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激怒李世民
眾人說話間,殷嬌已經帶著小兕子開始在裏麵亂跑了,可是蔬菜又不能生吃,最後還是將目光投向了黃瓜,唐人稱之為胡瓜。
殷嬌摘下一根胡瓜,掰開之後一人一半,兩個小丫頭已經開始啃上了。
殷元覺得,給一個公主吃得這麽不幹不淨好像不太好,但是長孫皇後卻根本沒在乎的樣子。
殷元道:“這胡瓜倒是唯一能生吃的東西,產量也高。我這家裏大大小小的人,這個冬天最喜歡的就是它,說實在的,有時候感覺吃上一口,比肉好的多。”
長孫皇後笑道:“我大唐,恐怕隻有你家能吃的起了。”
殷元笑道:“那倒未必,我有幾個朋友最喜歡來這裏體驗稼穡之苦,吃完之後還喜歡拿點回家。”
小兕子跑過來,手裏拿著根胡瓜對殷元道:“殷大哥,你家的胡瓜好吃,我拿回去行嗎?”
殷元笑道:“你能拿多少就拿多少,拿不動的就裝車。”
小兕子很雀躍,果然沒有客氣。殷元最後還是倒搭了一車蔬菜送給宮裏,他覺得長孫皇後送殷嬌的禮物應該不便宜,不然自己就血虧了。
到了中午,殷元就在芳草園做飯寬待長孫皇後,長孫皇後居然也肯留下來。這皇後在外麵吃飯,怎麽著也是一件不小的事情了。
吃完之後,長孫皇後道:“人家都說長安的飯菜數食舍的最好吃,本宮覺得還是懷素家裏的更好一些。”
殷元道:“不怕您笑話,臣這是胸無大誌,隻剩下口腹之欲了。”
長孫皇後道:“那倒未必,畢竟你是真有本事的人,有時候就不必太過自謙了。你的才華,長安人盡皆知。”
殷元一一車蔬菜,一堆零食點心,還有茶具打發了長孫皇後。人家是滿載而歸,殷元卻有點心傷。但就算如此,殷元見長孫皇後帶的護衛並不多,於是親自穿了一件軟甲,也扮做平民的樣子,幫了兵刃,一路護送長孫皇後回宮。
到了宮門口,長孫皇後笑道:“恐怕我大唐,還沒有什麽人能夠讓鄖國公充當護衛,本宮今天有幸。”
殷元道:“皇後娘娘此言差矣,這是臣子的本分。再說了,您是我殷元最敬重的長輩,送一送也是應該的。”
這話倒不是假的,殷元的確很敬重長孫皇後,因為她是個皇後,卻總給人一種長輩的感覺,是個真正母儀天下的人。也隻有她,能夠輔佐一代明君李世民。
李世民知道皇後出宮,心裏也有些忐忑,畢竟這微服出宮的事情自己經常幹,皇後卻很少。自己半生戎馬,可皇後卻是弱不禁風。
好容易等到長孫皇後回來了,卻見長孫皇後忙忙碌碌的,讓人往裏麵搬東西。
李世民好奇的看過去道:“觀音婢,殷懷素這小子,能有這等孝心?”
長孫皇後笑道:“人家一點也不小氣,還送了陛下一套金絲琉璃的茶具。”
李世民冷笑道:“這別人朕是相信的,給宮裏送東西那是上趕著的買賣,可是殷懷素麽,朕都是豁出去老臉要的。”
長孫皇後道:“連人家的小孩子都知道給小兕子送東西,人家怎麽不好了。陛下,你對懷素有偏見?”
反正李世民是不相信殷元的,公事方麵不說,私人方麵,他覺得殷元特摳門。有些事明明能讓李世民高興,他殷元就是不幹。
李世民看了看小兕子手裏的望遠鏡道:“小兕子,你拿的什麽東西?”
小兕子道:“姐姐說這個是千裏眼,能夠看得見遠處的東西。”說完對準了李世民道:“哇,父皇的鼻子好大。”
李世民有點疑惑道:“什麽千裏眼,讓父皇也看看。”
小兕子跑過來遞給了李世民,李世民好奇的學著小兕子的樣子對準了遠處,不想那太監手裏捧著的盒子,上麵的花紋清晰可見。李世民有點難以置信,又挪開眼睛看了一眼,終於確定,這真的是千裏眼。
李世民估摸著,這麽個玩意也應該是價值連城吧,於是道:“這件東西,也是殷懷素送的?”
小兕子道:“不是,這個是嬌嬌姐姐送給我的,還有小車,坐上去可舒服了。”
李世民有點惱火道:“胡說八道,這能是小兒玩具?”
長孫皇後看李世民急了,走進道:“怎麽了?”
李世民道:“觀音婢,這個東西能把遠處的東西看起來就像是眼前,十分神奇,你也看看吧。”
長孫皇後拿過去看了看,吃驚道:“啊,果然如此。”
李世民道:“這一定是一件極其寶貴的東西,大唐僅此一件。”
長孫皇後點頭道:“是了,那嬌嬌是個調皮的孩子,也許是她偷偷拿了,殷懷素沒發現。”
李世民冷笑道:“活該。”
小兕子笑道:“父皇,這個不是隻有一個,嬌嬌姐還有一個很大的,但是那個我搬不動。她說,這個千裏眼是殷大哥做的,以後殷大哥要拿去打仗,站的遠遠的就能看到對方在幹嘛,趁他們睡覺的時候打過去。”
殷嬌編故事的能力很差,但是她聽殷元說得多,所以描述的也算是繪聲繪色。
李世民驟然色變,握著手裏的望遠鏡道:“朕怎麽沒想到呢,是朕多年不征戰,忘了行軍打仗的訣竅,還是這小子太聰明。”
長孫皇後安慰他道:“陛下,殷懷素的想法有多怪,你應該也知道。他說的未必對,也許隻是好玩罷了。”
李世民搖頭道:“不對,這真是一件利器。但是這個殷懷素,為什麽又要遮遮掩掩呢!還有蜀王,他怎麽也不告訴朕呢?”
長孫皇後道:“也許他也不知道。”
李世民冷笑道:“殷懷素的事情他不知道,天底下就沒人知道了。明天朕要把這兩個人叫到宮裏來,讓他們倆好好的給朕說說,還有什麽瞞著朕。”
長孫皇後歎了一口氣道:“老三,他總不能拿別人的東西邀功吧!而且,這殷懷素的脾氣,還真是古怪,他不貪功的。但是事到臨頭卻不保留,若是朝廷再有戰事,他一定像獻馬蹄鐵一樣,獻出寶貝。”
李世民無奈道:“戰時就晚了,打仗重在戰備。若是提前不能備好,臨時能有什麽準備。”
長孫皇後鬆了一口氣,總算是李世民沒有暴跳如雷。他命二人明日進宮,這是存心為難,但如果是當夜就招進來,他倆就要掉一層皮了。
第二天,殷元下了朝稀裏糊塗的被人叫住了,還有李恪也一樣。
兩個難兄難弟互相看了一眼,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有什麽事情這麽著急,還跟他們倆都有關,莫不是犯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