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靈魂伴侶
方永年感覺自己來長安已經很久了,也著實的長了一番見識,更覺得自己墨家,就應該學著點殷元。所以,他決定回去,然後讓墨家的匠人都到殷家的工坊裏麵來學習學習。而且,他還得回去,好好的告訴他們,墨家到底應該幹點啥。
路途也不近,方永年一走,方鯉說什麽也不呆了。本來是想挽留的,看了看方永年的神色,他覺得還是算了。畢竟,當著人家的麵耍流氓,有點太不知死活了。
於是殷元臉上笑嘻嘻的送了個別,回身就對一旁的芳桃道:“這個老不死的什麽意思,怕我把他女兒搶走不成,死死的拉著,以為手裏是黃金萬兩不成。”
芳桃笑道:“要說別人,那一定是幹不出來這種事情的,而且他老人家也不害怕。關鍵是您,耍流氓第一,武功第二,他老人家都隻能排第三了。”
殷元無奈道:“行了,你別那我開涮了。”說完,掛了一下芳桃的臉蛋道:“對了,我怎麽忘了一件事啊,好像很重要,但是就是想不起來,好像和什麽人,又一個約定來著?”
芳桃道:“您不是約了幾個掌櫃,準備談開礦的事情麽,人我都給你找來了,就等你回去了。”
殷元點了點頭,歎了口氣道:“你可真是個小可人,這種事情我忘了,你都不忘。”
芳桃笑道:“我又不像您,家裏家外都忙。”
殷元也不知道這話到底是諷刺,還是體恤自己。但是反正,芳桃最近對他是頗有不滿就對了,原因他也知道,就是芳桃一筆生意交割的時候發現,走的是北方,但是那商人好像不怎麽扣扣搜搜,而且還總是說他的主人如何如何。結果,芳桃一疑心就去查了一下,結果查到了殷元自己的頭上,這要是別人吧,打死都不知道。但是芳桃就很清楚殷元的路子,畢竟她是殷元發家的親曆者,所有事情都看在眼裏。
芳桃害怕殷元偷偷做生意,不讓皇家知道。這樣一來,李世民會覺得是為了少分錢給皇家,屬於藏私。所以,她還質問了殷元。於是殷元告訴她,自己在代州留了一個人,而且掌握著很大的一筆生意。
芳桃追問之下,殷元隻好和盤托出。芳桃這才知道,殷元居然把那個女人就下了,這事情,怎麽感覺都屬於男人好色的行為,於是芳桃最近越來越生氣,偶爾就和殷元頂幾句。
當然了,芳桃還不僅僅知道這些,他還知道殷元一直扶持另一個商人,而且已經初具規模。雖然芳桃不知道殷元到底圖什麽,但是還是覺得殷元應該不會亂來,畢竟一大家子的性命重要,容不得開玩笑。
殷元自知芳桃是決計瞞不住的,畢竟所有的事情,最後都免不了讓芳桃過手,所以索性老老實實的交代,自己就是想留條後路。一旦以後出了事情,就算是退也要退的從容,但是造反的事情是絕對沒想過的。而且,殷元的深意還不止於此,他很想推動變革,不僅僅是做點生意,攢點錢這麽簡單的。
這年頭,最可怕未必是男人,但是最可信的,殷元覺得一定不是男人。畢竟,天底下有野心的女人並不多,可是有野心的男人比比皆是。也許走到大街上耍耍威風,就有無數的人心裏想著取而代之或者是看他屋塌之類的東西。
殷元從不以最大的惡意揣摩人心,但也從來不把人心想的太好,能夠絕對相信的人,並不多。可是有些人始終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恨不得揉碎了和自己的血肉混合在一起,這樣的人,如何會不相信呢!
很明顯,芳桃就是這種人,她已經陪了殷元很久很久了。殷元懦弱,她也跟著懦弱,殷元雄起之後,她也能抵擋四方的明槍暗箭。自從殷元跑到周笠的小院去找她的夜晚之後,這世上或許早就沒有了芳桃這個人,隻剩下了殷元的影子。
在外麵呼風喚雨的女人,回了家卻是個溫柔似水的妻子。看著殷元三妻四妾,卻從來不會讓殷元為難。她有沒有被刁難過殷元不知道,但是她絕對不會讓殷元知道。
這就是芳桃,殷元的女人,也是殷元的生命裏,最重要的一個女人。方鯉走了,殷元會哭,芳桃走了,殷元得放下一切去追。什麽家大業大,什麽父慈子孝,那都是故亡之人的事,對自己這條靈魂來說,最重要的人就是她了。
生活中的芳桃好像有些越來越無趣了,她每天要忙碌很多的事情。她都已經忘了有多長時間沒有親自去給殷元做一頓飯了,哪怕是熬一鍋粥呢!她也和方鯉差不多,會懷念那些殷元貧窮但是孤傲的歲月。
現如今,芳桃已經能夠擋得住所有的事情,不限於生意上的事情。有時候,有人想找個麻煩都找不著,王公貴族再怎麽凶狠,也不敢和手握天文數字的財富,動一動能夠讓長安物價抖一抖的女子抗衡。
但是,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尤其是如果殷元不在的時候,她會回憶起,那個小院裏,起早貪黑但是很快樂,每天都能見到殷元的日子。
不是不能搬回去,李姝很清楚芳桃的分量,動一動她,殷元絕對放不過自己。而且,府裏的人都盼著她能夠回去,因為芳桃在的時候,府裏好像更加熱鬧,而且府裏的事情也更加井然有序。當然了,這可能是王庸管家帶來的一係列問題中的一條而已。
殷元把采礦的事情交代了下去,讓人去招募人手,然後重重的把安全講了整整一個時辰。重要的是,必須讓人安然無恙。
朝廷已經用水泥建造了很多東西了,邊境幾乎都有加固城池的計劃。這件事情,為了避免勞民傷財,計劃排了很多年,而且還不允許邊境的守將去爭搶。但是,有時候大家看一看長安城的城池,總是有一種推到重建的衝動。畢竟,京都可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地方,這一點毋庸置疑。
在這一點上,殷元持有不同意見,最堅固的城池,是天下百姓的血肉,是天下百姓愛國的熱情,是大唐精銳的軍隊。所以,大唐不能再被人侮辱到京城來,而且是堅決不能。
事實上,很多人都經曆過渭水之盟,那是新建立的大唐王朝的一個最大的噩夢。所以,重新建設長安城的呼聲,實在不要太高。
其實,殷元是有私心的,他不想讓這樣子做恢宏的城池毀於一旦。曆史,總是要給後人留下一些能夠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要是推到重建,這唐代長安城遺址,恐怕連一塊磚頭都別想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