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六百二十一章 修路過程

長安的路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等路修好,自然會有人去保養,而且總比三天兩頭去修路來的好。

浩浩****的一場工程,很快會榨幹殷元僅有的錢財。但是就算是這樣,殷元依然招募了很多人來,而且把人多手藝較好的匠人,送到那裏去做溝渠,而不是在路麵上忙乎。

對於殷元招來這麽多看似根本無用的人,李承乾和李大亮都很不理解。這不符合殷元的行事風格,而且最重要的是,殷元本來就沒有那麽多錢的。

殷元的行事,向來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他的沙子可以說來的很便宜了,可是如今大肆的花費,卻也令很多人摸不著頭腦了。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殷元運來了很多的水泥,就算是低價買回來的,可也是價值不菲了。李震保管水泥,搞得他神經兮兮,總覺得會有人來偷。殷元告訴他,一袋水泥那麽重,不會特意去偷的,但是李震卻說,難保來頭的人不會駕著馬車來。

李承乾出乎意料的鎮靜,每天到了工地上就看著,有時候會去長安市走走,也會和大家一起勞動一下。雖然是個太子,但也知道與民同樂,還算是不容易。連日來看別人連軸轉,他怎麽也得動一動才好。

長安很快興起了一種新生意,就是像朱雀大街上的排水渠,而且包公也包料,因為見識了排水渠的好處,大家紛紛想給自家修煉。但是,長安最近的水泥和磚石的價格飛漲,這時候,自己修建的價格已經遠遠超過了包工包料的做法。

很多人將目光投向了殷元囤積的水泥和磚石,但是很可惜,任何人都別想從殷元這裏買走這些東西。所以,包工包料就是最好的辦法。

這一項生意發展十分迅速,殷元招來的人,十之八九都派上了用場,並沒有一個人力浪費。而且,他還在不停的招手人手,甚至將自己工坊裏麵的人,輪流組成自願隊前來幫工。

用著最低價的材料,一路做著生意,殷元在朝廷隻給了半數預算的情況下,竟然硬是將工程推進的如火如荼。

李承乾在工地上吃每天的午飯,有時候也會恍惚,恍惚間好像看到的不是一群修路的人,更像是大唐的百萬大軍。凝聚人心,從來都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而殷元好像一直有這種魔力。

前半段修好的路已經通暢,人們對這泥漿混合著沙石,上麵鋪著細沙的路還是很感興趣的。本來以為沙石是容易散的,豈知殷元用的是泥漿混合沙石,上麵鋪細沙的辦法。所以,整條路看起來特別的平整,路上更沒有什麽水坑之類的。經曆了雨水之後,路上根本就沒有積水,誰都從兩側的排水渠流走。

長安也有人說,殷元是在擾亂市場,禍國殃民。害得大家都用不起水泥的,但是李世民卻說,誰要是有能耐就去把殷元換下來,要是比殷元做得更好,就給他加爵。

自然沒有人會真的去挑戰殷元,但是畢竟修路也是殷元提出來的,非議必定要有。

殷元有一天發現修路的人有時候上個廁所都費勁,畢竟殷元根本不讓他們在大街上解決。所以,索性殷元就在街上開始蓋公廁。

一般,公廁都是蓋在大街的邊緣,比較偏僻的地方。而且,殷元用的是男女分開的辦法。因為他蓋廁所用的是磚瓦,結果又被人一頓罵。

殷元有點惱怒,怎麽幹什麽事情都有人想罵自己,就看著自己那麽像個挨罵的靶子麽?

因為在朝堂上被彈劾,殷元一路上很低沉。

李承乾的車駕趕來,挺下來道:“懷素,你今天怎麽很低落,是不是被人彈劾之後很不服氣呀!”

殷元看了看李承乾道:“殿下,不也是被連累了麽,你怎麽不生氣?”

李承乾道:“跟個茅房置氣,實在是不值當。”

殷元覺得這貨是個高級黑,畢竟他到底說的是大街上的廁所還是別的,那還很難說。

李承乾道:“上車,帶你一塊去。”

殷元搖頭道:“算了吧,最近忙的都沒時間鍛煉身體,還不如走一走,免得身體壞了。”

李承乾聽了之後,硬是下了馬車,跟著殷元一起走。他的腿,的確不太好。

殷元不自覺的走的慢了一些,算是等著點他了。

李承乾突然歎息道:“我年幼時,生性也好動,弓馬飛鷹也都見識過。可是這腿,有點不爭氣了,說起來,還挺羨慕吳王,是個皇子,卻能夠躍馬上陣。”

殷元看了看他道:“太子殿下本也是果敢之人,何必羨慕別人呢!吳王,他是個固然驚豔絕代,但是命裏已有定數之人。”

李承乾好奇道:“哦,你信命?”

殷元點頭道:“命這種東西就看怎麽信了,你要是信上一半,那還不如不信,你要是信,那就信到死都不要懷疑。”

李承乾好奇道:“哦,怎麽說?”

殷元道:“殿下,這信到死的做法就是,不去爭,不去改變,逆來順受就好。這不信的做法就是,永遠不要懷疑,永遠不要動搖,該做的事情做好,爭一世,卻不可問結果。”

李承乾道:“哦,這個說法卻很新鮮。”

殷元道:“一點都不新鮮,也不複雜。因為人的一生會經曆很多事情,很難一直堅信而不動搖。至於爭,其實從來都是和自己爭為先。世上的普羅大眾從來都是在爭中活著,但是爭就是要先贏了自己,再贏了別人。比如,大唐最初立國的時候,就沒有去和突厥一爭長短,爭贏了自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才去和突厥爭。去兵不血刃的辦法自然是,強大到敵國隻能仰望,不能圖謀。到了這種境界的時候,也就不用怕敵人如何了。”

不管殷元是不是意有所指,李承乾依然覺得頗有道理。畢竟殷元的意見,還沒有讓他吃過虧。

李承乾道:“受教了,多謝鄖國公。自從皇後離世,多虧了你的提點照料。”

殷元覺得他好像興致並不是很高,畢竟自從長孫皇後去世之後,他的性情確實變化很大。他李承乾的性格,大概最好的一點也就是比較仁愛了,除此之外,實在沒什麽好說的。要不是看在長孫皇後的麵子上,殷元是絕對不理會他的。

兩人走到了施工的地方一看,依舊是熱火朝天。一群粗人在一起,那就可以縱情高歌或者是高聲呼喊起提勁的號子了。

朝廷或有官員路過,有人真的被感染,有人作態,在那裏說一些振聾發聵的話,好像他已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一般。卻不像有些真正有心的人,哪怕去路上踩一踩呢,也能讓路麵更結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