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一百七十二章 原來如此

深夜之中,嚴嵩歎了一口氣。

身為內閣首輔數十年,嚴嵩第一次有一種無力的感覺。

今天在內閣之中所發生的一切,讓嚴嵩摸不到頭腦。

徐渭和歸有光二人,在嚴嵩眼裏根本算不得什麽,讓嚴嵩深感憂慮的是,自己居然失敗了。

屹立內閣數十年不倒,這數十年中,上書彈劾自己的人多了去了,可哪一個不是死在自己的手裏。

這裏麵的要訣,嚴嵩心知肚明。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嚴嵩也曾經意氣風發,也曾經慷慨激昂,可是事實證明,大明朝是皇上的大明朝,皇上喜歡誰,誰就可以平步青雲。

可是皇上喜歡誰呢?

是忠臣嗎?

嚴嵩嘴角露出了一絲苦笑。

何謂忠臣?

讀聖人之書,行聖人之教。輔佐當今皇上成為聖明之主,這就是所謂忠臣嗎?

嚴嵩搖搖頭,這種想法太天真了。

聖人無心,以百姓為心,可曆朝曆代,王侯將相,有哪個是為了天下,為了百姓才興兵起事,逐鹿中原的?

在天下萬民眼裏,皇上便是天子,乃是代天牧民,而幾十年的宦海生涯告訴嚴嵩,皇上不過是個普通人,有悲有喜,愛享樂,想長生!

對於皇上來說,天下是什麽?

旁人不說,便說當今皇上,幾十年未曾出過宮門,所謂天下,不過是三宮六院,不過是紫禁城而已。

皇上需要的,永遠不是讀書讀傻了認死理,拿著一本幾千年前古人的書本慷慨激昂,痛斥天子之人,而是可以幫助他統治天下,實現他心中所想的人。

這種人,大概隻能叫做奴仆吧!

呂芳、黃錦等人身為宦官,自然是皇上的家奴,可自己又何曾不是?

“爹,今年浙江的鹽稅收的不錯,足足有三百萬兩白銀,兒子打算將其中的兩百萬兩押解戶部,六十萬兩送到宮裏,其餘的四十萬兩送回分宜老家,您看如何!”

身旁,一隻眼的嚴世蕃手拿賬冊,眼神中滿是興奮。

這大明朝,離了誰都可以,就是離了我嚴家不行!

嚴世蕃的驕傲是有道理的,往年,江浙一帶的鹽稅,總額最多時也不過是一百五六十萬兩,如今,鄢懋卿南下巡鹽,這數額一下子就多了一倍。

江浙一帶倭寇鬧的凶,胡宗憲急需糧餉。

宮裏養著十萬太監宮女,皇上每年齋醮設壇,修建宮觀寺院,錢如流水,來的快,去的容易。

有了這三百萬兩鹽稅,大家總算可以過個好年了。

“嗯,就這麽辦吧!”嚴嵩點了點頭,半分也沒有放在心上。

錢是好東西,誰都喜歡。為官數十載,嚴嵩家裏良田數萬頃,黃金白銀不計其數,到底有多少,連嚴嵩自己也不知道。

抬起眼皮,看了一眼麵前的嚴世蕃,嚴嵩又歎了一口氣。

自己這個兒子,聰明是極聰明的,隻可惜都是小聰明,沒有大智慧。

榮華富貴,過眼雲煙!

嚴嵩雖然從來不信什麽長生,可是道家說的有道理,這世上的很多事,都如同秋天早晨的露水,持盈保泰,不可長久啊!

“這世上什麽都是虛的,隻有銀子才是真的!”嚴世蕃哈哈大笑,左右看看無人,低聲道:“爹,前些日子兒子將家裏的銀子換成了金子,準備埋藏到地窖之中,足有數萬兩之多,那場麵,極是壯觀,若是爹有空,也不妨來看看!”

“啊?”嚴嵩突然坐起了身子。

自己這個兒子貪財好色,他是知道的,可是數萬兩黃金之多,還是超乎了嚴嵩的想象。

“東樓,你豈不聞多藏者必厚亡的道理?”嚴嵩歎了口氣。

嚴世蕃貪財,嚴嵩也貪財,可是隻有嚴嵩自己知道,自己拿的銀子與嚴世蕃不同!

嚴世蕃至今都看不透一個道理,那便是在大明朝,無論你身居何位,家產巨萬,在皇上眼裏,也不過是個笑話。

所有的錢財,除了吃喝用度之外,不過是替皇上做守財奴罷了!

天下防守最嚴密,最森嚴的,自然便是大內,可那又如何,當今皇上的一言一句,所思所想,不到半個時辰,便會有人秘密報告給嚴嵩。

挖地埋金,自以為天衣無縫,固若金湯,不過是自己的錯覺罷了!

不過嚴嵩並不是很擔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整個大明朝,數萬裏的疆域,都是皇上的家業。

皇上家大業大,不在乎手下人貪墨一點銀子,怕的卻是手下人不肯貪墨!

這麽多年了,嚴嵩之所以榮寵不衰,一則是他善於揣摩皇上心意,皇上心裏所想,嘴上卻不好說的,盡是嚴嵩說了,嚴嵩辦了。

幹髒活就要拿黑錢,隻有拿了錢,皇上才放心!

隻是如今這皇上的心意,嚴嵩是越來越摸不透了。

“爹,你不必擔心!”嚴世蕃眨著他那一隻眼,笑道:“爹心裏所想,兒子知道,其實這事簡單!”

“哦?你倒說說看,我心裏想些什麽?”嚴嵩伸手拿起一根竹簽,挑動燈芯,燭光閃耀,照得嚴嵩臉上陰晴不定,卻又波瀾不驚。

“今日內閣之中的事情,兒子早已聽說!”嚴世蕃低聲道:“爹最擔心的,是那徐文長和歸有光兩個人若是進了朝廷,必然不肯依附我們嚴家!”

嚴嵩微微一笑,並不說話。

“可是這件事情最關鍵之處,便在藍神仙那一句讖語!”嚴世蕃微微笑道。

“不錯,東樓,你還是有長進的!”嚴嵩微微點頭,本來,以徐渭和歸有光這等人,便是科場得中,也不過是數百數十新科進士之一罷了!

似他二人這等脾氣秉性,於自己縱然不利,可即便是徐階李春芳等人的日子,隻怕也不會好過。

官場之中,最忌諱的就是得罪人。

所以,嚴嵩對徐渭和歸有光二人,並不看好。

可是,隨著黃錦的一番話,徐文長和歸有光二人,儼然已經是天命在身,隻怕會在皇上麵前大大的受寵啊!

“這件事情兒子已經詳細查訪過了!”嚴世蕃探過頭來,在嚴嵩耳邊低聲道:“據說前幾日,那徐渭和歸有光兩個,曾經跨馬遊街,身後舉著橫幅,橫幅上寫著‘小包神仙門下走狗徐渭、歸有光’的字樣!”

“哦?”嚴嵩一愣,這虎坊街的包神仙如今好大的名聲,便是嚴嵩也略有耳聞。

嚴世蕃又道:“這‘陌上花開,可徐徐歸矣’的讖語,便是出自藍神仙,可是爹你知道嗎?前些日子轟動京城的青雲觀的道門大會,包家的包悟來當中淩空而起,大大的露了臉,你可知道,這包悟來之所以可以參加青雲觀的道門大會,出自誰的推薦嗎?”

“難道是藍道行!”嚴嵩突然坐直了身子,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一副完整的路線圖在嚴嵩的頭腦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