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二百九十章 禍不單行

此時此刻,徐文長和歸有光一眾人等,一直心懷忐忑,老老實實地坐著,等待麵聖。

等了一天了啊!

雖然說大家都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可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擦瓊林賜宴,打馬簪花聽也聽過了,從來沒聽說過要等一整天,一直等到晚上的!

大家的心裏都在打鼓。

難不成,是這次科考出了弊案?

想到這裏,大家忍不住都打了一個寒戰。

大明朝初年,曾經出過一次南北榜案,當時此事震動朝野,也不知多少人因此而人頭落地!

眼見天色漸晚,這大殿之中卻是連一根蠟燭也沒有,四周靜得怕人。

徐文長悄悄拉了一把歸有光,兩個人都是不敢說話,可是心裏卻是十分想念恩師。

在包家,有時候被打,有時候被罵,可是恩師打過了罵過了,還是那個知道疼人的恩師,不像現在,雖然是高中榜首,可連皇上還沒見過,就已經領教到了什麽叫天威難測!

突然之間,一道閃電照亮了整個大殿,借著這一瞬間的光亮,徐文長突然發現,大殿外多了很多錦衣衛士。

“哢嚓嚓!”一陣巨響之後,遠處一陣火光冒了出來,過了片刻,宮裏傳來一陣陣腳步聲,叫喊聲,無數太監們手提水桶趕去救火。

“這是……天雷擊中宮殿,著火了啊!”一瞬間,大家的心裏都是一沉。

…………

“哼!看來,這一次秋闈真是不簡單啊!”

西苑之內,現在卻是一片燈火通明,嘉靖皇帝當中而坐,麵目陰沉。

天下大事,不過兵權、財權、事權而已!

嘉靖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可這朝政仍然牢牢的控製在他手中,靠的便是這三大權力!

這世上,征伐自天子出,封賞自天子出!

而要控製天下,最重要的便是科考公平,如果科考做不到公平,這權力便會不斷地向某一家某一族聚集,到了最後,那便是王與馬治天下了!

因此,大明朝自立國以來,於科考上萬分注意,該殺的殺,該剮的剮,可沒想到啊,這一回的秋闈居然還是出了問題。

“嚴閣老,你說這次秋闈有問題?可有什麽確鑿的證據嗎?”嘉靖皇帝慢悠悠地道。

“回皇上,陶真人現在正在宮門候旨,皇上隻要將他叫進來,一切便可以真相大白!”嚴嵩依舊是一副垂垂老矣的模樣。

“哦?這事居然牽扯到了陶真人?”嘉靖皇帝的臉色有些變了。

他崇信道士不假,但這些年來,陶仲文一直小心謹慎,從不參與朝政,難道這一回?

“宣!”

小太監得了旨意,飛快跑出門去,過了片刻,引著陶仲文進殿。

李春芳如坐針氈,作為禮部尚書,他是這一回秋闈的主考官,這一次秋闈,旁的不說,徐文長、歸有光二人到底是怎麽回事,他比誰都清楚。

如果這事追查下來,紙裏包不住火,自己的前途倒還在其次,弄不好這是要掉腦袋的罪過啊!

可是這又怪誰呢?是皇上您老人家天天念叨著什麽“陌上花開,可徐徐歸矣”啊!

真是太難了!

陶仲文緩緩上殿,不疾不徐,心裏卻是一陣陣的激動!

到底是嚴閣老啊!

自己曾經想說動嚴閣老幫助自己對付包家,可是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沒有下文,連陶仲文自己也覺得這事沒多大希望了。

可就在這幾日,嚴嵩幾次派人送信給自己,陶仲文這才明白,什麽叫靜若處子,脫若動兔。才知道什麽叫謀定而後動,斃敵於一擊!

嚴閣老真是老謀深算啊!

“說罷,陶真人,這次秋闈和你有什麽關係!”嘉靖皇帝欠了欠身,眼神怕人。

“回皇上,這次秋闈與貧道沒什麽關係,貧道也沒什麽確鑿的證據,隻是這裏麵有些事很奇怪!”陶仲文平靜回答道。

“老狐狸!”李春芳暗暗罵了一句,這話說的實在是太有水平了,這事情裏麵有奇怪的地方,您看著辦,至於到底有沒有問題,我也不確定。

如果真的有問題,那便是我的功勞;如果沒問題,那也和我無關!

“說吧,說吧!不用拐彎抹角!”嘉靖皇帝噘著嘴,一副風雨不動的架勢。

“是!”陶仲文上前兩步,道:“皇上明見萬裏,自然知道今科的狀元徐文長、榜眼歸有光都是久試不中的,可這一次,居然一起高居榜首!”

“就這個嗎?這也不算什麽吧?”嘉靖皇帝眯縫著眼睛看向陶仲文。

這些人都是人精,一句話後麵往往藏著幾十句幾百句,誰也不知道哪一句才是要緊的!這“陌上花開,可徐徐歸矣”乃是藍神仙代老天降下的旨意,莫不是陶仲文見藍道行受寵,所以想出這幺蛾子來?

如果是這樣!

嘉靖皇帝低頭看向自己手裏的金杯,慢慢轉動。

那首詩怎麽寫的來著?

金杯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這二人本來久試不第,後來拜在了虎坊街一個什麽小包神仙的門下!”陶仲文繼續道。

“小包神仙?是什麽人?”嘉靖皇帝的臉色越發陰沉了。

修仙路到底有多難,隻有嘉靖皇帝最清楚。

身為九五之尊,修宮觀,蓋廟宇,西苑內的齋醮永遠是一個接著一個,仙丹吃了一種又一種。

嘉靖皇帝反而覺得,仙人就如同那海上的仙山,大家都說有,可誰也沒見過,說沒見過吧,隔三差五又會出來個消息,說什麽人又海上看到了仙山一角!

如果身為九五之尊,天下的共主都難窺堂奧,世間還有誰能修成正果?

何況,這些年來,騙子見的太多了!

所以,嘉靖皇帝本能地聞到了一股濃濃的江湖騙子的味道。

“回皇上!”旁邊呂芳道:“這包家乃是父子兩個,這兒子叫做包大農,在虎坊街上開了一家天機館給人算命,據說很是靈驗,還開了一家清華浴池,據說可以治療天花惡疾!至於那當父親的,這兩年在京師名氣也是大得很,之前曾經施舍過符水,專門給人治療大粗脖子病!”

“哦?有點意思啊!”嘉靖皇帝突然有了繼續聽下去的興趣。

“這包悟來,據說……”呂芳看了一眼陶仲文。

陶仲文忙道:“呂公公所說不假,這包悟來本來是貧道門下的弟子,後來貧道見他品行不端,因此將他逐出了門牆,沒想到他居然到處招搖撞騙!”

“好了,旁的先不說,先說說這科舉之事吧!徐渭和歸有光二人都出自於包家,然後呢?”嘉靖皇帝突然也很想知道,到底是什麽樣的師父,居然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點石成金,教出一個狀元,一個榜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