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八百四十一章 血腥草原

大唐對於這種異族的奴才,大概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用的順手了,所以後來終成了禍害。這種使喚異族奴才的行為,可以看作是曆史上的雇傭兵。

殷元知道,和阿史那思摩這樣的人,永遠都沒辦法真正的做到一條心。而且,這家夥作戰,明顯也和自己的風格有點不太一樣。不過,怕死這方麵,他還是有的。

李勣的大軍越過了長城,糧草輜重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從剛開始準備的時候,李世民以幫助阿史那思摩為由,運送了很多糧草越過長城,如今行軍就少了很多麻煩,直接人馬過來,帶上兵器準備幹仗就行了。

事實上,夷男還真是糊裏糊塗的,被殷元和李勣給坑的有點狠。

殷元帶的人都是騎兵,迅速的迎接了夷男的大軍,三千騎兵押後,三千神機營在前麵架起陣勢。結果,敵人看唐軍還沒到弓箭射程範圍,結果殷元的火槍響了。

像是竹筒炒豆子一樣,火槍的聲音根本就沒個停歇的時候,三千支火器,輪番上陣,那聲音就已經能把沒見過這個場麵的薛延陀軍隊嚇得夠嗆了。

前鋒被阻,薛延陀自然會認真對待,騎兵野戰起來太可怕,殷元沒心情跟他們耗時間,於是直接火器開路,騎兵衝了過去,本來就七零八散的前鋒瞬間被三千騎兵消滅殆盡。

薛延陀本來以為,他們可以輕鬆的占領定襄,然後在長城那裏一舉擊破,進入中原發大財,結果這裏出現了一支神兵是怎麽回事,根本解釋不了啊。

殷元占了個居高臨下的位置,架起大炮來,朝著人群最密集的地方開始炮轟。而這個時候,暴怒的薛延陀人還想滅了這支人數不多的軍隊,但是很快就發現後麵被人咬了一口,是阿史那思摩幹的。現在,撤退都快改稱突圍了。

這次不算完,李勣的大部隊出現了,他並沒有比殷元晚,隻是他沒有動手,他在等殷元動手的時候,趁機形成合圍。

人數上來說,合圍的話唐軍人數明顯不太夠,但是痛打落水狗這種事情,應該算是順風仗。

李勣用兵還是沒有必要懷疑的,一開戰就緩解了殷元的壓力,殷元留下炮火和防衛,直接帶著騎兵衝了下去,來回衝殺。這對於普通士兵和下級軍官屬於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這會如果按兵不動,那就有點不仗義了。

於是,殷元又帶著兵馬收割了一些人頭回來。

毫無花哨,一見麵就是決戰,而且是野戰。在這樣的戰爭中,漢人和草原上的人比起來有天然的劣勢。但是,今天殷元和李勣扭轉了這個局麵。

得益於殷元多年前對軍械的改造,李勣的步兵也很恐怖,他們的箭就像是下雨一樣,又快又密,突厥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已經倒下的不計其數。

很快,突厥主力突圍了出去,殷元率先追了上去,草原上的血腥味,到了最濃的時候。

薛仁貴帶領騎兵,殷元帶領神機營,一直追趕敵人的主力。

神機營的作戰風格是,騎馬追趕,追上了下馬放槍,勢不可擋。當然了,殷元這些人不是扔了火器就不會打仗的人,他們還有輕便的弩和馬刀用來收割人命。

殷元和薛仁貴在追,李勣也在追。而且殷元和薛仁貴根本不管潰軍,隻管衝殺,後麵的事情全部交給李勣。

殷元和薛仁貴追到了諾真水一帶,一戰之下,擒了夷男的兒子,大度設,而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是孤軍深入了。但是就在這時候,另外一路兵馬先李勣一步到來,就是去聯合了張儉的騎兵、契丹、奚的兵馬趕來的李大亮。

李大亮可以說是非常鬱悶了,按照殷元和李世民的計策,其實他應該此時正在和大度設的大部隊交戰。但是誰知道這兩個年輕人不要命的追,結果嚇得大度設潰不成軍,隻帶領著精銳在前麵跑,而且還被生擒了。所以,李大亮倒是一路上像是在草原上打獵一樣,東邊來一下、西邊來一下,打了一輩子仗,就沒打過這種打掃戰場的仗。

所以,李大亮見到殷元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敢給大家留點機會嗎?

殷元指著身後幾千兒郎道:“沒辦法,狼追羊的時候,眼睛裏隻有羊。”

李大亮道:“你可是夠狠的,你是從薛延陀的大軍裏麵硬生生的豁開一道口子殺了過來。而且,別人突襲必定是人馬不多,可是你卻帶了整整六千人。”

殷元苦笑道:“現在,已經沒有那麽多了。”

有戰爭就會死人的,這很正常,能打成這個樣子,殷元能夠對任何人交代。

於是,殷元的主力和李大亮合在了一起,開始在草原上殺人、俘虜。

結果,李大亮見到李勣的時候更是吃驚,因為李勣見了人紮堆就用大炮轟,轟散了之後就讓步兵上去屠殺。這麽一路過來,草原都快染紅了。

這時候草原上很冷,大家沒心思多待,馬上會定襄去過冬了。

關於這一戰的由頭,是兩個國家地盤的摩擦。因為李世民把東突厥安置在了白道川,所以夷男才會感到害怕,所以要打仗。後世有人說,這件事是李世民和阿史那思摩的密謀,故意引誘對方前來。

但是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殷元真的把薛延陀打怕了,六千人像狼一樣在後麵追,弓箭射不到人家卻能放火槍,而且人家追的還很快。左武衛,終於在經曆了多年的秣兵曆馬之後,大放異彩。雖然編製已經改的亂七八糟,但是左武衛的人還是左武衛的人。

牛進達和蘇定方兩個倒黴蛋為這場戰爭輸出了最精銳的軍隊,但是功勞好像沒他們什麽事。這也就是殷元參與了進去,不然的話,恐怕他們倆做夢都覺得虧本的不行。

李震這還是第一次正兒八經的麵對這樣的場麵。雖然平時和殷元、薛仁貴之流吹牛的時候沒覺得自己有多差,可是上了戰場才發現,自己和他們的差距實在是有點太大了。

殷元指揮戰事冷靜沉穩,奇正想合。他慣用奇兵,但是明顯他比跟多冒險的人更加穩重。而且,他的打法,更是聞所未聞。

殷元麵對敵人已經是潰逃之軍的時候,融合了遊擊戰術,後麵幾乎已經把大度設的部隊,搞成了神經失常了。這樣的戰術,兼備攻心。

要說是平時耍小聰明什麽的也就算了,李震沒必要太佩服,可是打起仗來殷元表現出的智慧令人感到汗顏。所以,這也就能夠解釋殷元為何一直平步青雲,一直保持著與眾不同的地位。

關於李震出征這件事,也是讓李勣操碎了心,要不是自家女婿在的話,他恐怕還真不敢讓李震去冒險。不過好在這一次超乎想象的順利,李震也算是撈到了軍功,不再是隻靠自己的子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