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春

204.與虎謀皮

淳於長、淳於敏等人飲宴,淳於敏語出驚人,提出移花接木的計策。

淳於長三人聽完,變了臉色,淳於敏拍拍桌子,“皇帝多年來無後,多有人言,皇帝不能,這江山社稷恐後繼無人。不若請大哥擇一美姬,與之歡好竟月,待初孕便送與皇帝。皇帝好色,寵幸之,得知美姬懷孕,必大喜,待產下兒子必冊為太子。屆時大哥有舉薦之功,美姬在內幫襯,大哥必飛黃騰達。”

“皇帝歸天後,太子繼承大統,我說我的親哥哥,你不就得做那相父嗎?好比薑子牙之於周武王姬發,又好比呂不韋之於秦始皇嬴政,再運籌帷幄,內有太後,外有大哥,淳於家族自然公侯萬代!我等兄弟跟著吃香喝辣,裂土封侯。大哥,這計策可好?”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淳於長瞪大眼睛,“子鵠,你不是想坑我吧?萬萬不可,你這出得什麽主意,我可是知道秦始皇殺了呂不韋、幽禁趙太後的事的,我才幾斤幾兩,就學李園的移花接木,我嫌棄自己命大不成?他日我怕是要被株連九族,死無全屍了。”

王融、張放二人本來聽得心中驚懼,聞聽淳於長拒絕,心中才踏實一些,擦擦冷汗。

淳於敏哈哈大笑,大手摟著王融,“怎麽樣,我就說大哥膽小如鼠吧,你們還不信?”說著捏了捏王融的肩膀。

王融會意,“對對對,子鵠出了這主意誆騙大哥,看看大哥的膽色呢!”

淳於長尷尬一笑,“這是謀逆啊,你們可別瞎說了。”

淳於敏慌忙擺手,“得得得,我醉了,喝多了,腦袋暈,本來不想詐哥哥的,可見氣氛冷清,調笑一下,當我沒提。不過我真認識個刺客,這刺客辦事還是可以的。”

淳於長笑道,“我和王莽是不對付,但不至於他死我活。我得皇帝寵幸,也不摻和皇帝的家事,就是奉獻美姬也得是幹幹淨淨的。這與王莽的競爭就得正大光明的。休要再提,不然我可要報官檢舉告發你包藏禍心了。”

淳於敏舉杯,“我就知道好心當成驢肝肺。口誤口誤,哥哥不要放在心上,來,喝酒。”

這時見淳於長、淳於敏二人放下剛才的事,才再次推杯換盞,四人繼續把酒言歡。隻是這氣氛有些詭異了。

王莽更加忙碌起來,擴大了《大漢新春》的內容,雇傭小說家撰寫人生趣事、人間百態、孝子孝孫、俗事美德等等。

王莽重金重禮邀請儒家、道家、法家等百家學說的佼佼者來撰寫文章弘揚己學,王莽在士人中積攢了名氣,很多人都來主動投稿,王莽都給予了豐厚的報酬,禮賢下士,促膝長談。王莽在讀書人中的名聲更高漲了。

王莽人雖然在軍中任職,卻擠出時間參加詩文會,常常金句頻出,在士人中的才名日益隆重,結識了公孫護胤、彭寵、竇融、耿純、甄邯、莊尤、孫建等一幹青年才俊。

王莽不計成本,大手筆花錢,與朝中的官員打成了一片,與朝中的名士劉歆、金涉、陳湯、卓茂等傾心結交,與名臣宿老薛宣、張禹結成忘年交,與眾人友善。治好了大臣孔光、哀章、師丹的疾病,收獲了信任和友誼。

王莽悉心打探,黃朗領著紫衣衛秘諜搜集了南陽關家和公孫家大量的情報,王莽讀完後,震驚不已。

“關再興啊關再興,你當初瞧不起我,而今我讓關家磕頭求我,哈哈哈。”

這日王莽拜訪了名士卓茂,“卓老先生,我有意編書,集采天下各種典章文獻,匯編成冊,一是感念先賢啟發民智不易,保留文哲經史,這可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二是從中考校鑽研,編纂新書,將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

卓茂聞聽,激動地站了起來,“巨君果有此心?”

王莽站起身來,“我思慮多年,誠然我的本心初衷。”

“大事,好事,這可是文壇盛事,需要多人群策群力,而且這花費彌大啊,這錢財一事如何解決?”

“我開了醫館,日進鬥金,我願以全部家產辦成這個大事,更何況我會啟奏陛下,以我大漢之國力,做這等事還不是手到擒來?隻是當下隻有一事不易,這書冊萬萬千千,浩瀚無邊,難以收集啊。”

卓茂沉吟,“此事易爾,南陽關家文學館搜集書冊已近百年,正好可以借用。我弟卓盛久居宛城,與關家友善,可代為美言。”

“真是瞌睡就有枕頭,太好了。隻是我與關家不熟,王家與關家也有些隔閡。”

卓茂擺手,“關家大義,必識大體,這事我給你居中聯絡,代為引薦。”

王莽大喜,於是卓茂寫了一封洋洋灑灑的舉薦信,王莽拜謝離去。

王莽秘密叮囑黃朗,黃朗帶了大隊人馬和貴重禮物,快馬輕車,加鞭趕路,浩浩****來到了宛城。

六十年前,關家、公孫家和鮑家支持劉病已做了皇帝,可劉病已被霍光架空多年,心中厭煩外戚,加上關家勢力太過強大,雖則關家長女關夏瓊與劉病已感情深厚,可劉病已隻給關家榮華富貴,卻沒有什麽權利。

劉病已反倒重用史家,更是在去世的時候,任命樂陵侯史高領銜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傅周堪輔佐劉奭(孝元皇帝)。劉奭在位,喜好儒學,而好武的關家被進一步疏遠,朝廷裏官員互相攻擊,宦官、外戚弄權。

關家為了自保,便主動遠離長安的權力中心,隻一心安穩做生意,客棧、紡織、釀酒、造紙、印刷、茶葉等等,擴大在長安的經營,向更多的郡縣發展,但關家光芒太耀眼,軍中的將校又多出自武館,為官的士人中也不少出自關家的文學館,勢力遍布大漢。

是故當下皇帝劉驁欲迎娶關家女兒的事被被大司馬王鳳生生攪黃了,劉驁母親王政君不喜武術,王鳳為首的王氏覬覦關家龐大的財富和威望,唯恐他日關家成為外戚,侵害王家利益,便開始長期打壓關家,第一步造謠漢軍姓關不姓劉,劉驁也擔心此事,於是下旨廢了所有關家武館,隻保留宛城一家,同時扶持了眾多的武館與關家競爭。

繼位的大司馬王音延續王鳳的政策,持續打壓關家,強行參與關家的釀酒和造紙行業,分了一杯羹,如此巧取豪奪,關家也隻得忍下,自此勢力受損,王家每年分走一半的利潤,關家敢怒不敢言。

關家受辱,公孫家和鮑家與關家一體,自然也受到了打壓,南陽商工的其他家族不似當初那般精誠團結,各有盤算。

黃朗輕車來到關家,表明來意,關家盛情接待,黃朗端坐大廳,述說了王莽合作的打算,靜靜等待回複。

大廳中一個鶴發童顏的老嫗和一個須發黑白相間的高瘦老翁,端坐太師椅,低眉閉目養神。

下手第一把大椅上,滿頭白發的老翁喝著茶,時不時的看著躬身的黃朗。

這三個老者分別是三聖母、庫艾伯慶和鮑無忌。三聖母就是當初的三聖女,關再興的發妻。

關再興亡故後,三聖女母憑子貴,執掌關家,將關再興生前雜物箱裏的牙刷、梳子、牙簽、指甲刀、剪刀等小雜物交給萬家研發,萬家以此獲利,經營百貨,工藝技術獨步天下。而熊家靠著關再興留下的新式的煉鐵、煉鋼方法在鐵器方麵獨占鼇頭,萬家熊家成為南陽商工的兩大巨頭。

三聖母開口,聲音依舊甜美,“你的來意,我已知曉,百年關家看好後起之秀巨君使君,關家願與使君合作。”

關家存世已然百年,在宛城是響當當的第一豪族,關家、公孫家對於當朝第一世家的王家既敬重羨慕也害怕怨恨,這王莽倒是個異類,與王家人做派絕然不同,早年間被王家其他人壓迫欺辱,其人隱忍,更重要的事他年輕有為,風評極佳,前途無限。

關家首先想到的這或許是王家風向轉變示好的一個信號,而且關家也看好王莽的發展。

關家自漢宣帝病逝,已然不是外戚,風光不在,對於朝中這別具一格的政界新星的拉攏,關家決定押寶。

黃朗心道,“這個老太婆,說話怎地和少女並無區別。”抱拳回應,“我代主人謝過關家賞識。”

三聖母道,“雖說合作,也是循序漸進,水到渠成才好。文學館合作有利於教化世人,於國有功,關家樂意之至。不過聽聞王使君醫術無雙,我南陽醫館也是行業翹楚,聽聞王使君醫術高超,如扁鵲再世,不若加上這醫館藥鋪,一道望聞問切根除痼疾可好?”

黃朗抱拳應諾,心道主人真是神機妙算,猜到了關家必定要謀求更多的合作,當下連忙應承下來。

黃朗帶著關家的承諾,滿意離去。庫艾伯慶沉吟片刻,“三聖母啊,為何要加上藥鋪呢?”

三聖母望著黃朗遠去,“真金不怕火煉,我倒要看看這東野家如何接招。”

鮑無忌冷哼,“這東野家首鼠兩端,一麵不加入南陽商工,一麵又與我們大肆合作,隻怕居心不良,所圖甚大。”

三聖母冷笑,“東野家以為醫館離不開藥鋪,嗬嗬,我倒要他知道天下藥鋪何其多也。但這醫館,卻隻有南陽一家獨大。得罪了王家,東野家也吃不消。”

庫艾伯慶身子挺了挺,“關必仁領龍牙在外,傳來消息,這王莽行事有些狠辣,這王鳳的死隻怕不是那麽簡單,這醫者能治病也能殺人。與虎謀皮怕被惡虎反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