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好,中計了
隨著一匹匹快馬風馳電掣地奔出杭州城的大門,整個浙江省境內,十餘名接到了命令的將領一個個都傻了眼。
這到底是啥情況?
最早的命令是胡宗憲胡總督下的,命令的內容是率領所部火速趕往杭州,以期包圍剿滅倭寇。
這一路上各種真真假假的消息紛至遝來,有的消息說朝廷派來祭海的包天師已經被倭寇擊殺,有的說包天師並沒有死,隻不過是做了倭寇的俘虜,被捉到了上虞縣城,而總兵俞大猷已經率領隊伍去救了!
這一路上人心惶惶,胡宗憲在抗倭隊伍中頗有威望,大家都是玩了命的趕路,希望在大錯鑄成之前趕到杭州城。
可是路才走了一半,胡宗憲的第二道命令就來了,要所有部隊就近擇險據守,不得擅自出擊,不得擅自救援上虞城。
到了這個時候,所有的將領心裏都知道,看來流言不是空穴來風了。
看來包天師的確是被劫持到了上虞城。
但是為什麽不許大家去救援呢?
所有的將領頭腦裏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
隻不過,在任何年代,軍人都要絕對服從上級的命令。
在心裏質疑的同時,所有的將領都忠實的執行了胡宗憲的命令,帶領手下的士卒們爬上目光所及最險峻的高山。
剛剛鬆了口氣,印著江浙總督府大印的命令又來了!
這一次命令寫的很明白,俞大猷被困上虞城,胡宗憲親自領兵去救,至於其餘軍隊,必須於明日天亮之前趕到上虞城參與決戰!
形勢危急啊!
所有的將領都不是白給的,這簡單的一道命令,後麵隱藏著很多沒有明說的信息!
胡總督已然出發救援,那麽這封命令是誰下的?
俞大猷作為抗倭的虎將,被圍困在上虞縣城之下,圍困的倭寇到底有多少人?胡宗憲領兵去救,又帶領了多少人?全都是語焉不詳啊!
可是明明白白的是,胡宗憲是江浙總督,俞大猷也是總兵官,而且俞大猷這些年在浙江省內抗倭,那是南征北戰,東擋西殺,在各地明軍心中也享有崇高的威望。
如今,俞大猷已經被困上虞城下,胡宗憲領兵救援!
更不要說,還有那位剛剛捐了五萬兩白銀,在浙江全體軍民心中有活神仙之稱的天師包悟來被困上虞城內。
這一刻,明軍之中無論官兵,全都是熱血湧上了腦門!
身為熱血軍人,豈能看著自己的長官陷入敵人的包圍?豈能看到自己的恩人被敵人擄走!
“將軍,請下令吧,咱們情願死在上虞城下!”
“將軍,咱們急行軍的話,一定能夠按時趕到。”
“別想了,將軍,如果出了事情,咱們願意和您一起承擔!”
一句句充滿了戰鬥**的話語,在這一刻響徹在浙江大地的各個角落。
“走,咱們去上虞縣城!”
“出發!”
“這一戰,咱們要讓倭寇知道咱們的厲害!”
黑暗之中,一隻隻隊伍從山頭上下來,繼續趕路。
然後……
在一處處山坳,在一座座山嶺下,一隊又一隊的倭寇嚎叫著從山坡上衝了下來,在疲憊的明軍隊伍裏瘋狂砍殺一陣之後消失在黑夜裏。
這一幕,在這個晚上,無數次地上演。
到了子時之後,所有奉命救援上虞縣城的隊伍都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在這樣走下去,還沒走到上虞縣城,所有的隊伍就要被消耗幹淨了。
迫不得已之下,一隻隻隊伍在黑暗之中結陣自保,然而因為是倉促結陣,已然失了地利,隻能在一波又一波的倭寇攻擊中被動防守。
這些明軍本來就是省內的二流乃至三流軍力,守城倒還有餘,可野戰能力則與倭寇相差太遠。
在這黑暗之中,麵對著凶狠狡猾的倭寇,這些隊伍自保尚且成為問題,救援上虞縣城,根本沒有可能!
所有的人到了這一刻都明白了胡宗憲命令的用意。
但是已經太晚了!
在這一刻,需要救援的隊伍遠遠不止是上虞縣城,而是所有那些又累又餓,被困在前進道路上的明軍!
這些隊伍被分割包圍在十幾處,雖然暗夜之中的倭寇似乎並不急著進攻,但是這一日一夜來的強行軍以及不停歇的戰鬥,已經使得每一支隊伍的戰鬥力都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在天亮之前,沒有人敢冒險繼續上路。
而在覆卮山上,二泉春二郎手持望遠鏡,臉上露出了笑容。
並非所有的隊伍都沒辦法突破倭寇的封鎖,起碼眼前的這一支援軍已經距離上虞縣城很近了!
從旗號上來看,這一支明軍的主將似乎是大明朝江浙總督胡宗憲!
“汪先生!聽說胡宗憲和你有些交情,你要不要去見一麵!”二泉春二郎陰惻惻一笑。
汪直一驚,看來自己暗中的勾當也瞞不過眼前這二泉春二郎。
“二泉閣下說哪裏話來,請給我一支兵馬,讓我去取胡宗憲的人頭!”汪直腦門子見汗了。
“不必了!”二泉春二郎搖頭道:“他之所以可以突襲到此處,不是他有多厲害,而是我讓他突襲到此處,而且,他也隻能到這裏了!”
二泉春二郎一招手,身後一名倭寇點起火把,燒著了柴堆。
“這是信號!是發動總攻會戰的信號!”火光閃起,遠處安靜已久的上虞城下,頓時又陷入了苦戰。
“俞將軍,我來救你們了!”馬上,胡宗憲滿臉硝煙,大聲喊道。
為了達到突襲的效果,他這次來沒有帶笨重的任何火器。
如今已經能夠看到俞大猷所率領部隊的營地了。
可是就是這麽一點距離,居然如此難以突破,這是超出了胡宗憲的預料。
“完了完了!”
上虞城下,俞大猷眼見胡宗憲的旗號,忍不住失聲長歎。
胡宗憲可是整個浙江抗倭的主心骨,豈能以身犯險?
如果今天出了任何紕漏,我俞大猷豈不成了大明朝的罪人?
隨著倭寇近乎瘋狂的呐喊,一波又一波手持太刀的浪人武士們蜂擁而來。
而身陷重圍的胡宗憲和俞大猷兩部,也都知道失敗隻有死路一條。
狹路相逢勇者勝!
這是生死之戰,兩方誰都不肯退後半步。明軍陣營裏,馬夫和文書全都撿起刀槍上了戰場。
二泉春二郎也明白,這是自己一生中難得遇到的機會,絕不肯輕易放手,連身邊最後的親衛隊也派上了前線!
雙方在覆卮山下,上虞城外,開始了一場鐵與血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