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一人滅一國
老翁大概是沒想到李治居然能說出這麽一堆道理來,而且說的自己無從反駁。好像,還真的就是這麽一回道理,盡管他自然不會覺得自己被說的啞口無言是一件很舒暢的事情。
老翁詫異道:“你是誰家的孩子,竟然信口雌黃。需知人之幼年不可鋒芒畢露,仔細些韜光養晦比較好。再者,這世上有價無市的東西未必有多珍貴,但是君子以玉喻德,這確實不假的。”
李治被他說的來了興致,於是昂著頭道:“你要不要這麽好玩,以前聽有人說過,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沒想到時至今日,竟也有人學的有模有樣。”
老翁驚為天人道:“你,老師是哪一位?”
李治很自得的笑道:“家師文采風流數第一,躍馬揚槊撼匈奴,百代千驕皆過客,唯念我師殷懷素。”說完,很是自豪的豎著大拇指,看起來就像是他自己取得了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一樣。
老翁看著李治道:“這段話,是誰教你的?”
李治道:“難道,我現編的就不行了麽。僅僅是充做風流不歸客,才能留文於千古不成?”
老翁看著金句頻出的李治道:“你這孩子,好厲害一張嘴。但是,你為什麽要說是風流不歸客,難道讀書的才子除了風流一無所長,還不歸客,你對讀書人這麽大的意見,你還讀著書?”
李治笑道:“風流不歸客,何以見得就是一種貶低呢!書生文人,不非議別人就不錯了,別人還敢有什麽意見。恕我直言,自己風流最好不要踩著別人的腦袋,別人要是有點什麽為國為民之舉,到頭來隻見到別人的名利,從來不見別人的好處。文采風流,夠給世人吃幾頓飯呢,隻能是吃飽之後消遣一下罷了。所以,某些人,就是吃著別人的飯罵別人,要是真能教化別人也就罷了,如果不能,趁早去種地,好歹還是個有用之身。”
那老翁麵色難堪,似乎實難想象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子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
老翁看起來長得也很奇怪,因為他看起來就像是個胡人,大唐有胡人並不奇怪,而且在大唐人的眼裏,胡人好像都長得一個樣子。又或者有一些混血的人,那也是很正常的。
老翁突然站了起來,看著李治道:“這殷懷素我知道,可我真不知道他還有你這樣一個年紀輕輕卻如此有見識的學生。我不常在長安,看來是不認識長安的少年英才了。”
李治被嚇了一跳,因為這老翁雖然身形已經佝僂,但是特別的高大,如果不是有一些消瘦,他看起來可能會是一條很了不起的好漢。
一身黑衣,看起來迎風飄揚,一縷花白的頭發被風吹起,看得出來他又一部很漂亮的胡子。
李治看著他的麵孔,有點害怕的退了兩步,然後不管老翁在後麵問話,自己先跑了。而且,他還威脅對方道:“我老師天下無敵,你一定不是他的對手,乖乖把帽子拿過來。”
那老翁笑道:“帽子就在這裏,何不過來拿?”
李治邊跑邊道:“有種的你就送過來,讓你看看天下第一好漢的本事。”
老翁笑眯眯的,但是李治卻感到很害怕,趕緊往殷元那裏跑去。
殷元抬頭看了看李治道:“雉奴,你跑什麽?”
也許是殷元喊的聲音比較大,所以那老翁聽見了,即將抓住李治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看著李治道:“你,是晉王?”
李治見對方停下來了,很得意的回頭道:“怎麽樣,怕了吧?”
殷元看了看那老翁道:“閣下,何故追趕我這弟子?”
那老翁笑道:“本來也沒什麽事,隻是和小孩子玩耍罷了,你這個弟子,可真是天資聰穎啊!大唐才俊,我想大概就是這樣了。”
殷元看著對方,站了起來,有些驚訝道:“你是,胡人,該不會是昭武九姓吧?”
那老翁看著殷元笑道:“哈哈,你可真是個聰明人,能認出昭武九姓的人,那也實屬不易。剛才我聽說,你是大唐最了不起的人,看來不僅僅是自己弟子的吹噓啊!”
殷元笑道:“我的弟子,平日裏的確是比較愛吹噓。我這個人,大本事沒有,就會哄小孩子玩。”
老翁道:“你倒是個寵辱不驚之人,那你再猜一猜,既然我是昭武九姓的人,那我到底是誰,或者姓什麽?”
殷元看著他道:“昭武九姓,我知道又一個安元壽,當年是秦王府的人,渭水之盟的時候,他是跟隨當今陛下的衛士。但是,這依然難以讓人忘記,他的父親是一位以一己之力滅一國的大英雄,榮國公安興貴。”
老翁一愣道:“你果真從來沒見過老夫?”
殷元笑道:“您已經很多年沒有飯過京城了吧,就算是到了,我也未必會恰逢其會。而且,我少年之時,恐怕已經記不住見過那些長輩了。”
老翁笑道:“不愧是文采風流數第一,躍馬揚槊撼匈奴,百代千驕皆過客,唯念我師殷懷素。我看,晉王對閣下的評價,果真是一點都不為過呀!”
殷元無奈道:“晉王年幼,得罪之處,還請榮國公海涵。”
李治這會也明白了,這家夥自己就是個匈奴後裔,自己卻剛才在那裏大言不慚的說什麽要滅匈奴,現在想想真是丟人啊!
安興貴笑道:“哪裏哪裏,但是在下,本不該和晉王開這個玩笑的,實在是該死,以下犯上了。”說著,立刻向李治行禮。
殷元看了看李治,李治趕緊還禮道:“榮國公不必介懷,不知者不怪,況且,我也多有得罪。”
安興貴看著李治道:“晉王竟然已經這麽大了,看來我們這些人果真是老了,老了啊!”
殷元笑道:“誰敢說榮國公老了,那大概是從來沒見過什麽叫年輕,英雄是什麽氣概。不然,他也該知道,英雄本就是不老的。”
安興貴笑道:“鄖國公,我和以前鄖節公也是熟識的,他是個文武雙全的人啊!”
說起來,殷開山和安興貴,好像都是出身很不錯的人。但是不一樣的是,殷開山是漢人,曆代仕宦,而安興貴,屬於昭武九姓,涼州豪族,流寓長安,經曆卻大有不同。
細看起來,他的確是個地道的粟特人,隻是看起來年紀大了,還做漢人裝束,一口漢人的話說得實在是有點太好了,李治當然會不察覺。
殷元笑道:“斯人已逝,後輩不敢忘其誌,自當勉勵。”
安興貴點頭道:“殷懷素的大名早聽說過了,而且我還知道,你總是很向往西域,所以每年都會有好幾次商隊出去到西域。大唐,如今還能走西域的,並不多了。”
殷笑元道:“哈哈,這也是在下的另一個誌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