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四百一十二章 治理烏桓

作為馬超留下來管理漠南的第一任首領,田疇走馬上任伊始,便向馬超推薦了閻柔、鮮於輔、鮮於銀等人才。

這些人,有些人以前是公孫瓚的舊部,有些是昔日幽州牧劉虞的故舊。如今,無論是劉虞,還是公孫瓚,這兩股勢力都已經在曆史的浪潮中銷聲匿跡了,公孫瓚有幸還活著,劉虞卻在意魂歸黃土。

往日的恩恩怨怨,都已成了過眼雲煙,現在大家有了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將漠南治理好,讓這片土地,成為大漢名副其實的又一個大州。

在田疇的推薦中,馬超一一接見了這些人才,發現這些人都是有才能的,不說能獨當一麵,至少,輔助田疇治理漠南,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樣一來,馬超就更沒有後顧之憂,可以放心的回到並州去和袁紹繼續爭鋒了。

如今馬超的冠軍侯名義上雖仍是侯爵,可在早已被曹操把持的朝廷,賜予了等同與王爵的權力。所以,馬超任命閻柔等人正式的官職,並不是什麽難事。

班師趕回並州之前,馬超誠懇的請張濟暫時留在了漠南,與田疇共同處理漠南事務。漠南距離長安是有距離的,太史慈縱然一路疾行,也是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趕過來的。在此之前,為了讓漠南的局勢更為穩固,馬超請老成持重張濟留下來,絕對是很明智的。

張濟是張繡的叔父,忠誠度自是不用多說,由他留在漠南幫助田疇,馬超絕對的放心。

麵對馬超的請求,張濟一口答應了下來。從張繡的角度來講,馬超還是張濟的子侄後輩,大家都是一家人,所以對於馬超,張濟有著長輩的期望,更有著為人臣子的忠貞。能為馬超的征伐霸業做點事情,張濟是絕不會推辭的。

修整三日之後,三萬奔雷騎和三萬破軍陣再次踏上征程,在馬超的帶領下,返回並州晉陽,一眾大將盡皆跟隨。

從漠南到晉陽,再快也得二十多天的時間。

當馬超剛剛率部回到晉陽,神機營密探的諜報就到了。

諜報的內容,與漠南有關。

在過去這段時間中,田疇指揮著數萬自願到烏桓的境內去生活的漢民,開始開墾漠南一些可以進行耕種的土地,並極有先見之明的在漠南的北邊,與漠北交界之處,大規模的種植樹木,以抵擋來自漠北的風沙。

在曆史上,烏桓人時常會出現反複,數度在降與戰之間搖擺不定。但田豫沒有讓馬超失望,他並沒有讓這樣的事情再次上演。

田疇對馬超所製定的“三製九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又實行了一係列的政策,使之更貼合漠南的現狀。短短二十多天,便最大化的打消了烏桓人心中的疑慮,讓他們逐漸開始接受漢人的思想和文化,漸漸地融入到漢人的生活中來。

而那些自願遷居到烏桓山的漢人們,也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用漢人特有的熱情,向當地的烏桓人傳授先進的耕種方法,並教會他們使用馬鈞研製出來的新式耕種工具,讓烏桓人看到了豐收的希望,能擺脫落後的遊牧生活,可是烏桓人追求了好幾代的夢想,現在遷居來的漢人們,無私的向他們敞開胸懷,讓他們的心中,都充滿了感動。

這是一個好現象,馬超喜聞樂見。

公孫瓚過果然沒有推薦錯人。

馬超安下心來,在晉陽一邊整頓兵馬,一邊等待著其他各方麵的消息。

袁紹早已蠢蠢欲動,起二十萬大軍駐紮在邊境線上,起麾下先鋒大將張合更是率三萬精兵,進入並州境內,此前還曾與留守並州的徐晃數度交手,雙方各有勝負,但都無礙大局。

馬超心裏清楚,袁紹一定是想趁著自己進兵烏桓的時候,將並州重新奪回去,但袁紹卻沒想到馬超部下的徐晃等文武將官,難對付的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更沒想到馬超可以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平定漠南,快速回轉到並州的戰場,這才令優柔寡斷的袁紹心生動搖,卡在邊境線上,既不敢前來進攻,又不甘心就此退兵。

袁紹的兵力部署,還要進一步的探測。等神機營摸清概況之際,便是馬超發動總攻之時,他會讓袁紹後悔終生。

在馬超耐心的等待中,最先傳來消息的,是許都。

當今的大漢天子劉協,一封詔書到來。

劉協在詔書中,對馬超再次開疆擴土的壯舉,表示出了無盡的欣喜之意,並對馬超大加讚賞,同意了他的提議,消除掉護烏桓校尉部,而改稱伏州,田疇被封為伏州第一任州牧。繼威州之後,伏州正式成為了大漢的第十六個州,合兩州的州名,就是威伏之意,意指大漢必定會威伏四海,重現光明!

同時,西域都護府的稱號,也正式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蘭州的名稱。劉協還在詔書中特意提到,蘭州的州牧人選,可由冠軍侯馬超自行任命,無形之中授予了馬超彪炳的權柄。

劉協這個傀儡天子,如此大氣,是有依據的。

馬騰如今人在許都,天下人都知道,這是馬超最容易被人打擊的弱點。劉協也是這樣認為的。他認為隻要掌控住馬騰,馬超就一定不會做出對大漢不利的事情來。其實,劉協根本不知道,馬超從來就沒想過背叛大漢,他所關心的,隻不過是由誰來執掌大漢而已。

哪怕有朝一日,馬超真的站在這個世界的巔峰,他若覺得有誰比自己更能勝任那個地位,也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拱手相讓。他在乎的,是整個大漢民族的強盛,而非一人之利益。

馬超和曹操不一樣,兩人都是大漢當今最炙手可熱的大諸侯,可曹操身為局中之人,無論如何也無法超脫時代的限製,但馬超並不是這樣,他的思維,早已超越這個時代數千年了。

曹操日益做大,最難受的就要屬劉協了。放眼天下,能和曹操做對手的,唯有馬超。所以劉協才會如此大加封賞,毫不吝嗇的給予了馬超他所能給的一切。並非劉協真的大度,而是他想把馬超綁到自己的車駕上,用馬超來牽製曹操。

還有一個直接的原因,曹操目前不在許都嘛!

北方的戰火還在蔓延,曹操領兵在外,虎視冀州,難免會對劉協的看管放鬆一些。劉協就是趁著這個空檔,才能自作主張一些。

但劉協也不敢太過分,本來,劉協是想封馬超為異性王,使馬超真正成為大漢王爵,而淩駕於曹操的魏公之上的。可是在許都,曹操雖然不在,可朝廷上還有荀彧等屬於曹操的勢力存在,所以劉協才放棄了封馬超為王的打算,他怕惹得曹操火起,廢掉了自己這個大漢天子。

即便是傀儡天子,那也是天子啊!劉協可舍不得從天子的寶座上墜落凡塵。

不過馬超如果知道了劉協的這個心思,一定是不會接受的。原因很簡單,樹大招風啊,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如今馬超的勢力之龐大,地盤之寬廣,足以引起其他諸侯的防備和嫉妒,馬超可不想成為其他諸侯的眼中釘、肉中刺,成為他們日夜算計的對象。

盡管,馬超清楚,因為理念的不同,自己或許最終還是要與天下諸侯為敵,但在沒有準備萬全之前,馬超還不想走到那一步。

威州、伏州相繼臣服,令大漢重現全勝時期的曙光,甚至猶有過之,這一變化,是馬超帶來的。

因此,劉協在詔書中特意交代,把威州、伏州、蘭州的管理權,全權交到了馬超的手上,三州境內的一應大小事務,均由馬超一人裁決,隻需按時上繳賦稅即可。

劉協的這道天子詔書,讓馬超名正言順的成為了天下第一諸侯,總攬大漢五個大州的軍政與一身,就地盤和兵員素質而言,無人能與馬超匹敵!

北疆漠南的廣闊,根本就不是中原狹小的州府可以比擬的,而且又以盛產悍卒聞名於世,別的不說,單說騎兵,羌氐和烏桓這兩個民族的騎兵加起來,就足以笑傲天下了,在經過徐晃、高順等練兵大家的訓練,假以時日,馬超的麾下必將會出現一支可以縱橫天下的鐵騎。

馬超此刻唯一欠缺的,就是經濟上略顯不足了。北方雖然比中原廣闊,民風也彪悍,但是在經濟上,卻是遠遠落後於中原地帶的。但不要忘了,馬超還有雍、涼二州和金城商會在手。尤其是雍州,關中之地,沃野千裏,經濟基礎不比任何一個大州差,隻是屢經戰亂之後,雍州目前尚處於高速恢複的時期,勉強能抵得上最鼎盛的時期,但這在馬超看來還不夠!

得關中者的天下,雍州,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當關中之地超越往昔最鼎盛之時,當威、伏等大州徹底被漢化之後,當涼州、蘭州的彪悍士卒訓練成軍之際,或許,到了那個時候,馬超真的距離時代的巔峰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