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天下二部完

316五兵不入

馬佛念從垛口跳下來,拉著楊閔和楊忠進入甕城,可以望見校場上人聲鼎沸,三百梁兵進入塢壁,讓這個世外桃源熱鬧非凡:“塢主,塢壁中有沒有懂醫之人?”

楊閔看馬佛念活蹦亂跳不像生病的樣子:“你不舒服嗎?”

馬佛念擺手,笑著對楊閔說:“塢主,我們還要配些藥給塢壁士卒使用。一戰下來,士卒傷多亡少,如果緊急救治,輕傷者修整片刻便可重返戰場,重傷者也不會身亡,兵力循環使用,生生不息,此事極為關鍵。”

楊閔想起劉離,浮現出笑容:“劉離爹爹以前是武川鎮軍醫,四年前戰死枋頭塢,劉離雖然年齡不大,卻一直被老劉打下手,學到不少,我讓她來幫你。”

三個人說話間進入校場,二十多名梁兵分成幾組挑選士卒,個子太矮,體重過輕和氣力太小的都被挑出來打發回家,將近三千名名通過篩選的精壯小夥子在校場中排列整齊。劉離和宋景休坐在旁邊車駕上聊得興高采烈。

楊閔走過去愛憐地摸著她的腦袋:“小劉離,想當兵嗎?可惜你是小女孩。”

劉離跳下車,靠在楊閔身上笑著說:“爹爹,他們穿上鎧甲好帥。”

劉離被楊閔收養後,總是膩在他身邊,給楊閔增添很多快樂。楊閔笑著說:“馬大哥找你幫忙,你看行不行?”

“行啊,當然行。”劉離立即同意。

馬佛念俯身問劉離:“你懂得草藥嗎?”

劉禦醫在世時,劉離為他在山中采摘草藥,使勁向馬佛念點頭。

馬佛念笑著安排:“你們照我的藥方去準備草藥,我說你記,看你知道不知道藥草的形狀,塢主會安排塢壁婦女和你一起上山采摘。”

劉離點頭表示明白,馬佛念大聲說道:“藥者和草木之性,治人寒、熱、燥、濕之病,道達經脈,通理三關、九候、五藏、六府,扶衰補虛。軍中人多,厲疫屯久,人氣鬱蒸,或病瘟瘧痢,金瘡墮馬,隨軍備用。”

馬佛念看一眼劉離,她睜大眼睛一字不差地重複一遍,放心報出藥方:“第一方,療發燒方:梔子二十枚、幹薑五兩、茵蔯三兩、升麻五兩、大黃五兩、芒硝五兩,研磨為細末,米汁調服。記下來了嗎?”

劉離嗬嗬笑著說:“不用記,我知道這個方子。米湯效果不好,我喜歡用米酒調服,見效更快。”

劉離確實懂得醫藥,馬佛念加快速度一口氣說下去:“第二方,療赤班子瘡:梔子二十枚、茈胡三兩、黃芩三兩、芒硝五兩,研為細末,飯飲調下;第三方,療天行病方:瓜蔞四十九粒、丁香四十九粒、赤小豆四十九粒,井花水調服。第四方,療虐疾方:鱉甲三兩、常山二兩、甘草二兩、鬆羅二兩,烏梅煎湯調服。第五方,療痢病方:黃連和黃芩各五兩、黃耆和黃柏各四兩、龍骨八兩,研磨為細末服用;第六方,療霍亂方:去殼巴豆一兩、乾薑三兩、大黃五兩,製成梧桐子大小蜜丸服用;第七方,療腳轉筋方:生薑一兩拍碎,水煎服之即愈。第八方,療刀劍傷肌方:黃耆、當歸、芎藭、白芷、續斷、黃芩、細辛、乾薑、附子、芍藥各三兩,研磨為粉末,敷於創口;第九方,療刀槍傷骨方:白鹼和半夏各半,研磨為粉末敷於創口;第十方,療淤血方,將五升生地黃研磨爛,敷於創口;第十一方,療馬墜折及傷手腳骨痛方:榨取大麻子根和葉的汁液服下,疼痛立止。第十二方,辟五兵不傷人方:雄黃一兩、白礬二兩、鬼箭一柄、羚羊角,灶中土三分,研磨為粉末,以雞子黃並雞冠血為杏仁大小,置一丸於囊中,係腰間及膊上,不令離身,亦有辟毒之效。”

楊閔瞪大眼睛,聽著馬佛念不喘氣地報出十二種藥方,根本搞不清楚這些藥材,對他更加心服口服,聽到最後的辟五兵不傷人方,搶著說:“給我一顆辟五兵不入丸,我要帶在身上,在沙場上刀槍不入。”

楊忠和馬佛念哈哈大笑,原來其他十一種藥方都有療效,唯獨最後的辟五兵不傷丸純屬是士卒上陣前的心理安慰。馬佛念向楊閔解釋清楚,詢問劉離是否記住。劉離從小給父親幫手,粗知藥理,開口複述一遍,馬佛念核對無誤,她轉身回家準備。宋景休一直暗自留心劉離,立即跟著跑去,馬佛念喊道:“哎,大眼,你去哪裏?”

宋景休找借口和劉離混在一起,腳步不停,頭也不回:“我也去搞一顆辟五兵不傷丸。”

楊閔笑著說:“嗬嗬,大眼好像粘上劉離了。”

宋景休和劉離的身影轉眼間消失在房舍中,馬佛念仍有顧慮:“塢壁百姓士氣如何?”

楊閔看著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的校場:“塢壁是我們最後存身之所,大家隻有一個想法,就是守住塢壁,在這裏活下去。”

馬佛念放心下來,便急於開始修築工事:“塢主,我們今晚就調派人手即刻動工,索虜隨時都可能攻城。”

宋景休是挑兵練兵的行家,馬佛念將守城的事情安排地滴水不漏,有他們協同調度,楊閔不需獨立承擔防禦塢壁責任,一心一意指揮塢壁百姓備戰就可以了,頓時感到輕鬆。他重新燃起守住塢壁的希望:“佛念,如果準備充分,我們能守住嗎?”

馬佛念帶著楊閔再次登上城牆,零七八落的索虜軍營散布城外,連到天邊,望不到盡頭。馬佛念詳細回答:“如果一萬索虜攻城,我們可以輕而易舉擊潰他們。假若四萬索虜徹夜連綿不絕進攻塢壁,我們有所犧牲,仍可守住。”

楊閔心中的樂觀情緒消失一些,停下腳步:“聽說葛榮叛軍號稱百萬。”

馬佛念卻不大擔心:“不需百萬,隻要十萬索虜日夜不息,不計代價,輪番攻城,城防設施雖然固若金湯,守城的四千士卒卻會不斷消耗,直到損失殆盡。不過塢主無需多慮,葛榮賊兵正與魏國作戰,不會調集大量軍隊攻擊小小塢壁,因此枋頭塢城池固若金湯。”

“你怎麽推算出這些數字?” 楊閔不禁好奇。

馬佛念當年尋訪鍾離之戰的老兵,研究過攻守雙方的數量配比,向楊閔詳細解釋計算過程:“假若雙方兵器、士氣和將帥勢均力敵,四千塢壁士卒有充足的滾木、弓箭和巨石,憑牆據守,拚著戰死一千和受傷一千,可以擊退一萬敵軍的一次全力進攻。如果塢壁士卒有重鎧護住要害,戰死士卒數目降至兩百。如果塢壁準備充足的草藥,百姓及時包紮救護,受傷士卒經過休息,八成輕傷者重上戰場。三萬敵軍不惜代價繼續攻擊,三輪後傷亡慘重無力再攻,塢壁卻頂多折損一千多人,仍有再戰之力。”

梁軍與為魏軍在邊境交兵多年,按照一比十的比例憑城據守,基本都能守住,馬佛念在軍中數年,多次與魏軍大戰,什麽有把握地說:“如果我們準備充裕,四千塢壁士卒定能抵禦住四萬索虜。”

楊閔驚訝馬佛念居然可以算得如此詳盡:“如果索虜人數超過我軍十倍呢?”

馬佛念嘿嘿笑著說:“那就趁早逃出塢壁,躲入山中吧。”

楊閔建造枋頭塢三年,實在舍不得放棄:“我們城牆堅固,糧草弓箭滾木充足,一定要逃嗎?”

馬佛念再次將計算過程報給楊閔:“如果十萬索虜輪流攻城,塢壁第一輪損失三百,第二輪損失五百,第三輪損失八百,索虜一天三輪進攻便讓我們損失一千六百士卒。塢壁三天之後就將無兵可守,塢壁必破。但是索虜也要傷亡三五萬,他們願意付出這麽大的代價攻取枋頭塢嗎?”

楊閔心存僥幸,聽天由命:“葛榮包圍鄴城,應該不會有十萬大軍出現在枋頭塢下。”

城外的葛榮軍營被懸在西邊天空的太陽映得通紅,馬佛念不得不說出最壞情況:“如果索虜過多,還要請塢主立即帶著百姓逃離塢壁。”

馬佛念猛拍大腿,想起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手指城牆正中:“我總覺得缺點什麽,終於想起來了。塢主,命人在山中砍伐一棵大樹,去掉枝葉做成旗杆,繡一麵大旗樹立於城牆正中。人在旗在,旗在城存,這是守城之魂,激勵塢壁百姓士卒的死守決心。”

楊閔明白了大旗的用途:“旗上繡什麽字?”

馬佛念手扶下巴,自言自語:“我們是梁軍,以往都寫梁字,有時也繡關中侯的陳字。”

楊忠立即反對:“這是魏國地盤,不能繡梁。”

天色漸黑,塢壁內外忙碌起來,百姓為守住家園,挖壕,運石,築牆,鍛造,幹得熱火朝天。楊忠大步跑上城牆,正好聽見,低頭望著城下忙碌場景,一股熱氣從腹中升起:“胡人入侵中原,占據漢人家園,我們被迫逃入山林,結塢壁自保。這是我們漢人土地,就應該豎起漢字大旗,擋住胡人的進攻。”

馬佛念大聲讚同:“好,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楊閔深受鼓舞,吩咐塢壁士卒去山中砍樹造旗,楊忠看著數名塢壁士打開城門,砍伐樹木,對楊閔和馬佛念說道:“還有幾天就是六月十五日,老馬,你留下來協防塢壁。我明日率領一百兄弟護送明月郡主去鄴城,再伺機偵探魏軍軍情。”

楊閔連忙勸阻:“楊忠,你一百人豈能衝入鄴城?”

楊忠不指望能衝入葛榮大軍包圍的鄴城,苦笑著說:“叔父放心,明月郡主身份特殊,我絕不敢冒險。我去鄴城附近察看,如果衝不進去,便會另想辦法。叔父,我們不熟悉鄴城地形,能否調給幾個熟悉道路的塢壁士卒?”

楊閔痛快答應:“好,我給你找幾個精明強幹的小夥子。”

天色全黑,塢壁內被火把照得通明,楊閔空****的右臂空袖在風中飄舞,楊忠不放心城防,鄭重叮囑:“叔父,我就要北上鄴城,不知道何時回來,老馬是守城高手,大眼久經戰陣,您盡管放手讓他們主持戰局。您熟悉塢壁情況,總管百姓,不用親自上陣搏殺。”

楊閔見識過馬佛念守城本領和宋景休練兵手段:“帶兵打仗就交給他倆,我放心。”

楊忠看著城內忙碌的塢壁百姓,心中卻始終壓著心事:“練兵和防禦都有安排,塢壁士卒卻沒有稱手兵器和鎧甲,一旦索虜攻上城牆就難以抵擋。”

楊閔對此無能為力,兩人隻好暫時放下這個解決不了的問題。楊忠仰望空中漸滿的月亮,城外大地在月色下披上一層銀霜。再過幾天就是六月十五,明月郡主進入鄴城,從此兩人天各一方,難以見麵。護送明月郡主進入鄴城是陳慶之軍令,沒有回轉可能,楊忠心房輕輕悸動,強行壓下心中湧起的萬般柔情,與楊閔並肩離開城牆,等待天亮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