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窮途末路 上
在各路諸侯的狂攻猛擊之下,袁術花費數十年心血糾集起來的百萬大軍,迅速縮水了五分之四,偌大的江淮之地也丟了四分之三的地盤,潰滅已經是遲早的事了。
有人可以看淡生死,有人卻將權柄看的比生命還重要。袁術無疑便是屬於後者。他明知自己大勢已去,卻不肯就此罷休,反而在僅有的可以掌控的地盤上,再度橫征暴斂,大量的征兵、征糧,惹得民怨四起,怨聲載道。
袁術想要困獸之鬥,曹操、馬超等各路諸侯豈能容他喘息?
最先做出反應的便是馬超。馬超親自寫了一道奏折,派人快馬加鞭送到了曹操那裏,請曹操代為轉交天子劉協。在這道奏折中,馬超言明,攻克紀靈、陳紀堅守的軍營,乃是馬超和孫策兩路兵馬合力所致,最後雖然是馬超率部殺入敵營,但孫策的功勞也是不可忽視的。
馬超之所以要寫這道奏折,無非是想促成孫策能夠和自己暫時聯手,一起征討袁術。畢竟,馬超的兵少,想要撼動袁術重兵駐守的淮南,還是有很大的難度的,而孫策的兵馬並不比馬超多多少,也不具備獨立剿滅袁術的可能,唯有聯手,才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才能有實力向淮南發起衝擊。
此外,而馬超把這道奏折交給曹操,也是有目的的。其一,許都遙遠,等馬超的奏折遞送到許都時,必定會遷延日月,在瞬息萬變的淮南戰場中,耽擱一天的時間都有可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馬超實在不願耽誤時間。把奏折交給曹操,孫策也能早些明白馬超的苦心,在利益權衡之下,馬超相信孫策最終會做出正確選擇的,尤其是在他在自己的手中吃了一個暗虧之後,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與自己為敵了。
其二,是因為神機營的密探給馬超送來了一個消息。在兗州境內與青州交界的泰山郡內,爆發了一場兵亂,泰山賊寇與部分官兵相互勾結,在賊首昌豨的率領下,迅速匯聚起了數萬大軍,以泰山郡為據點,四處燒殺搶掠,抵抗官兵。泰山郡臨近東海,本就是海賊經常出沒、聚集之地,地理位置極為特殊,曆年來飽受戰亂之苦,一些有勇力、智謀的人為了自保或是反抗壓迫,糾集人馬揭竿而起是常有的事。盡管曹操對外隱瞞了這件事,但又怎麽能瞞得過馬超?
泰山郡乃是兗州的重地,更是通向青州、徐州的咽喉要道,曹操不可能坐視泰山郡被賊寇所占據,他是肯定要收回泰山郡的,不然的話,等賊軍的兵力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再想收拾他們可就不那麽容易了。
所以馬超斷定,曹操一定會在江淮戰場撤軍,掉頭先去收拾昌豨的。既然曹操要回去,那就順道把馬超的奏折一並帶回許都去好了,也省的馬超再另行派人去許都跑一趟了。
果然,正如馬超所料。在淮水北麵,劉備在吞並了韓暹、楊弘的部眾之後,一路狂飆突進,沒日沒夜的向淮南進軍。馬超清楚,劉備雖然現在兵馬眾多,可他卻像是無根的浮萍,所以他急需一塊立足之地來穩定發展,而他看中的立足之地,沒有比袁術的淮南更合適的地方了。這才是劉備不遺餘力要征討袁術的根本原因,至於他口中所謂的大義,完全是糊弄鬼的謊言。
徐州的南麵,呂布原本在陳宮和臧霸等人的幫助下,一路穩紮穩打,倒也占據了幾個城池,可是當他得知劉備的動向之後,呂布便沉不住氣了,再也不肯穩紮穩打下去了,遂不聽陳宮等人的建議,率領數萬步騎向更南邊突進,準備搶在劉備之前奪下淮南。
在馬超手中吃了暗虧,損兵折將之後卻隻能眼睜睜看著馬超建功立業的孫策,在昏迷中清醒過來後,於一眾文武的勸諫中,暫時收起了心中的傲氣,決定把精力先投放到攻打袁術這邊來。恰巧這個時候馬超奏折中的內容傳到了孫策的營中,孫策雖有些剛愎,但終究不是蠢材,最終還是接納了部下們的建議,準備暫時將和馬超的私人恩怨放到一邊,聯起手來共同討伐袁術。
最後,進退維穀的曹操還是沒有逃脫馬超的預料,選擇了退兵回兗州去平定泰山賊叛亂,從而退出了討伐袁術的戰鬥。不得不說,曹操的眼光確實是長遠的,消滅僭越稱帝的袁術,那是何等的功勞啊?對於一般人來說,絕對是一件難以拒絕的事情,但是曹操並沒有急功近利,而是選擇了安定後方,讓自己的根基能夠紮的更牢,單從這一點上來看,曹操的氣度、眼界就要比劉備之流強的太多了。
盡管在最緊要的關頭,曹操以無奈的形勢出局了,但這並不妨礙其他人征討袁術的興致。相反,沒有了實力最強的曹操參與其中,他們心中反而是歡喜的,畢竟,少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來分享最後的勝利嘛!至少,劉備、呂布都是這樣想的,或許孫策也是,唯一不做此想的,怕是隻有馬超了。
馬超認為,有利必有弊。曹操若是還在,他以朝廷的名義,大體上還能節製一下各路諸侯,畢竟曹操乃是代替天子出征的,是朝廷的代言人。可曹操這一撤軍,誰還能壓製得住局麵?誰來統一調度?各路諸侯很快就會淪為一盤散沙的。
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征討袁術的事情,決不能就此半途而廢。
兩日後,馬超和孫策達成了一致,兩部人馬橫向隔著二十多裏的距離,同時向淮南發兵,彼此之間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至少在擊敗袁術之前是如此。
擋在馬超和孫策麵前,還有最後一個攔路虎,袁術的心腹謀士楊大將。
在淮水的南岸,楊大將統率三萬袁軍,依河建營,將馬超和孫策可以前進的道路全部堵死。甚至楊大將在初來駐軍之際,還下令將附近的一切船隻都收歸到營中,馬超他們想要渡河,都找不到半葉扁舟可用了。
怎麽辦?
孫策束手無策,馬超亦是一籌莫展。
直到一個人的到來,才讓馬超在苦惱中看到了希望。此人,便是袁術的從弟袁胤。
在出兵討伐袁術之前,馬超就將神機營收集到有關袁術部下將士的信息仔細研究過了,袁胤這個人,和袁術一樣,胸中實無半點韜略,卻偏偏極為自負,屬於眼高於頂類型的庸才。袁術在聽聞馬超和孫策聯手之後,心中懼怕這兩頭猛虎的厲害,於是便把極為信任的袁胤派了過來,給楊大將做監軍,指望他們二人能聯手抵抗住西涼錦馬超和江東小霸王。
得知這一消息後,馬超興奮地連覺都睡不著了,連忙和司馬芝等人徹夜商量起對策來。經過一夜的推敲,最終定下了誘敵深入的計策。
次日,馬超命人砍伐樹木,用了一整天的時間製作了百餘隻木筏,擺出了一副要強行渡江的樣子。等到黃昏時刻,馬超便命太史慈率領數千身著明光鎧的奔雷騎出戰,為了方便渡江,奔雷騎在渡江之前跳下了戰馬,徒步登上了木筏,緩緩地向著江對麵的袁軍營寨駛去。
聽聞神威天將軍、冠軍侯、西涼錦馬超的部隊來攻營,袁胤嚇的麵色蒼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還好楊大將並沒有亂了方寸,連忙調集近萬弓箭手聚集到岸邊,準備半度而擊之,隻等著太史慈他們的靠近射程之內便亂箭將他們射殺。
淮水的江麵很寬,再加上數千奔雷騎是在統一登上木筏之後,才向前行駛的,等到他們緩緩地靠近到江中心之後,剛好太陽落到了西山之上,落日的餘暉傾撒在江麵上,為江麵點綴上了一片金黃,令袁軍的近萬弓箭手感到十分刺眼。
趁著這個時機,早已得到馬超通知的孫策,悄悄派出一隊水鬼,在袁軍視線難及的地方下了水,向江中心潛水而去。在下水的時候,這些水鬼每人還拖著兩塊木板。
當楊大將在刺眼的江水返照中,隱約看到奔雷騎進入了射程,便毫不猶豫的下達了攢射的命令。隨著他的一聲令下,近萬根箭矢破空而起,在空中劃出了一道拋物線,而後便攜帶著巨大的慣性,從高空中向著江麵墜落。
叮叮叮——
一連串密集的撞擊聲響起,大量的箭矢撞擊到了奔雷騎們的身上,濺起了一連串的火花。袁術為人自私自利,哪裏肯花費巨額的錢財,為部下的弓箭手們打造一流的箭矢?袁軍將士們此時所使用的箭矢,別說跟西涼軍中的破甲箭相比了,就是比起孫策軍中所用的箭矢都大有不如。
這些不太鋒銳的箭矢落到奔雷騎的身上,根本就破不開他們三層厚的明光鎧,頂多隻能在明光鎧上留下一點斑痕罷了。可是,奔雷騎們卻像是真的被傷到了要害一樣,一個接一個的倒翻進了江中,在落水之際,還不忘從腰間取下早已準備好的血囊,並將其一把捏爆,令江麵上泛起了大片的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