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八百八十八章 育兒

聽完李治的說法,武媚娘深以為然,因為很多時候這正是殷元的做事風格。當年對付士族的時候,猶如春風化雨,一點也不鋒芒畢露。明明是生死存亡的事情,士族卻麻痹大意,被殷元搞得書香滿天下,甚至士族為了競爭,自己都開始主動普及書籍和教育,希望能夠取得主動。可是實際上,這場戰爭的目的殷元已經達到了,誰占據主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士族,已經沒辦法高高在上了。

回想起來,殷元類似的手段用了不止一次,這個人最擅長積蓄力量,在最後發起猛然一擊。如果自己和殷元為敵,無疑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為現在殷元就已經把她伸出去的手,給一隻一隻的,剁得差不多了。

大唐的朝廷,居然出現了三股力量互相製衡的局麵,一時間穩固的無法拆解。在這種情況下,大唐的經濟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

殷元的大女兒殷夢和她的弟弟,蘭陵公主所生的殷珣兩個人去了一趟李恪那裏,回來之後對於李恪那裏表達了很深的迷戀。當然了,無法排除李恪給慣的臭毛病。比如,殷元發現殷珣這家夥以前的時候吃飯不挑嘴,現在品味上升的速度很快呀!

殷珣吃飯的時候,因為殷元晚上有吃點清湯麵的習慣,自己也吃了麵。但是他明顯是覺得不太過癮,因為他確實是正在長身體的時候,愛吃肉。

於是,殷珣挑著碗裏的麵條,噘著嘴向一旁的蘭陵公主道:“這個麵一點味道都沒有,家裏又不是窮的吃不起葷腥,怎麽晚飯就隻有這個。”

蘭陵公主道:“讓你吃一頓粗茶淡飯怎麽了,你嫌難吃的話,那你多吃點鹹菜。”

殷珣放下筷子道:“鹹菜吃多了不好,再者,這個麵做得太難吃了。你這個澆頭就不行,湯也差勁。這碗麵,可以說是毫無營養,吃了晚上根本就餓得睡不著覺。”

殷元抬起頭道:“那你想吃點啥?”

殷珣想了一下道:“我已經很久沒有吃過,父親做的魚了。”

殷元筷子一放,站起來道:“反了天了你,你老子在外麵整天累死累活的,你竟然嫌棄老子的飯難吃。我該把你扔出去,看你還敢不敢嫌棄。”

蘭陵公主嚇了一跳,但是也沒幹涉殷元管孩子。

於是,殷元按著殷珣就是一頓打,完全是壓倒性的優勢,他完全沒有反抗的機會。

打完之後,蘭陵公主道:“你這就是伺機爆發,一碗麵的事,還至於讓你打人?”

殷元道:“一碗麵是不至於,但是我現在發現這家夥很快就要變成個二世祖了。長安誰家比咱家有錢,又有幾個比他更敢惹禍的。長此以往,他必成長安的禍害。”

蘭陵公主冷笑道:“雖然你是小時候挺規矩的,但是正當年少那幾年和程處默他們惹禍還少嘛!你可別忘了,你可是被先皇沒少打板子的人。”

殷元笑道:“不錯,但是我有兒子,為什麽不能打。”

蘭陵公主氣的不輕,殷元卻在那邊很響亮的喝湯,感覺滋味很美妙似的。

殷元現在孩子是挺多的,為了管理孩子,他也是很花費心思了,所以經常請一些名流人士來充當家教。他自己吧,確實是文化有限,但是孩子必須文采斐然,至於學武的事情,慢慢來,萬一誰要是有天賦也可以傳下去。但是,他可沒想讓兒子跟自己一樣,十幾歲還沒成人的時候就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跟人去打仗。盡管,他總是喜歡把孩子扔到軍營裏麵接受一下教育。

殷元無疑在寵孩子當年,狠狠地寵愛了第一個孩子,那可是當年捧到天上去的娃。

方鯉給殷元生了兩個兒子,芳桃生了一個兒子兩個女兒,蘭陵公主這裏還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李姝生了一兒一女。大大小小的一堆孩子,有時候殷元看著感到特別的幸福,苦於沒時間陪伴。

殷元也是變臉大法練的很好的人了,通常看到女兒的時候喜笑顏開,看見兒子就能立馬垮著臉。這種事情,大家慢慢的也就習慣了,總以為殷元不喜歡兒子。所以,方鯉總是因為兒子的事情生氣。以她的性格,雖然沒有高棠那麽魯莽,但是也可以了,所以有時候一生氣,直接就回娘家。她回娘家挺方便,隻要出了城到了墨家,就等於回娘家了。

高棠這裏有點不太好,她自從嫁給殷元就想生個一兒半女的,但是一直未能如願。所以漸漸的,她的怨念就比較重了,搞得殷元越來越害怕她。

這年頭三妻四妾的男人哪個不是一堆後代呢,所以要分出個嫡庶來。但是在殷元這裏,兄弟姐妹之間誰要是不團結,一定會被狠狠地責罰一頓。久而久之,殷珣這樣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也沒有什麽高人一等心思了。

平時殷元都是很忙的,但是要趕上天陰下雨、過節什麽的,殷元就有時間**他們了。王小蕙本著帶自己家孩子也是帶,多帶點也是帶的念頭,勇敢的接過了平時管理孩子教育的重任。於是,她成功的完成了女強人到女教師的轉變,每天都被一堆孩子纏著。

她是想過讓別人來的,但是找一找殷家自己人吧,要是殷簡和殷恕他們倆不回來管孩子,就沒有人文化比她更高了。至於名震天下的師父和師兄們,趕緊算了吧,那已經屬於另一個行業了。而且,他們三個人,都不太有耐心。詩書禮儀這一塊,還是她自己來比較放心。

蔣文睿和蔣文清的孩子,也一直在殷家長大,他們倆早就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出去自立門戶的事情不是沒想過,但是最後還是不舍殷家這點熱鬧。從兩兄弟拜師開始,三個人的緣分,就已經無法割舍了。

蔣文睿一路做到了工部郎中,然後去少府監做了少監,可以說他完美的繼承了殷元走過的路。

至於蔣文清,充分的踐行了什麽叫做淡泊名利,多年來一直在堅持自己的事業,終於混成了個大師,倒也是名震天下了。做官是不成了,李治給了他一個爵位,這一輩子也就不可能再有什麽官場上的成就了。

殷元最大的麻煩是,他實際上的長子,蘇紈給他生的殷昶。

殷昶被方鯉養了幾年,但是這世上拆散母子親情的事情,總歸不是什麽好事情,所以就讓他去陪著他那個母親了。他那個母親,算不上什麽很好賢妻良母了。

也許是因為人生際遇的問題,所以蘇紈的性格很別扭,而殷昶的性格,也不討喜。

每次殷昶來長安的時候,盡管家裏的人從來不歧視他,甚至向他示好,他也不喜歡和任何人親近,始終形單影隻。就連從代州運來的東西,也是到了殷家那麽一扔,別人連怎麽回事,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