寧放下信件,閉目揉了揉眉心,暗自思量魏氏的全部打算是什麽,準確地說是往後的路打算怎麽走。
半響,他再度展開信件繼續閱讀。
“身為趙氏子弟革新戰士,我們當然毫無保留地相信,革新大業會一直延續下去,十年、百年、千年不變質,縱然天下一統也不會變,那是我們為之奮戰的信仰!”
從文字的痕跡中可以看出,趙遜寫這些內容的時候字字用力,“但很顯然,皇朝之外的人未必這麽看這麽想。
“自古以來,每逢開朝立國之時,皇朝總能做到一定程度的仁義,官吏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己奉公,公平正義有所彰顯。但隻要皇朝一統,情況便會迅速變化,不消幾代人,世道就成了老樣子。
“如今思之,魏氏認為大晉也會如此。
“他們認為皇朝的革新隻是一時,是為了凝聚四方之力爭奪天下。
“一旦完成一統大業,皇朝的既得利益者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會把持權力與財富迅速成為高高在上的權貴階層;權貴階層為了自身財富的不斷增長與地位的長期穩固,必定剝削百姓並加強權力。
“故而大晉皇朝一定重回曆朝曆代的老路。
“由此,魏氏有了種種現在看起來不甚合理,但長遠觀之無比正常的選擇。”
趙寧知道趙遜所說的“不甚合理”的事情是什麽。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兩件:
其一,先前反抗軍主力要派遣偏師西進去斷世家退路的時候,趙遜跟魏無羨提出,讓對方利用職權之便給予方便,但魏無羨沒有答應;
其二,現在河西軍處境危急,趙遜讓魏無羨強令世家回軍,但魏無羨試都沒試便說辦不到。
趙遜在信中接著寫道:“不利用身份地位給反抗軍偏師方便,是不想留下痕跡,暴露自己早早歸順朝廷的事實,多年以後人們回來查探時亦能經受考驗,這是為魏氏名聲著想。
“畢竟一個‘賣國’的王族古今未有,世人不會為其效力,也沒人願意跟他們利益聯合做朋友。
“這也就是說,魏氏要留著自己的好名聲,以便將來發展壯大,甚至是東山再起。就算魏氏沒有割據自立的念頭,也想發展家族力量成為皇朝上層權貴,擁有近乎齊朝時那樣的地位!
“而不強令世家軍隊回撤,則是為了將世家們置於死地。
“魏無羨痛恨門閥世家侵蝕秦國國力的行為,也不想世家們未來在大晉皇朝再度複興,掌握一部分話語權。
“隻要世家在皇朝中有地位,就有可能知曉魏氏早早歸順朝廷、出賣世家們的秘辛,魏無羨不僅要避免這個情況出現,還得防備萬一世家們來日發現了這個秘辛時,仍有跟魏氏為敵、報複魏氏的力量。
“因是之故,趁此機會讓世家軍隊回不了長安,被反抗軍援軍殲滅在河西軍的活動區域內,最大限度削弱世家力量,就是對魏氏最有利的選擇!”
看到這裏,趙寧再度閉目凝神,細細思索。
如此說來,世家軍隊出戰河西軍,恐怕也有魏無羨在暗中推動,並不像他之前說的那樣隻是世家們自發的群體意見。
更進一步想,來日反抗軍兵圍長安,切斷世家退路後,魏氏隻怕是要想方設法再削弱一下世家殘餘力量。
門閥世家肯定是要剪除的,大晉皇朝沒有這個利益階層的存在土壤,也不能讓他們繼續存在,從這個角度上說趙氏跟魏氏立場一致。
至於魏無羨在大晉皇朝內部,繼續維持並發展魏氏這個利益集團的打算,趙寧隻能說他確實天真了些。
趙寧絕不會允許大晉皇朝有權貴階層,無論今日還是明日。隻要他趙寧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一天,百姓就一定會擁有公平正義。
這是他的道。
但就眼下而言,河西軍的處境著實萬分凶險。
不過,既然趙遜探知了魏氏的真實意圖與底細,那趙寧就可以做出針對性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