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作品大全集(全15部共144冊)

第十七章 李代桃僵

兩船錯身而過,龍鷹到了鄰船去。

同一時間,符太騰身而起,往另一邊岸投去。早在離船前,兩人故意在船首現身,吸引“兩大老妖”的注意,免惹兩人誤會。他們的船,將在下遊附近處泊岸,等待龍鷹回去。

十八鐵衛之首的衛抗,將龍鷹迎入艙內,在艙廊遇上商豫,大家見麵,小妹子興奮得俏臉紅撲撲的。

商豫的神氣更見斂藏,李重俊兵變之夜,興慶宮的惡戰,令她得到無與倫比的實戰經驗,過往的苦修,終凝煉成形,在修為上邁進舍此之外別無他途的一步。

不論商豫,又或十八鐵衛,均清楚此次返京與眾不同,李隆基的“日子”終告來臨,從韜光養晦,進入大有為的階段。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眾人為此雀躍鼓舞。

船上除他們外,尚有婢仆、侍臣近三十人,為保密起見,都被瞞著。

際此黎明前的時分,大多數人好夢正酣,茫不知龍鷹駕到。

龍鷹直入下層最接近船頭的艙房,本坐著的李隆基起立恭迎。

商豫為兩人關上房門。

房內最惹人注目的,是掛著一麵銅鏡。

龍鷹麵對銅鏡坐下,取下背著的小包裹,放在小幾上,李隆基搬來另一張椅子,坐在他身旁。

龍鷹通過銅鏡的反映,看看李隆基,又摸摸自己的胡子,道:“臨淄王今天特別神氣。”

李隆基苦笑道:“希望鷹爺指的是好氣色,事實上我不知多麽擔心,怕有負鷹爺的期望。”

龍鷹打開小包裹,取出刮刀,開始剃掉胡須,微笑道:“因為於你老兄而言,京師此刻是個未知之謎,故而患得患失。好!讓小弟壯你的膽,我們給你安排了一份優差,就是為安樂和武延秀年尾的大婚籌措費用,包保你可風風光光的四處活動,交朋結友,顯於人前,一洗以往的頹唐之風。”

刀起刀落,轉眼間刮得幹幹淨淨的,一手用刀,另一手接著,將剃下來的胡須置於包裹的布上。

包裹裝載的,是符太為他從法明大慈恩寺借來的易容精品。

李隆基一呆道:“籌錢?”

龍鷹以李隆基的容顏為目標,開始動手變臉,解釋了來龍去脈後,道:“向安樂推薦你的人是獨孤倩然,她屬我們一方的人,明白是什麽一回事。”

李隆基皺眉道:“倩然姑娘無端端的推薦我,不怕啟人疑竇?”

龍鷹微笑道:“技術就在這裏,倩然乃安樂閨中密友,本身地位尊貴,推薦你更是天公地道,因在皇族裏,你與安樂同輩份,由皇族的人負責為她籌款合情合理,而安樂絕不會告訴人主意來自倩然,別人肯定認為是安樂看中你。”

李隆基欣然道:“不知如何,聽到久未聞之的‘技術就在這裏’,登時疑慮全消。鷹爺神通廣大,似能預知未來,當日若非有商豫和十八鐵衛拚死維護,縱有太少和幾個隨霜蕎來的高手,未必架得住敵人。”

龍鷹一邊加粗眉毛,改變眉形,順口問道:“沒惹起你父兄或霜蕎那邊的懷疑嗎?”

李隆基道:“當時混亂至極,倏忽裏,敵人從北門殺過來攻打沉香亭,喊殺震天,霜蕎和她的人去了保護王父,我則和商豫、十八鐵衛迎戰敵人,加上從正大門來援的禁衛,適值夜晚,恐怕沒人弄得清楚誰打誰。”

龍鷹放下心事,道:“這就最好。”

搓抹一番後,垂下雙手,道:“多少分?”

李隆基道:“至少有六、七分像,鷹爺有一雙靈巧的手。”

龍鷹笑道:“由我親造的一張太師椅,太平坐過後難舍難離,從千裏外運返洛陽。”李隆基欲言又止。

龍鷹整理頭發,道:“想問有關你王父的事,對吧!”

李隆基點頭。

龍鷹淡淡地說道:“他沒有了!”

李隆基色變。

龍鷹瞧他一眼,道:“勿誤會,他仍然健在,不過人在心不在,給小都瑾收到她的妖葫蘆裏去。”

李隆基焦慮地說道:“怎麽辦?”

龍鷹道:“想都勿想該怎麽辦,此事壓根兒不到你去理會,如給都瑾發現你的敵意,意圖陷害,你更吃不完兜著走。”

李隆基問道:“入宮了嗎?”

龍鷹道:“怎會這麽容易讓你王父得到她,男人就是這副性子,愈難到手的,愈珍貴。”

稍頓,接下去道:“凡事有弊有利,都瑾成功激起你老爹的鬥誌,他還見過我,依我看他是繼李重俊之變後,再一次振作,今次將有楊清仁為他做軍師,不像以前般弄不清楚位置,不曉得在幹什麽。”

李隆基眉頭深鎖,道:“可是……”

龍鷹截斷他道:“現在的西京已成混戰之局,取勝惟憑陣法、策略,就像在戰場上埋身肉搏,不容婦人之仁。明白嗎?這是皇位的爭奪戰,父子兄弟之情全要拋諸腦後,臨淄王深悉曆史,該知我所言非虛。想想吧!大唐是怎麽樣來的?”

李隆基苦澀地說道:“王父對我很有偏見,若再加上個用心不良的女人,更難相處。”

龍鷹整理好頭發,道:“多少分?”

李隆基道:“有七、八分了,若再換上我同樣服飾,加上燈光昏暗,連我也以為多了個分身出來。”

說時站起來,取起放在榻子上的衣服,與他正穿在身上的,一式一樣。

龍鷹脫掉外袍外衣,接著遞過來的衣服。

此時天色大明,外麵傳來婢仆們走動的足音。

操舟的是十八鐵衛,在女帝一意栽培下,他們除本身武功高強,還深諳各種技能,其陣戰之術,天下無雙。

龍鷹邊穿衣,邊道:“不是安慰你,老天爺的意誌玄妙莫測,是你的,便是你的,難作強求。可是嗬!一旦認定,你想撇亦撇不掉。”

李隆基道:“避得今次,避不開下趟,一旦讓敵人生出警覺,我將寸步難行。”

龍鷹笑道:“你有籌款這道護身符,怕他的娘。”

又道:“今時不同往日,避人耳目的日子已成過去,現在是你建立威望和聲譽的時刻,更要修補與相王的關係。爾父並非一個複雜的人,趁此他身邊隻得你一個兒子的天大良機,使一招他奶奶的‘投其所好’,包保可輕易取得他歡心。”

李隆基歎道:“可是我去為安樂籌募她大婚的費用,肯定不為他所喜,還如何得他的歡心?”

龍鷹道:“這叫關心則亂。想想嗬!在其他事上,臨淄王多麽明智和決斷,這就是動感情,不動腦筋的現象。坐!”

龍鷹換上李隆基為他準備的全套衣服,搖身一變,就像房內多了另一個李隆基出來。你看我,我看你時,有點像照鏡子。

假若現時有刺客破門入來,肯定不曉得該殺哪個好。

李隆基順勢後退一步,坐在床緣。

龍鷹則拉來椅子,坐在對麵。

李隆基道:“到西京後,弄清情況,我或會好一點。”

龍鷹道:“起點時的幾步最關鍵,不可走錯,否則任你花多大氣力,仍難返回正軌。”

李隆基謙虛道:“鷹爺指點。”

龍鷹道:“江湖騙子,有個萬試萬靈的手法,就是將明明不讓你有選擇的事,變成似是你自己的選擇,可以是語帶雙關,可以是玩口術。”

李隆基給引出興致,求教道:“鷹爺可否舉個實例?”

龍鷹道:“例如有左、右兩門,我想你挑左門,當然不可以直接要你去挑左門,於是我請你在左、右兩門裏挑其中一門,你挑哪門?”

李隆基道:“我挑右門。”

龍鷹欣然道:“恭喜臨淄王,你挑中哩!此門確為死門,不宜。”

李隆基愕然道:“豈非隻剩左門?”

龍鷹道:“我現在是以最簡單的方法舉例,真實的情況還須枝葉襯托,保證你中計仍不自覺。明明非心中之選,最後還是選了。”

又道:“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李隆基不解道:“與王父反對我為安樂籌款,有何關係?”

龍鷹道:“當然大有關係,你將選擇權交入你王父之手便成。”

李隆基沉吟思索。

龍鷹道:“今趟臨淄王返京,玩的遊戲名為‘八麵玲瓏’,盡量不開罪任何一方,特別是令王父和太平長公主,又得安樂視你為幫她辦事的人,也因而使臨淄王得娘娘倚重,在這樣的情況下,於安樂大婚前,宗楚客絕不敢動你,否則就是和自己過不去。且他又不是真的懷疑你,容許九野望和拔沙缽雄來行刺你,是姑且信之,抱的是不怕一萬,怕萬一的態度。”

李隆基點頭同意,但仍鎖緊眉頭。

龍鷹道:“還不明白嗎?將選擇權交到你王父手上便成。表麵上,是由他代你選擇,事實上豈到他選擇。”

李隆基終於明白,朝他瞧來,雙目熠熠生輝,予人脫胎換骨、煥然一新之感。

龍鷹為他歎一口氣。

被驅離西京,在外流離浪**,直至今天回來。李隆基離京之時,李重俊兵變失敗,京城盡入韋宗集團之手,妖氣衝天,李旦生死未卜,可想象他有多沮喪失意,就像已得到了手的,一把下全賠出去,還不知有否回京的一天。被放逐的這段日子,是他最失意觸底的淒愴歲月。不像以前到幽州,在郭元振護翼下,大有作為。能否東山再起,尚為未知之數。

然後,他終於獲準返京,可是,離開時的印象太深刻了,縱然將楊清仁推上右羽林軍大統領之位,可是楊清仁正是他的死對頭,背後又有整個大江聯支撐,反大添他的危機感。

最難忍受的是李旦被都瑾迷惑,是從根本處動搖李隆基的基礎。

從李隆基的位置視事,目前他是處於劣勢的穀底。

龍鷹必須予他全新的遠大視野,除解決迫在眉睫的諸般難題外,還要予他掌握全局的智珠。

幸好可早上一天與他碰頭,龍鷹有足夠的時間為他啟蒙。

龍鷹道:“臨淄王一邊拍心口保證,為安樂辦妥籌款的事,另一邊回去和王父訴苦,請他為你拿主意。謹記,定須告訴他,對著安樂時,你是推無可推,口頭上答應了,但明言須得相王的批準。當然,你並未向安樂說過這樣的話,隻要讓相王清楚,如他不允準,將變成他和安樂間的事,也是相王和韋後間的事。以你王父怯懦的性格,尚未有膽子這樣公然和韋後鬧翻。”

李隆基叫絕道:“好計!”

又問道:“若王父征詢長公主或河間王的意見又如何?”

龍鷹道:“是恨不得他這麽做。”

接著沉吟道:“問長公主的機會不大,因很難有碰頭的時機,反是問楊清仁的機會較大,保證他不反對,因尚未到與韋宗集團公開決裂的時候。”

李隆基道:“對。”

然後問道:“台勒虛雲對我起疑嗎?”

龍鷹道:“是對你們兄弟有懷疑,可是你們立即被逐離京,令他們沒法進一步弄清楚。現在你老兄最該采的策略,是與令王父緊密結合,讓他清楚你才是他最富謀略、最有為的兒子,而在相王的羽翼下,臨淄王可大展所長,逐漸建立起以往欠缺的聲譽,成為皇族裏特起的異軍,與河間王來個分庭抗禮。”

李隆基坦然道:“那我須有個軍職才行,否則任我如何努力,不外皇族裏的閑人。”

龍鷹拍額道:“我反沒想及此。對!幸而西京的政治,是酬庸的政治,你這般的為娘娘賣力,怎都該找得一官半職。”

李隆基道:“她會嗎?”

龍鷹道:“她會,又或不會,並非問題,最重要是不反對。這方麵可與宇文朔和高力士商量,他們均為對皇上有影響力的人,你又為皇族,不提拔你,提拔誰?”

道:“臨淄王在這裏坐一會兒,我要到外麵和他們說幾句話,好能在事發時與我配合個天衣無縫。”

說畢,以“李隆基”的身份出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