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鳳雛龐統 上
拿下荊州南部三郡之後,劉備傳令鎮守三郡的管亥等人做好準備,一旦得到劉表真正身死的消息,立刻提兵前來,協助劉備一起攻打襄陽。
或許是劉備虔誠的祈禱起了作用,三日後,劉表還真就一命嗚呼,駕鶴西遊了。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劉備表麵上很是悲痛,心中卻樂的沒邊沒沿了,裝作強忍悲痛的樣子,獨自一人躲進了帳篷裏,不許其他人進入,至於劉備一個人在帳篷內是哭還是笑,那就隻有劉備自己清楚了。
從帳篷內出來之後,劉備當即召集南部三郡的兵馬,高舉著誅殺蔡瑁逆賊,準備為劉表、劉琦父子報仇的大旗,堂而皇之地開始圍困襄陽,明目張膽的進行奪權的行動。
然而偏偏在這個緊要的時刻,一個人的出現,將劉備已經膨脹到了極致的野心給硬生生的按壓了下來。
此人,便是數日前曾到隆中草廬與諸葛亮博弈的龐統。
今日,龐統毛遂自薦而來。
起初見到龐統的時候,劉備因為他的樣貌,心中並不是十分歡喜,之任命他為縣令之職。一旁的徐庶自然是知道龐統的大才的,剛要開口道出龐統的才能,不料龐統卻暗中以目視之,暗示徐庶暫時不要說破。
徐庶會意,便沉默了下來。並沒有向劉備說明,劉備日思夜想的“臥龍、鳳雛”之一,其實就活生生的站在他的麵前。
龐統到任後,終日醉臥高堂,對縣內的一應政務半點不理。許多的政務,都因此而耽擱了下來。
劉備見一連月餘都未曾收到過龐統處的任何匯報,便命張飛前往查看。
張飛到了目的地之後,得知龐統竟然大醉不醒,心中大怒,直接將醉夢中的龐統拎到了府衙大堂,就要當眾衙役、百姓的麵,杖刑龐統。
龐統卻不慌不忙的冷笑了起來,反問張飛:“三將軍欲要治罪於吾,卻不知,吾犯了何罪?”
張飛怒道:“兄長以縣令相托,汝怠慢政務,終日大醉,理當問罪!”
龐統忽而哈哈大笑了起來,指著大堂上推擠有半人高的各種文書,十分輕鬆的笑道:“這些,也配叫政務嗎?若是三將軍果真如此認為,且請稍作,待吾一一處之。”
言罷,龐統收拾好衣襟,正襟危坐到高堂之上,喝令升堂。
隻見龐統拿起一份文書來,略微看了幾眼,便提起筆來刷刷的批改起來,眨眼之間便已經批改完畢,隨手向張飛的方向扔去。張飛拿過來一看,發現龐統的字跡行雲流水,筆力剛勁,一看便知不俗。
張飛連忙將文書塞到身邊的文官手中,試探的問道:“且看看,修改的如何?”
那文官從頭到尾細細的看了一遍,抬起頭來向張飛伸出了個大拇指,讚道:“龐縣令處事穩妥,思慮周密,下官歎服!”
張飛錯愕,再轉頭向龐統看去之時,發現龐統在剛剛過去的一小段時間中,又已經批改好三份文書了。張飛帶來的文官隻是瀏覽一遍的時間,龐統卻能絲毫無誤的處理三份新的文書,這其中的差距之大,縱然張飛滿是肌肉的腦子,也能分辨的出來。
更讓張飛感到驚訝的是,龐統在批改了十幾分文書之後,似乎覺得這樣效率太低,一邊低頭繼續批改,一邊開口對堂下的衙役喝道:“擊鼓,令懷有冤屈的百姓上堂。”
早已守候在附近的百姓們,聞訊蜂擁而至,在衙役的疏導下,一個挨一個的走上了大堂,向龐統訴說自己的冤屈。
龐統心分二用,手中的筆書寫個不停,耳中卻聽著百姓們的訴苦,口中則是當即便做出了最為正確的判罰,令百姓們歡天喜地而去,渾然沒有半件處理錯誤之事,令張飛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
及至日正當空,堆積在府衙上的文書已經一掃而空,堂前百姓們的事務也處理完了,眾多百姓目睹龐統這一神跡,紛紛拍手稱讚起來。
半日之間,堆積了一個多月的政務、民務,就這樣在龐統的輕描淡寫中處理掉了。
扔下手中的筆,龐統麵不改色的看向張飛,問道:“請問三將軍,吾可曾耽誤絲毫政務?”
張飛大笑著走到大堂正中,向著龐統拜了一拜,笑道:“是俺張飛有眼無珠,險些錯過了先生之大才!還望先生原諒則個。這縣令之職,委實是委屈先生了,還請先生隨俺前往麵見大哥,請大哥為先生正名。”
龐統要的就是這句話!
劉備如今坐擁荊州南部三郡,雖然還算不上是什麽大諸侯,大業算在天下間有一席之地了,比起往昔的寒酸,不知要好了多少。龐統在這個時候前來投效,究竟是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可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意義。
所以,龐統才會暗中製止徐庶在劉備麵前道出他“鳳雛”的身份,便是要以自身的才能折服劉備,而不是靠鳳雛之名。隻有劉備真正的認識到了龐統的才能,龐統才能更好的為劉備出謀劃策,將君臣之間的局麵,演變為劉備為“魚”,而龐統是“水”,在今後的合作中,雙方才能都如魚得水般融洽。
龐統這邊處理政務的消息,張飛已經提前一步,派人前去告知劉備了。所以當張飛引領著龐統前來之時,劉備帶著麾下的各位文武將官,出迎十裏相接,顯示出了他對龐德足夠的重視。
如此大才,寧可錯殺,豈能錯過!
熱情的迎上去,劉備拉住龐統的手,二話不說,先是一頓道歉。先前他因為龐統的容貌,對他較為冷淡,現在得知龐統身懷異能,劉備自然是要極力彌補先前的過失了。
直到這個時候,徐庶才微笑著站了出來,對著龐統稽首施禮:“士元,許久不見,龐師安好?”
龐統微笑應答:“一切都好,有勞元直掛心了。”
聽著二人的問答,劉備心中詫異,忍不住問道:“原來二位先生此前便曾相識?”
徐庶笑答:“龐士元之名,天下皆知,庶曾有幸在龐師門下修習,自然識的士元了。”頓了一頓,徐庶似是忽然想起了什麽,忽然又道:“噢,對了,士元還有個道號,名為鳳雛。”
此言一出,劉備驚喜交加!
鳳雛!原來龐統便是鳳雛!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劉備日日夜夜的叨嘮著,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他是多麽想能夠得到臥龍、鳳雛的幫助啊,卻沒想到,原來鳳雛就在自己的身邊!
經過最初的震驚之後,劉備當著眾人的麵,向著龐統深深地拜了下去,虔誠的說道:“備有眼不識泰山,輕慢鳳雛先生了。還請鳳雛先生看在大漢江山風雨飄搖的麵上,助劉備重塑大漢江山!”
龐統伸出雙手,將劉備扶起,道:“主公切莫如此,統自會盡心輔佐主公。”這一句話,便算是龐統的投名狀了,令劉備的眼中閃出了無限的喜色。
當日,回到駐地,劉備便任命龐統為左軍師中郎將,將原本在這個位置上的徐庶改為了右軍師中郎將,使寸功未立的龐統位居屢立奇功的徐庶之上。對此,徐庶倒是沒有任何的不滿,反而心服口服。
坦然的接受了左軍師中郎將的印信之後,龐統很快便進入了角色之中。
他建議劉備立刻派出一支部隊到江夏去,以防患與未然。
對此,劉備心中頗為疑惑。眼下最主要的事,理應是在安撫好零陵三郡後,派兵前往收服長沙,將四郡之地連成一片,可龐統卻對長沙視若無睹,反而要分散兵力到江夏去,劉備根本看不透龐統的意圖。
江夏之地,在此之前,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荊州的糧草亦有一半出自江夏,戰略位置可以說是極其的重要。但在劉表、劉琦父子相繼死後,劉琮明顯控製不住江夏,導致江夏幾乎成了無主之地,若是跟零陵三郡接壤,劉備倒也不介意趁勢將江夏收入囊中,可問題是,江夏和南三郡並不接壤啊,此時此刻派兵過去,豈非費力不討好嗎?
疑惑歸疑惑,劉備還是按照龐統的提議去做了,他相信龐統絕不會無的放矢。
帶兵前往江夏的,是沉穩的陳到,這也是龐統的提議。
陳到領兵離去之後,劉備便在距離襄陽最近的武陵郡駐紮了下來,一邊收買人心,一邊招兵買馬,在荊州內戰中淪為散兵遊勇的士兵,多有投奔到劉備這裏來的。短短時間之內,劉備便聚集起了一支七萬多人的隊伍,其聲勢在荊州境內,一時無兩。
劉備在一夕之間,儼然成了新崛起的一方諸侯了。
擁有了兵力和地盤之後,劉備又將目光瞄向了荊州的那些大家族、大士族身上。
昔日,劉表在世時,這些大家族被劉表捏合到了一起,組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現在劉表不在了,荊州內部又因為立儲而發生了內戰,各大家族自然也就分裂成了兩個派係,劉備的目標,就是把那些不為蔡瑁所容的家族,拉到自己這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