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膽的想法
李恪終於從長安趕來,算是基本上穩住了朝堂,隻需要再不做那種離經叛道的事情,保管這件事不會再鬧出太大的為難。畢竟,李世民鐵了心要幫忙,對他們來說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但是這個時候,殷元又向幹一些從沒聽說過的事,這對李恪來說,簡直是在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如果李恪要是答應了殷元,那一萬匹戰馬的喜悅恐怕是壓不住李世民的怒火呀!所以,李恪聽說這件事之後,態度十分堅決,那就是不同意殷元這麽做。
殷元認為,如果一件事做的虎頭蛇尾,那就算是整件事情都失敗了。他認為,如果朝廷沒有辦法給商路上經商的商人保障,那麽商人們勢必會抱團。可是普通的商人抱團,依然難以改變現狀,隻需要商路還存在風險,那麽一定會出現商場上一場大規模的兼並。這種兼並的結果就是,曾經在這場通商之中被打壓的士族,重新成為最後的贏家。
殷元不願意到最後隻是為別人做了嫁衣,他想要改變這種現狀,但是目前看起來,在這件事上他是孤獨的,沒有人站在自己這邊。
即使是痛陳利害,李恪依然不為所動。站在李恪的角度上,他現在的一切也是得來不易的,如果要是被殷元這麽搞下去。不僅士族的情緒會變,而且朝堂上的人也會覺得這件事破壞了天下的安定,到時候會成為眾矢之的,對二人來說絕對是一場禍事。
李恪將長樂公主帶給殷元的話說了一遍,然後道:“長樂公主遠在長安,她怎麽會有這麽大的本事,而且還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難道,那件事真的和長安的疊羅支有關係?”
殷元道:“所謂幼狼,畢竟是牙還不夠鋒利的狼。疊羅支就算是頡利可汗的兒子,草原上的幼狼,可現在他在長安,那就是和籠子。就算是他沒有辦法在籠子裏待上兩天,恐怕也未必有這個本事。我相信,這件事背後一定還有人推波助瀾,用心也足夠險惡。”
李恪道:“你答非所問,我是說,麗質一個身在長安深閨中的人,如何會知道這麽多的事情。”
殷元笑道:“疊羅支在長安雖然是困在籠子裏,但是你可別忘了,他還是被稱為突厥人的小可汗。而且,據我所知,疊羅支在長安功勳之中,可是很瘦大家歡迎的。”
李恪無奈道:“這就是人心險惡了,和疊羅支親近的人,多半都是為了看笑話。畢竟曾經是一國王子,現在墮落成了這樣,大家誰不想去欺負他一下呢!看似滿臉笑意,稱兄道弟,實則用心不好啊!”
殷元知道,長安很多人和疊羅支交往都不是真的為了交朋友。而是,疊羅支的身份,讓他們有了一些惡趣味。一個亡國的王子,隻能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那麽一個樂子。
殷元看著李恪道:“別管別人用心怎麽樣,現在的問題是你跟我被人算計了,但是卻找不到任何證據,到現在還不知道是誰動的手。”
李恪點頭道:“離開長安之前,疊羅支那裏,父皇已經不再往下查了。如今,大理寺和刑部自然是焦頭爛額,但是王叔說,他現在一點頭緒都沒有,抓了那麽多人,其實是敲山震虎,希望能多多少少嚇唬一下對方罷了。”
殷元搖頭道:“任城王一向是將帥之才,隻謀大事,不抓細節。他這種人,於探案一道上是沒什麽天賦的,孫伏珈這個人勝在公正廉明,做事認真,但是認真並不代表能夠明察秋毫。所以,你我要報這個仇的話,恐怕是指望不上別人了。”
李恪無奈的笑道:“看來,你是對他們倆的為人一清二楚,那也就不必再讓他們多費心機了。”
殷元道:“那你還是讓他們繼續白費心機吧,任城王的做法雖然看起來有點笨,但是實際上很有效果。如果刑部和大理寺揪著這件事不放,至少想要再亂來的話,他們得害怕朝廷的刀。”
李恪道:“你的意思是,朝廷在突厥人的問題上,不應該一味地懷柔,應該舉著屠刀麽?”
殷元道:“但是舉屠刀這種事也需要師出有名,如果師出無名的話,那到時候恐怕極其容易引起動亂的。擅治水者因勢利導,治國也是一樣。你以為任城王這個人看起來好像並不怎麽聰明,但是早在吐穀渾的時候我就跟他那裏長了一番見識了。”
李恪點了點頭道:“看來,王叔就是個很懂得因勢利導的人,隻是他這個人,好像有點瑕疵啊!”
殷元沒心情和李恪討論李道宗,畢竟像李恪這種現在不管什麽事都想和自己深入討論的拙劣伎倆實在是沒有什麽欺騙性,誰都看得出來他這是不想和殷元繼續討論關於殷元的新想法。
殷元道:“行了,你剛來就好好休息吧,我說的話你認真考慮,就算是你拒絕我施行,我也會覺得很正常的。”
李恪無奈道:“我不想跟你吵架,但是我們真的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殷元道:“好了,我明白了。”
看著殷元還有點憤怒的離開,李恪有點無奈的看著殷元的背影,苦笑的搖了搖頭。
殷元搞得大家都好痛苦,就像是殷元給了大家一個隨時會爆炸的炸彈,捧在懷裏舍不得扔,但是又不想等著爆炸。
這種事情的根由,是因為大家覺得殷元的這個想法實在是太天才了,他們心裏不由自主的會想,如果這種事情真的施行開來,到底會是什麽樣的結果。
罪魁禍首殷元,終於還是自己準備了一封奏疏,先上奏之後再等朝廷的態度吧!不過他估計,這回李世民估計不會再縱容他。因為,殷元總是有意無意的得罪那麽一票人。而且,還總是擁有把事情鬧的滿城風雨的神奇能力。
李震和程處默大概知道殷元現在的心情特別不好,所以兩個人一起來找殷元,而且還帶了不少的酒。
殷元見二人一起來了,打開酒嚐了一口道:“你們倆居然現在還有心思來找我,難道是沒有事情了做嗎,那你們倆可真是少有的閑人了。”
李震道:“閑人不閑人的,主要看你的心情。你要是心情好,我們就忙,你要是心情不好,那我們就變成閑人了。”
殷元道:“聽出來了,你們倆這是來安慰我來了。那你們怎麽安慰我,是不是要幫我聯名上書啊?”
李震和程處默可不想幹這種蠢事,另外他們倆是什麽身份,真的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嗎?答案就是,他們倆就算是跟著殷元一起上書,也沒有什麽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