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一百章 荒誕的人

治病這件事孫思邈從來不挑人,不管是皇後還是貧民,在他眼裏隻有病人,沒有身份地位。

孫思邈聽說之後沒有任何閑話,立馬收拾好自己隨身的東西,和殷元一起出門。

李恪想要獻殷勤,伸手去接孫思邈手裏的東西,誰知道孫思邈一讓,遞給了殷元道:“拿好了,壞了一樣我就讓你賠十件八件。”

李恪臉一白,不明所以。

殷元笑道:“蜀王不必介懷,我可是跟了孫道長好久才有機會幫他老人家拎包的,以後你也會有機會的。”

李恪笑道:“孫道長果然是非常人也。”

李恪爬到了殷元的馬車上,像個好奇寶寶一樣,坐在後麵不停的搖晃。

孫思邈和殷元還是有點自知之明,他們二人坐在兩側,將中間讓給了李恪。

李恪道:“懷素,你的馬車真舒服,這件東西,我也要給我弄一個。”

殷元道:“那恐怕還是不行,因為我的車軸下麵還有兩層皮革,車輪雖然看起來沒什麽,可是裏麵已經鑿空,塞上了皮革。”

李恪好奇道:“若是依照此法,將車輪包裹起來豈不是更好。”

殷元笑道:“你家的車都沒有這樣做,我若是做了,你覺得會怎麽樣?”

李恪點了點頭道:“我明白了。”

殷元伸手打開自己的座位旁邊的一口箱子,居然從裏麵拿出來了三個瓶子,然後打開一瓶遞給了孫思邈道:“少喝點,以免到了他家找不到茅房。”

孫思邈毫不猶豫的接了過去,這是坐殷元的馬車的福利,因為殷元總是會在馬車裏裝上幾瓶飲料。唐代的飲料十分發達,殷元覺得自己弄出任何東西,可能大唐人都不會覺得稀奇。

隻是一輛車布置成這樣,李恪也算是長見識了,尤其是在貞觀九年,大唐盛世還處於搖籃之中的時候,

李恪接過去喝了一口道:“什麽東西,味道怪怪的。”

殷元道:“酪和果漿。”

李恪點了點頭,他雖然覺得味道怪怪的,但還可以接受。

唐代的酪其實是沒有風幹的奶酪,殷元也是覺得不如後世的酸奶好喝,所以才會想盡辦法去改進。通常他在吃喝上的改進,不是為了泡妞就是為了哄自己的妹妹。

車到了宮門口就停下了,天色也不早了,可是二人已經不可能先回去明天再來了。因為李世民派了自己的心腹太監在門口等著,一進去就帶著三人往立政殿而去。

長孫文德皇後美名傳千古,殷元倒是有幾分期待。

進去之後,殿裏站了很多人,皇子公主,太監宮女,不過殷元還是第一眼就看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道:“不用多禮了,殷懷素。你對朝廷有功,現在對朕也有功了。朕多次派人前往去尋孫道長,但是沒想到竟然被你請到長安城來了。”

殷元道:“宮中禦醫無數,醫術高明。臣以為皇後隻是偶爾不適,以她母儀天下之德,感天動地,必無大礙。”

李世民看了看殷元道:“朕沒有怪你,你不必解釋。”說完李世民站起來向孫思邈笑道:“道長,多年不見,您可是風采依舊啊!”

李世民就算是記掛著長孫皇後的病,也依然不敢怠慢孫思邈這麽個德高望重的名醫。

孫思邈笑道:“再見聖人麵,卻是憔悴了許多。想來,這都是大唐子民之福。”

李世民歎了一口氣道:“朕不似道長灑脫之萬一呀!如今觀音婢總是疾病纏身,朕更是憂心忡忡啊!”

孫思邈道:“貧道竭盡全力就是,陛下稍安勿躁。”

貞觀九年對於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來說是極為不寧靜的一年,趙國夫人和李淵去世,長孫皇後忙於各種事務,舊病複發。但是這還沒到最嚴重的時候,因為長孫皇後死於貞觀十年六月。

長孫皇後所患之病乃是氣疾,在這年頭算是很難治的病了。就算是孫思邈,他也難保能不能治得好。

李世民道:“道長請診治吧!”

孫思邈走到長孫皇後麵前笑道:“皇後,還記得老道嗎?”

長孫皇後曾經十月懷胎卻不見孩子墜地,李世民派人找到了孫思邈為長孫皇後診治,民間還流傳著懸絲診脈的傳說,他們二人是認識的。

長孫皇後笑道:“道長乃神仙中人,本宮自然是記得的。若不是道長心懷善念,誌在拯救蒼生,本宮早就想請您老人家來了。”

孫思邈道:“皇後請。”

長孫皇後給了孫思邈手臂,並沒有傳說中的懸絲診脈。

孫思邈看了看長孫皇後笑道:“皇後氣色不佳,看來是憂思頗多啊!其實憂思本就傷人,能免則免。我倒是認識一位小友,不至心胸開闊,更是從來不將俗事放在心上。為官為人,所有事情皆如雲煙,隻圖逍遙快活,無愧於心,倘若加官進爵那便推諉難行,倘若無事一身輕,自會找許多荒誕之事,反倒戮力而為。”

李世民聽著孫思邈的話,盯著殷元,眼神漸漸嚴肅。

殷元苦笑道:“孫道長說笑了。”

長孫皇後笑道:“道長說得必定是鄖國公殷懷素了,才學是有的,但是的確如道長所說,有些荒誕。”

說完,長孫皇後看著殷元道:“你母崔氏常常入宮來,總是帶很多你府上的東西。能將普通的東西做得超乎尋常的精致,這也是不俗的本事。宮裏來來往往的這些婦人,但是你母親最讓人出人意料。以前是誠惶誠恐,生怕得罪了誰,現在倒是坦然,落落大方,這是何故?”

殷元道:“大概是做兒子的不肖,她老人家已經無心過問了!”

長孫皇後搖頭道:“本宮覺得不是,隻怕以前誠惶誠恐才是怕你不爭氣,丟了家業。本宮常常思索,一個人十年精幹,必定要一鳴驚人的,但是沒想到世上竟也有你這樣不圖名利之人。”

殷元道:“我想皇後是誤會了,在下並非不圖名利。而是名利早就有了,這一生所求,能配得上小人之爵,便已經是天大的造化了。”

李世民道:“胡說八道,殷開山的爵位是他掙來的,是你繼承而來,你若有功於社稷,隻能再加,豈有有功不賞之理。”

殷元笑道:“臣下卻以為,大丈夫立世,所得功名利祿必有所報。在下襲爵以來受皇恩浩**,鍾鳴鼎食更是百姓骨血。所以不敢再提建功立業,唯有回報陛下,回報天下蒼生而已。”

李世民沉思了一會,點頭道:“好,有道理,果然是特立獨行的殷懷素,大唐功臣之後,當有此心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