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六百六十六章 武媚娘

中秋日的宴席果真是在一片果香之中的,殷元在結束之後,被李治留在了宮裏,然後自己跑去給殷元找禮物了。估計是一個吃的或者是小東西,但是已難能可貴了。

殷元在等待李治,看著一旁種著的幾顆石榴樹,走了過去,摘了一片葉子拿在手裏。

旁邊來來回回的宮娥或有好奇的往殷元這裏看,但是也有一些大膽的宮娥敢衝著殷元笑,而且還敢向旁邊的通報分享自己的歡樂。

殷元無意撩撥她們中任何人的芳心,但是宮闈深深,鎖住了無數的動人春色,難免有些時候,春色會關不住。

殷元笑了笑之後,繼續看著手裏的樹葉。

突然,有個女子走了過來道:“鄖國公,陛下喚你。”

殷元抬起頭來,愣了一下道:“武媚娘?”

對方吃驚的看著殷元道:“請鄖國公自重,我是陛下親封的才人。”

殷元笑道:“哦,武才人真是貴人多忘事,竟然這麽快就忘了,我們曾經也是在長安大街上相識的朋友。”

武媚娘笑道:“但是鄖國公好像不僅是記性不錯,而且耳朵也四通八達。畢竟,我可不叫這個名字,隻是姐妹們這麽叫罷了!”

武媚娘這個名字,幾乎沒有人這麽叫,因為李世民賜她號“武媚”,所以,很少有人在後麵加上一個娘字,因為那算是一種昵稱了。

殷元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於是道:“哦,看來那真的是我唐突了,武才人與某初相識的時候,就該知道在下乃天下最不循規蹈矩之人。怎麽到了今日,反而連這麽點小事,都要覺得奇怪了呢!”

武媚娘笑道:“哦,我竟然能夠與鄖國公相知,該當讓別人也知道知道,正好讓人家也高看我一眼。”

殷元笑道:“你也別陰陽怪氣的了,說出去又怎麽樣呢,在我殷某人的麻煩事裏麵,這隻不過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罷了。”

武媚娘不得不說,殷元說的一點毛病都沒有,畢竟殷元的麻煩一大堆,這點事又算得了什麽呢!說白了,在這座宮殿和整個大唐,她並不是什麽重要的角色。

殷元將石榴樹的葉子彎下腰放在了地上,捏了兩下,做成個箭頭的形狀,然後道:“請武才人帶路。”

武媚娘看了看地上的樹葉道:“你在幹什麽?”

殷元道:“當然是給那個可能會回來找我的人留下一個記號。”

武媚娘笑道:“這隻是一片落葉,一陣風就能吹走。就算是不會被風吹走,這裏人來人往的,隻怕也保不住啊!”

殷元笑道:“首先今天的風並不大,甚至可以說沒有風,所以應該不會被風吹走。其次,今天宮裏舉行了盛大的宴會,所以不是吃完不想動的就是去禦花園散步的,最不濟就是忙的沒工夫的人,沒工夫的人自然不會繞到這裏來。而這裏,明顯是剛剛澆過水,枝葉剪的也很不錯,甚至,這棵樹有一些病,已經有人來處理過了,大唐處理這種毛病的辦法簡單而一致,所以那位匠人,也是不會回來的。這樣一來,這片樹葉躺在這裏北驚動的可能性就已經很小了。”

從來沒有人會把這麽一件事說得這麽複雜,武媚娘雖然自認為和殷元見過且算的上是了解,但是今天卻發現,好像殷元好像已經和傳言沒什麽分別了。可是她一直以為,她了解的殷元,是一個和別人印象裏的人很不一樣的人。

武媚娘沉默了下來,帶著殷元繼續往前走。

走著走著,殷元好奇道:“這,失去立政殿?”

武媚娘點頭道:“對,陛下要在立政殿見你。立政殿,應該是對你來說,也很特別的地方吧!”

殷元點頭道:“如果大唐的女子都做不了像平陽昭公主那樣的人,就應該以文德皇後為榜樣。隻可惜,很少有人懂得這個道理。人,得到什麽就得失去一些別的。選擇了安逸的待在宅子裏,不是生產,如何能夠和天下男子分庭抗禮,憑借姿色,總歸會被人看不起的,你說呢?”

武媚娘回頭,重重的看了一眼殷元道:“哦,你這麽認為?”

殷元道:“你當然也可以認為,天賦的一切皆是晉身之資,可是最終天下自有公論,曆史自有評議。”

武媚娘好奇道:“你為什麽要對我說這些?”

殷元笑而不語,看著遠處漸漸出現的立政殿大門道:“你會明白的,何必要我點破呢!有今天的話,就當是為了當年長安街上的緣分,日後也算是無愧於心了。”

武媚娘總覺得殷元的話沒說完,也許還有什麽很重要的內容,但是此刻想讓殷元說出來,那就太難了。

進了立政殿,李世民正在那裏看著一堆書稿,看起來特別的認真,而且還流露著一種懷念的情感。

李世民頭也不抬道:“來了?”

殷元道:“陛下,臣不敢打擾。”

李世民站起來道:“懷素,你看立政殿有什麽變化?”

殷元瞬間想起了李世民和魏征的一件事。就是在長孫皇後去世之後,李世民經常站在宮裏的層觀之上,眺望著昭陵,甚至還讓群臣一起悼念。又一次,他問魏征看清楚了沒有,魏征裝作沒看見,等李世民點名之後,魏征就說“我以為陛下望見的是獻陵,沒想到是昭陵”。

當然了,殷元並不是一個頭很鐵的人。他不想學魏征,也學不了魏征。畢竟魏征隻是個外臣,可是他殷元卻是天子的女婿。這個時候,要是說人家李世民不孝,那你做女婿的孝順麽!難道,君臣兩個就在這裏爭一爭誰更不孝麽?

殷元道:“臣以前來立政殿,總覺得溫暖如春,不論是何季節都是如此。便是在宮中行走,也總覺得此處最讓人神清氣爽。但是,現在臣卻覺得,立政殿如泰山壓在心口,使人胸悶氣結,但不知何故?”

李世民動情的歎了一口氣道:“不隻是你,朕也有這種感覺。自皇後去後,朕常常思慕立政殿,但是一旦靠近,不由得悲從心起啊!大唐,四海升平不遠矣,可今日過明日,她終究是看不見了。”

殷元道:“陛下,臣卻覺得,她老人家一定以魂化萬古不滅之恒星,永照大唐萬裏河山。所以,臣渴望,陛下帶著臣等,開創萬古未有之盛世,以慰她老人家英靈。臣,自當以此為激勵,雖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殷元忍不住替自己點讚,然後讓魏征也來看看,同樣的話該怎麽說才能兩全其美,頭鐵的結果一定是不痛快的。

李世民十分讚同的點頭道:“朕,也當以此為勉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