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七百一十八章 以吹噓為主題的夜宴

李治不知道從哪也給自己搞了一匹還不錯的白馬,衣服穿的很厚,看得出來還是離京的時候殷元送的。一年的時間,他好像又有點瘦了。像他這樣的人,隻要有伸展拳腳的機會,就一定會全力以赴。

殷元對於他能不能繼承皇位,總是有一種很複雜的思緒在裏麵,說不清楚,所以有時候也就不太敢想了。

李治看到了馬車旁邊的殷元,從馬上跳下來奔行而至,張開雙臂,殷元還真怕他過於熱情,摟摟抱抱的實在不好。趕緊上前去,一把握住李恪的雙手道:“可算是回來了,這山高路遠的,來回一趟真不容易啊!”

李恪無不感慨道:“是啊,真不容易,不過好在現在,我還是回來了。一別多時,我可是想煞你了呀!”

殷元看了看旁邊人的眼神,趕緊放開他道:“行了,可以了,也就是半年光景,你這中途又不是沒回來過,裝什麽蒜啊!”

李恪去年離京至今,和殷元的書信也沒斷過,要說真有什麽要寒暄的,恐怕也都是家長裏短了。

殷元接了李恪,李恪要進宮去的,所以自然不能陪著。可是,誰知道李世民又一道命令,連殷元一塊給召進宮去了。

李恪便與殷元從吳王府出發,考慮到即使是宮裏要開飯可能也比較晚,所以讓晨初給他們煮了點雞蛋,吃著雞蛋就溜進了宮。

進了宮之後他們才發現,宮裏今天儼然是一個小型的宮廷聚會,反正老李家一家子幾乎是都到了,包括李世民的女婿。也難怪殷元被招進來了,要是他回了家,說不得還得從家裏趕來。就是蘭陵公主比較麵,別人都有駙馬陪著,就她一個人進宮了。

李世民還沒來,李恪卻已經看到了自己的母親楊妃。她好像知道宴會之前是沒機會和兒子獨處了,所以來的比較早。再加上不爭氣的李愔,這母子三個人,但真的是團聚了。

說起李愔,這家夥還算是比較聽話,最近很低調,李世民也就是罰了點俸祿,給了他一個狠狠地教訓,這個教訓就是,口頭上說要是再犯錯誤就削他的爵位。可能有人覺得這可能是嚇唬,但是殷元看來,這是李世民礙於李恪立可大功的麵子上暫時給他記了賬了。

母子三人在那裏說話,殷元就沒好意思打擾,去蘭陵公主那裏說了幾句話,又看見了長樂公主,不過兩人就是打了個招呼罷了。

殷元突然又被楊妃叫了過去,剛行了禮,楊妃居然給他還了禮。

殷元嚇了一跳道:“這,我可受不起啊!”

楊妃道:“不,懷素你受得起。我這兩個兒子我是知道的,一個心高氣傲,一個性情頑劣。如今,恪兒能夠成敗,這不成器的李愔也能保全,全靠你了。我真不知該怎麽感謝你,平日裏又多受你恩惠,實在是汗顏啊!”

殷元道:“人生在世,知己難求啊!我與吳王一見如故,性情相向,可謂是難得中的難得。他本來就很有才華,我隻是拋磚引玉罷了。至於您這裏,朋友不在,代為孝敬也是應該的。”

李恪坐在那裏道:“母妃不必跟他客氣,都是自家兄弟,何必計較這個。”

楊妃瞪了他一眼道:“你也就是碰上了懷素,不然的話,你也還是以前的樣子。”

不是說李恪以前的樣子不好,可是比現在差太多了,楊妃以前為李恪擔心了很多,現在卻已經能夠放心了。不過李愔,還是個頑劣成性的家夥。現在李恪回來了,應該也能管束他一段時間。

正說著,李世民就來了,還帶著李治和李明達,還有衡山公主。這位衡山公主,是李明達的妹妹,年紀還小,隻有五歲。這個公主,貞觀八年才出生,所以殷元和她並沒有太多的交集,隻是長孫皇後在的時候,殷元去的時候能看到她跟在李明達的後麵亂跑。

殷元因為衡山公主也是鬧過笑話的,因為他以前管李明達叫做小公主,而且這衡山公主剛出生,大多數時候都在乳母那裏,殷元沒有機會見著。所以,後來被人家嘲笑了一下,從此改口了。

衡山公主這個封號,很是尊貴,因為大唐從來不會用名山大川作為封號,可是被她打破了這個規矩。同樣,李明達的封號是晉陽,晉陽可是龍興之地,不是別的封號能比得上的。關於李治這個晉王的封號,同樣能夠體現出李世民的恩寵來。雖然說李世民現在是從來沒考慮過李治做以後的天下之主,但是給兒子一生的富貴,這卻是他很重視的事情。

李明達這個丫頭,從小不僅聰慧,性格也不差,尤其是對於從小一起長大的李治還有兩個親哥哥,相當的愛護。而且,她還做過和長孫皇後一樣的事情,在大臣和李世民之間平衡。

也就是因為看到了衡山公主,所以殷元想了很多事情。不由得為李明達捏一把汗,可到底她身體有什麽問題呢,體弱多病,多年都治不好麽!殷元覺得,他應該把這丫頭帶給孫思邈去,讓他好好的治一治。這樣一個丫頭,值得救一救的。

雖然說殷元有這個好意,可有時候人勝不了老天爺,雖然殷元也算是盡心盡力了,長孫皇後還是英年早逝。

關鍵人物似乎都是最後入場,李世民這個入場,可以說是霸氣十足啊!

李世民的宴會開場白,是對於李恪的一段嘉獎,說是什麽不辭勞苦,為國為君,體恤自己的父親,立下了不世之功什麽的。

這話殷元聽著酸,因為人誇自己的兒子,基本上也可以算作是自賣自誇了。當然了,酸的人不止殷元,還有別人,但是那種酸,純屬嫉妒。

作為今天接風宴的主角,李恪自然是一番客氣,說什麽全仰仗皇帝的威儀,大唐國運當興,臣子若有什麽成就,也是君父教導的好。順便,他還一嘴拐提到了大唐今年的好幾件大事,順便碰了一下太子,吹了一下魏王正在編纂的《括地誌》,然後提到侯君集對高昌用兵,直言大唐兵鋒所指,敵虜頃刻土崩瓦解。

殷元對於他們這種吹噓的情況已經耐受力很強了,隻要別吹的太肉麻,他還是能坐得住的。

李恪吹完之後也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不知道為啥,現在越來越吹不下去牛了,有時候對於這種吹牛的話,覺得肉麻的緊。他也是個很務實的人,吃得好終究不如做得好。

李世民吩咐開席了,皇家終究是闊氣。以前的時候廚子不行,現在殷元覺得,這皇宮裏,還是水平不錯,而且食材也不錯。

所以,滿座的吃相,大概他的最讓廚子高興了,別人都比他斯文。旁邊坐了個倒黴催的柴令武,殷元不夠的時候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吃他的。但是,下首今天做了個程處亮,這家夥吃相僅次於殷元,護食護的比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