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而複生

劉備登臨漢中王之後,積極地厲兵秣馬,準備不日進攻漢中。

對於馬超而言,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想要阻止劉備霸占漢中,用諸葛亮的話來說,最好的時機,便是在劉備與張魯爭鬥不休,兩敗俱傷的時候。那個時候,無論誰勝誰敗,馬超必須果斷的出手,以生力軍的姿態切入戰場,擊敗劉備與張魯之間的勝利者,把漢中之地收入囊中。

漢中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馬超此前不是沒對漢中動過心思,可天下大勢動亂紛紜,馬超不得不應對各處的戰鬥,一直也沒騰出手來,把漢中拿下。這一次在劉備的逼迫下,馬超終於是下定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漢中,把漢中當做遏製劉備的戰略堡壘來經營了。

劉備是漢中王,出兵漢中理所當然。而馬超卻不能那樣做。

對此,諸葛亮的計策是,先暗中集結兵馬,等待時機。等張魯被劉備打怕了,再派出一個能言善辯之人,前往遊說張魯,勸其交出漢中太守的位置馬超讓於,馬超則保證其能夠榮華富貴後半生。

諸葛亮相信,在生與死之間做出選擇,張魯到時候一定會答應下來的。馬超的信譽,在天下任何人的眼中,都是有保障的,遠比偽君子劉備要牢靠的多。既然馬超說了要保張魯後半生衣食無憂,必然不會食言,對此,諸葛亮斷定張魯心中也是有數的。

唯一有些困難的是,要說服張魯,前往漢中的說客必須要巧舌如簧才行。本來,諸葛亮是最為勝任這個角色的,可馬超說什麽也不肯讓諸葛亮去孤身犯險,無論諸葛亮怎麽說,馬超就是不答應。

馬超麾下的眾人都知道,自從馬超擊敗曹操回到長安後,便把諸葛亮從威州叫了過來,兩人第一次見麵的時候,馬超就像是見到了多年未見的好友,真誠且熱情,渾然不似初次見麵。

從那以後,馬超對諸葛亮的器重,連瞎子都能看在眼裏,不但封諸葛亮做了相國,而且還把自己收藏的所有古籍與諸葛亮分享。要知道,在此之前,即便是周瑜,都是沒有這個特權的,諸葛亮可謂是開了先河了。

馬超此舉,倒並非是厚此薄彼。周瑜以前被馬超送入過西涼學府深造了兩年,得到了數位名師的指點,各方麵的能力都有了不小的進步,也更加趨於均衡,剩下的,就看周瑜自身的領悟能力了。

而諸葛亮則不同,他雖然也接受過水鏡先生司馬徽、龐德公二人的教授,但那畢竟屬於私塾的性質,和馬超力主開辦的西涼學府,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就像是後世自學成才的函授高材生,與統招的重點大學高材生,有著天差地遠的區別一樣。

如今戰事將起,馬超也沒有時間讓諸葛亮再去西涼學府深造了,於是便索性敞開了私人的收藏,讓諸葛亮在其中自幼攝取成長所需的營養。這樣才能讓諸葛亮像周瑜一樣,更為均衡的挖掘出全部的潛力。

總而言之,馬超對諸葛亮的器重,是發自內心的。外人不知道的是,馬超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在他的心中,還夾雜著一個後世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意。在浩瀚曆史的長河中,像諸葛亮這樣集智慧、忠誠、正義、堅韌不拔於一身的人,實在是太少見了,馬超想讓本就近乎完美的諸葛亮,變的更完美一些。

當然,這個理由,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所以在諸葛亮提出針對漢中不久後的戰略時,馬超很快就同意了下來,唯獨不答應讓諸葛亮去充當這個說客。

在馬超看來,漢中的地理位置、戰略要衝是很重要,可再重要,也比不上諸葛亮的安危啊!馬超寧可不要漢中,任由漢中落入劉備之手,也不願讓諸葛亮出現半點閃失。這便是他和劉備不同之處。

所以劉備乃是偽君子,而馬超是坦**真君子。

馬超的堅持,讓諸葛亮無計可施。諸葛亮也知道,馬超這是為了他著想,不願他涉險。諸葛亮心中還是很感激的,自覺沒有選錯君主。可漢中戰事一起,張魯必敗,隻是能夠堅持多長時間的事,這個說客的人選一日選不出,馬超就一直會處於被動之中。

就在諸葛亮一籌莫展的時候,前往西川采藥的李當之和吳普回來了,他們還帶回來了一個重傷在身的胖子。

別人聽聞這件事,根本就沒往心裏去。華佗座下的幾個醫道弟子,時常外出采藥,根本就不是什麽稀奇的事,

可諸葛亮聽到這件事之後,心中一動,連忙來到了青囊軍的營中,請李當之和吳普,為他引薦那個胖子。

在李當之和吳普的陪同下,諸葛亮進入軍營,來到那個胖子的臨時居所。

兩人見麵之後,臉上均同時出現了幾分感慨之色。而後,便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之中。

“士元,此生還能相見,真是太好了。”諸葛亮率先打破了沉默,微笑著向臥在榻上的胖子說道。

胖子回以一個苦澀的微笑:“孔明,還是你有先見之明。劉玄德,並非明主啊。以前,鳳雛之名位列臥龍之後,吾心中一直不服,但是現在,吾心服口服矣。”

這個胖子,可不就是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麽!

時間,回到兩個多月以前。

李當之和吳普在落鳳坡附近采藥,無意間發現了假死狀態的龐統,二人一時心善,便把龐統救了下來,可他們二人的醫術,還不足以把龐統的性命從鬼門關上拉回來,隻能勉強維持住龐統的生命體征。畢竟,龐統的傷太重了,尤其是插在他心口上的那支羽箭,隻要再偏上那麽一點點,龐統的命就保不住了。

在龐統昏迷的時候,李當之和吳普帶著他一路北上,終於回到了長安,請華佗出手救治。

神醫出手,龐統的性命自然也就保住了。

當龐統從昏迷中醒來的時候,發現身邊已經不是那個令他感到絕望的落鳳坡了,可不管身邊的空間怎麽轉換,那份令龐統心悸的痛楚,卻絲毫沒有減弱,反而越發的清晰,讓龐統感到鑽心的疼痛。

這種疼痛,並不止是來源於身上的傷口,更多的,是來自於心靈上的傷口。

在落鳳坡瀕死的那一刻,龐統就已經明白,自己是被劉備給利用了。他殫精竭慮的為劉備籌謀霸業,可是在危險的關頭,劉備還是自私的選擇了保存自己,而犧牲龐統。睿智如龐統,縱然當時被劉備所蒙騙,那也隻是因為當局者迷,現在稍加思索,便全然明白了過來。

後來,經過華佗數日的精心救治,龐統終於從昏迷中恢複了神誌。可是自從清醒過來以後,龐統除了對華佗道謝之外,其他一句話也不說,眼神中更是一片死灰,如同死人一般。

龐統因為心中的難過和委屈,強行給自己上了一副枷鎖,把自己的整個心神都封印了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月之後,龐統身體的傷勢逐漸好了起來,已經可以坐起身來,依靠在床榻上了。隻是大多數時候,龐統都是斜依著床榻,獨自發呆,根本不理會身邊的人來人往,也從不會轉頭看身邊的人一眼,似乎在他的眼中,整個世界就隻有他自己一個人一樣。

直到,諸葛亮的出現,才讓龐統恢複了幾分生氣。

沒有勸慰,諸葛亮接下來的話中,充滿了調訓的意味:“怎麽?先臥龍,後鳳雛,士元心中不服?若是如此,那你我二人,便繼續較量下去好了。”

諸葛亮知道,龐統樣貌醜陋,看似平平無奇,實則他內心極為高傲,想要治好他的心傷,必須要用猛藥才行,尋常的勸慰之語,全無用處。

“不必了,吾已經敗給你了。”龐統意興闌珊的回道。

“哦?未必吧?眼前士元便有一個良機,可以讓鳳雛之名,淩駕於臥龍之上。”諸葛亮看著倚靠在床榻上的龐統,目不轉睛的說道。

他看到,龐統的眼神劇烈地收縮了一下,盡管隻是稍縱即逝,但還是讓諸葛亮清晰的捕捉在了眼中。

微微一笑,諸葛亮淡淡的開口說道:“恐怕士元還不知道吧,劉玄德已經自封為漢中王了。這件事,吾絞盡腦汁,依然想不出對策,就是不知你龐士元,是否能把握住這個機會了。”

諸葛亮刻意提到劉備進位漢中王之事,就像是用重錘砸擊在了頑鐵之上,差點把龐統驚得從床榻上跳了起來。

“什麽?!漢中王?他……自封為漢中王了?那豈不是說,他的下一步……”龐統驚愕的看向諸葛亮,眼神複雜到了極點。

他沒有想到,自己幫助劉備一點點發展壯大,是希望劉備以天下蒼生為己任,肩負起造福黎民百姓的重任來。誰料到,在拿下了益州之後,劉備終於暴露出了他的本性來了。

他現在可以向劉協索要漢中王,挑起益州與漢中之間,甚至是益州與雍涼之間的戰鬥,那麽以後呢?他會不會貪心不足的登基稱帝?會不會挑動更大的戰亂?

龐統心中一片冰涼,他發覺,自己真的做錯了,他不該有眼無珠,去輔助劉備那個野心家。

“孔明,這件事,吾接下了。等到合適的時機,吾會親自去漢中走一遭,向張魯曉以利害。”在諸葛亮的期待中,龐統緩緩地說道。

諸葛亮笑著點了點頭,臉上帶出了一絲衷心的笑意。

是的,龐統連人帶心,在這一刻,終於死而複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