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二百九十二章 黃雀在後 下

馬玩心中知道是怎麽一回事,但是袁軍的將士們可就不清楚了。

看到一千多身穿西涼軍步卒衣甲的人,張牙舞爪的向自己的大營跑來,口中還發出嗚嗚的呐喊聲,袁軍將士下意識的認為他們定然是敵人來攻營了,哪裏還能分辨的清真相?

為了將這場戲演的更加逼真,馬玩適時的大喊著:“擂鼓!為前軍將士助威!”

一陣鏗鏘的鼓聲乍然響起,配合著向袁軍營門發足狂奔的一千多降軍,怎麽看怎麽像是強攻。

偏巧,關羽此時下達了箭襲的命令,五千奔雷騎故技重施,將箭矢上綁縛的火藥點燃,一根根火箭帶著尾焰飛上了天空,越過那一千多降軍的頭頂,呼嘯著向袁軍營牆各處射落。

關羽的這一舉動,落在陳紀的眼中,不是火力掩護又是什麽?當即,陳紀便一聲令下,讓營牆上各處的袁軍士兵躲避到石板之後,來規避箭雨的侵襲;同時讓營中備戰的將士做好戰鬥的準備,隻等著敵人踏入陷阱之中,便發動猛烈的反擊。

在一片嗚咽聲中,那一千多的降兵很快來到了陳紀事先布置好的陷阱前,他們隻顧著向前跑,根本就沒注意腳下,跑著跑著,忽然感到腳下一空,身體便翻到進了陷阱中,陷坑底部安置的尖銳竹刺,瞬間將他們的身體洞穿,斷絕了他們的生命。

後麵的人眼見前麵的人憑空消失,還來不及反應過來,更後麵的人便衝過過來,將他們向前推動,於是,第二波降軍便在推搡之下掉進了陷坑中,步了前麵夥伴的後塵。

接二連三的掉進陷阱,剩餘的數百名降軍終於明白了過來,紛紛止住了腳步,便想向後退走。

可是他們想退,陳紀卻不肯答應了。在陳紀的命令下,營牆上的袁軍弓箭手紛紛在石板後露出頭來,彎弓搭箭,瞄準進退維穀的數百名“敵人”,齊刷刷的就是一輪覆蓋性遠程打擊。在密集的箭雨中,那數百人無一例外的應聲而倒,沒有一個人能存活下來。

看到一千多名降軍死的差不多了,關羽佯裝憤怒的呼喊道:“奔雷騎,上前!為死去的兄弟報仇!”

五千奔雷騎策動戰馬,向前突進,手中的強弓更是不間斷的激發出箭矢,以拋射的手法,對袁軍的營牆上形成了壓製。奔雷騎的攻勢看似凶狠,實則他們心中有數,絕不跨越雷池一步,始終在那一千多降軍用血肉堆疊出來的安全範圍內徘徊。剛才那一千多降軍用身體填平了一小段距離的陷坑,此刻剛好被奔雷騎利用了起來。

就這樣,兩邊的人馬隔著百餘步左右的空間,相互施射,用箭矢殺的不亦樂乎。當然了,奔雷騎有特製的三層明光鎧護體,普通的箭矢在如此遠的距離下,是很難對他們造成傷害的;而袁軍那邊就沒有這樣的優勢了。如果隻是躲在石板之後,奔雷騎的箭矢也傷害不到他們,可是在陳紀的命令下,他們不得不探出頭來進行反擊,這樣一來,死傷就在所難免了。

在西涼軍中,奔雷騎原本是配備有兩個箭囊的,以便他們在施展奔射絕技遠程壓製敵人。這次出征,馬超特意多給他們配備了一個箭囊,讓他們的箭囊總數達到了三個之多。按照每袋箭囊中三十支箭來計算,三個箭囊就是九十支箭。等到所有的奔雷騎將隨身的箭矢射完,時間已經過去大半個時辰了。在過去的這段時間中,奔雷騎無一損傷,反倒是有營牆為屏障的袁軍將士,至少被射死了千人之多。

見火候差不多了,關羽故意裝出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來,氣憤的吼道:“沒有箭矢了,速速回去取箭,晚間再來拔寨!”

在關羽的呼喝聲中,五千奔雷騎倒卷而退,如潮水一般迅速退回到了關羽的身旁,連同馬玩的三千步兵,一起撤出了戰場。

關羽戰敗的消息,很快便被江東探馬知曉,以最快的速度將這一訊息稟報給了孫策。

得知這一消息後,孫策再也坐不住了,再次將麾下眾人召集起來,提出了出兵的想法:“諸位,適才馬超部下的關羽率領馬步軍一萬,欲要強攻陳紀的營寨,卻不料陳紀早有準備,在營前提前布下了陷坑,將關羽殺的大敗,折損了數千人馬後無功而返。這樣的話,我軍的機會便來了。兵法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陳紀抵抗馬超軍已經超過一日夜了,今日又和關羽所部激戰了大半日,無論是精神意誌還是體力,想必都已跌至穀底,如此天縱良機,乃是上天注定要我江東軍建立功勳!我意,即可出兵,攻打陳紀大營!”

大將程普沉吟了片刻,斟酌著說道:“按照兵力來計算的話,一萬馬步軍,確實已經算是西涼軍的主力了,他們的總兵力也不過兩萬人而已。按照戰損來計算的話,西涼軍此戰投入了五千步軍,戰損將近兩千,撤退時的步卒還有三千餘人,倒也和之前他們收編五千新軍的人數相符,如此看來,倒也沒有什麽不妥之處。”

程普的分析合情合理,令大帳中的大多數人都讚同的點起了頭。隻有魯肅沉默不語,他覺得事情似乎並沒有那麽簡單,因為這一切,實在是太通順了,令他隱隱感到有些不對勁,但到底問題出在了哪裏,他卻也說不出來。

“怎麽?子敬(魯肅的字)還有顧慮?”見到魯肅沉默不語,孫策皺著眉頭追問道。

魯肅低頭仔細想了片刻,未能想出心中疑惑的源頭,隻好抬起頭來答道:“主公,這件事看似合情合理,可是,在下總覺得實在是有些太過合情合理了,似乎這一切都是設計好的一樣,因此心中有些顧慮。”

孫策笑道:“子敬啊,我知你一向小心謹慎,這是你的優點。可你且仔細想想,陳紀所部連續戰鬥了一日夜,這不假吧?今日上午又苦戰了大半日,這也不假吧?關羽所部拋屍棄甲,折損了近兩千人,這更不假吧?要說這一切都是人設計好的,那未免也太玄了一些,戰場上瞬息萬變,難道還有人能提前把握所有的細節不成?眼下,陳紀軍疲憊不堪,此乃破敵之絕佳的好時機,萬萬不可錯過啊!不然,等馬超調整過來,再次發起猛攻,這功勞,可就是他的了!”

說到底,孫策還是要急於證明自己比馬超強,馬超做不到的事,他孫策卻能做到。而司馬芝也正是利用了孫策心理上的這個弱點,才設計出了這一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在計策來,由不得孫策不上當。

說服了魯肅之後,孫策立刻升帳點將,帶著程普、韓當、黃蓋、周泰四員大將,以及兩萬步卒,誌在必得的殺出營寨,直奔陳紀的駐地殺去。孫策的手中,總共握有五萬左右的兵馬,這次攻打陳紀,他一次性拿出了接近半數的兵力來,可見他是如何的重視了,或者說,他要證明自己比馬超強的急迫心,是如何的強烈了。

袁軍大營中,清理好戰場的陳紀剛剛坐下來,還來不及喝上一口茶,駐守在營牆上的士兵便來報告,孫策帶兵殺過來了。氣的陳紀忍不住大聲叫罵了起來。馬超的部將剛被擊敗,孫策又來了,這是車輪戰嗎?就不能讓人休息片刻,稍微喘口氣了?

氣惱歸氣惱,罵歸罵,陳紀卻不能坐視不理,隻好憤然的站起身來,前往前營指揮戰鬥。

和馬超軍一樣,孫策也是以弓箭開道,用五千名弓箭手壓製袁軍營牆上的守軍,然後大手筆的投入了整整一萬精銳步軍,向著袁軍大營發起了猛攻。

很快,一萬名精銳江東軍就衝到了陷坑地帶。衝在最前麵的數百名精銳一時不察,腳下一空,還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便跌進了陷坑中,即便是有鐵甲護身,依然在慣性的作用下,被倒插在坑底的竹刺洞穿,在一片慘叫聲中吐血而亡。

損失了數百名精銳之後,江東軍立刻做出了反應。位於後排的精銳們,每兩人為一組,同時甩出一小段兒繩索,係在了前麵同伴的腰間。前麵的一人負責在前探路,一旦有墜入陷坑的危險,後麵的兩人便立刻紮下馬步,將前麵之人拉回到地麵上。

如此一來,陷坑的威力便被大大降低,江東軍在摸索中前行,花了一段時間之後,便通過了寬達數十步的陷坑區域。為此,他們所付出的代價也不小,即便是以繩索相連,仍有近百人還是死在了陷坑之中,另有數百人被袁軍射來的箭矢所傷,從而丟掉了性命。短短數十步,死傷足有上千人。

通過陷坑之後,江東軍的精銳們本以為可以鬆一口氣了,卻未料到,前麵還有更加陰毒的機關在等待著他們。

在浮土的掩蓋下,陳紀早已命人安置好了數千顆鐵蒺藜,這些鐵蒺藜隻有半個巴掌大,上麵布滿了彎曲的倒刺,藏在浮土之下,但憑肉眼是很難發現的。原本,陳紀布置這些鐵蒺藜,是想用來克製奔雷騎的,沒想到此刻卻用在了江東軍的身上。

前進中的江東軍哪裏知道陳紀還有這樣的布置?大步流星向前衝的他們,很快就來到了鐵蒺藜的區域,直到腳下傳來一陣鑽心的劇痛,他們才醒悟過來,地上藏有玄機!

在鐵蒺藜的限製下,江東軍的前進的速度大大減緩,移動速度極慢的他們,簡直成了袁軍弓箭手的活靶子,一個不防,就會被射倒在地,栽倒鐵蒺藜之上,被釘的滿身都是窟窿。

頭上,要防備袁軍的箭矢侵襲,腳下,還得提防鐵蒺藜的倒刺,江東軍的處境就別提有多糟糕了。士氣開始一點一滴的滑落,再也沒有了初到戰場時的銳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