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找向導
李恪覺得,如果自己真的是個斤斤計較的人,應該已經被殷元氣死了很多回了吧!至少,殷元說話的時候這種毫不加掩飾的習慣,就已經足夠讓很多人氣不順了。
李恪點頭道:“好,殷大聖人,你的道理已經講明白了,該說做法的時候已經到了。”
殷元道:“其實,也未必有什麽道理,而且本來就沒有道理可講,更沒有策略可談。大概人世間最好的事情就是隨心所欲了,可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麽可以用麽計謀,我隻想告訴你,人心經不住失望。所以,給不起的東西,千萬不要輕易的許諾。”
李恪一愣,看了看殷元道:“這就是你的秘密嗎?”
殷元搖頭道:“並不是,這隻能是我充滿了血淚的經驗之談。”
李恪點頭道:“我聽出來了,這充滿了血淚的經驗之談,一定彌足珍貴。”
殷元點了點頭,很欣慰道:“你能明白就好,就怕你這樣的人,本來就膽子不小,再加上年輕,所以也不怕什麽說出去的話無法兌現,也不相信自己會有什麽克服不了的困難,那也是一件同樣很麻煩的事情。”
李恪笑道:“我看你是多慮了,我畢竟有你這樣的朋友,時時刻刻都能夠告訴我我到底有多差勁。”
殷元笑道:“知道就好,我這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誠實到了極點,所以這張嘴總是會惹禍。”
在李恪拜訪殷元的第二天,殷元就在芳草園裏看到了晨初。她好像不怕打擾正在忙碌的芳桃,嘴裏不停的說話,手裏也不停的往嘴裏送瓜子吃。
殷元走過去之後,芳桃攔住他道:“來了就好,你們怎麽惹了這位妹妹了,今天一來就各種說吳王,說你。我快招架不住了,你來吧?”
殷元點了點頭道:“放心好了,一個小丫頭她能怎麽著,看我對付她。”
從外李恪家裏見到這個古怪的丫頭到現在已經好幾年了,殷元看見她從一個小丫頭長到現在,所以自然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
殷元走過去笑道:“小丫頭,你來找我的吧?”
晨初看了看殷元道:“還好,看來你的記性還是可以的,而且還有幾分良知。我以為,以你鄖國公的為人,非得推得幹幹淨淨才是。”
殷元道:“你看你,認識這麽多年了,你還是不了解我啊!其實,我是一個待人很坦誠的人,就算有時候嘴上說出去的話傷了別人,那你也要記住,那不過是無意的舉動罷了。”
晨初道:“所以,你給王爺出的主意,你是決計不認了?”
殷元道:“我認不認的,那得看我到底給你家的王爺出了什麽主意。別以為你長大了就可以誆騙我,我還沒傻,離老糊塗也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晨初冷笑道:“哦,看來你鄖國公確實是聰明得很啊。那我倒是想問問天底下第一的聰明人,到底是誰給我家王爺出的主意,讓我家王爺突然要納妾了?”
殷元敲了敲桌子,看著晨初道:“你這麽說話我是很不喜歡的,他要納妾當然有可能是我的餿主意,可是你得說清楚,到底他要納誰,我才好確定,到底這餿主意是在我這裏餿的,還是你家王爺自己本來就餿?”
晨初手裏抓起一把幹果扔過來,殷元趕緊用袖子擋了一下,然後從桌上拿起一個她剛才扔過來的杏脯道:“你看你,你到底是惱羞成怒了呀,還是我那句話又說的不對了?我這個人,對朋友還算是可以的,但是前提是朋友也得對我坦誠。你這麽遮遮掩掩的,朋友該怎麽做?”
晨初惱怒道:“你不承認就算了,反正我是知道你是什麽人的。隻要是我家王爺幹過的糊塗事,都有你的份。”
殷元有點無奈道:“你這麽說,我又有意見了。”
晨初道:“你有意見,那也是虛張聲勢。昨天王爺跟你在一起,你還要跟我在這裏裝嗎?”
殷元道:“那你到底幾個意思,說清楚了。”
晨初有點臉紅,毫不講道理的道:“我不管,我要住在芳草園,我不回去了。”
一旁的芳桃也是吃了一驚,看著晨初道:“妹妹,你留在這裏幹嘛呀?”
殷元道:“沒事,讓她留下,有什麽事我擔著。反正,不是吳王吃不下去飯來找廚子,就是廚子擔心吳王吃不下去飯自己跑回去,你放心,上不了天。”
芳桃點了點頭,看了看晨初道:“也好,那你就住幾天吧。我看,吳王會比較著急。”
殷元看了看氣的咬牙的晨初,心裏感到很有意思。
這個事情也很好理解,這晨初也不是來找殷元的麻煩的,隻不過,李恪這個家夥應該是比較實在,把人家給嚇得不輕,所以晨初才跑過來躲幾天罷了。畢竟人家還是個年輕的女孩子,臉皮自然是薄,需要點時間去準備不是。
可是,這種女兒家的心思,本來是比較隱秘的。要是當場被人拆穿,那這個事情,不管怎麽說都是有點尷尬的。
大唐和高昌之間的戰事已經拉開序幕,侯君集和契苾何力、薛萬鈞在年前就率軍出發了,但是至今仍然沒有戰果。因為,他們要通過茫茫的戈壁才能夠到達他們的目的地,所以這一場戰爭,在高昌國王的心目中,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威脅。
唐人從來不缺效死力的將士,也不缺計謀百出的將軍。至少,這次出征的三個人,殷元認為他們都是很厲害的了。就算是和侯君集一直有矛盾,但是殷元不得不承認,侯君集的時代,就是這幾年了。他的功業,即將達到頂峰。
殷元沒有去打這場仗,說遺憾也不遺憾,畢竟他就算是去了,不過是多殺一些人罷了,他要是不去,此戰一樣必勝。
這場戰爭的發動,很容易的解釋了國貿所沒有一文錢輸送至國庫或充當宮裏內孥的原因。
李世民算是一個很賢明的君王了,他也很舍得自己的錢財。國貿所的家底,就是方麵大明宮的爛攤子,殷元拿著這筆錢離開的時候,大家都很清楚,賣掉的事皇家的大明宮,如果能夠賺到錢當然也是皇家的錢。可是,李世民最後還是選擇把錢捐出去,少花一些國庫的錢,把更多的錢花在百姓的身上。
一代明君李世民當然不會忘記,這場戰爭的背後,殷元居功至偉。因為,沒有直接參戰甚至沒有進行任何輔助工作的殷元,早在幾年前就為這場戰爭,準備好了花費。可以說,這也是無意間立功了。
過了幾天,李世民終於反應過來了一件事,那就是殷元,好像對於西域諸國很了解,而且他的商隊,到達的地方似乎比大唐的使節還要遠。於是,他自然會伸手,向殷元要向導了。
殷元沒什麽辦法,最後隻能把彭籍這家夥叫了回來,然後讓他馬上趕過去。畢竟,這彭籍辦事,終歸是比別人牢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