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四百四十八章 困獸之鬥

營地中間那個微微隆起的小山包上,胡宗憲頂盔摜甲,罩袍束帶。

“大帥,請離開此處!”手下五六員裨將跪地哀求道:“大帥乃是萬金之軀,豈可輕易犯險?此處太過顯眼,還請大帥回到營帳之中指揮作戰!”

“不必多言!”

胡宗憲站起身來,此處距離兩軍交戰之處不足一裏地,胡宗憲甚至能看到對麵衝來的倭寇臉上窮凶極惡的表情。

“這一戰若是勝了,倭寇豈能動我分毫?此戰若是敗了,我便躲在營帳之中又能如何?”胡宗憲手指前方浴血拚殺的將士,大聲道:“我就是要讓前線的將士知道,我胡宗憲就在此處,我大明朝雖然廣大無邊,你我卻再也沒有可退之處!你們若是擔心我的安危,便上前去好好殺敵!”

“是!”

幾名裨將眼含熱淚。

“來!跟我衝!”一名裨將手舞大錘,率領幾名親兵直衝而上。

本來已經不堪重負的防線在生力軍的幫助下終於恢複了穩定。

“兄弟們,大明朝雖大,你我再無可退之處,我們身後就是胡大帥!”那名裨將真臂高呼。

“死戰不退!”

四麵邊聲連角起!

一聲接一聲的呐喊在黑夜之中來回傳**,便是這幾千人的喊殺聲也掩蓋不住。

胡宗憲麵無表情,緩緩坐倒,望著眼前這激烈的戰事。

“完了,全完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胡宗憲麵如平湖,心中卻是狂瀾既起!

今天的事情將會被記載進大明朝的曆史,不過當然不是作為光彩的曆史。

東南的局勢,從今天開始就要徹底崩壞了!

今天的勝負,在久經戰陣的胡宗憲眼裏已經沒有任何懸念。

大明朝在浙江的軍隊十倍於倭寇,從表麵上來看無疑占據絕對的優勢。

可是隻有胡宗憲自己知道,這些部隊裏大多是衛所兵,經過一兩百年的和平時光,衛所兵已然變成了軍官們的家奴,衛所所掌握的土地已經成了軍官們的私產!軍冊上的一個個名字不過是一個個冒領軍餉的假名字,實則根本沒有那麽多人。

而且浙江一省之地,極是廣大,每一處都需要分兵駐守,如此一來,每一地的兵力就極為有限。

那些飽受衛所軍官敲詐的衛所兵吃不飽,穿不暖,平時缺乏訓練,又無必勝之心,一旦上陣,想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保命。

而倭寇則不同,他們不但武器精良,武藝高超,更重要的是,他們深入大明朝東南沿海,不需要輜重,全靠劫掠補充給養,不但如此,每一次入寇,每一個倭寇都會搶到大量的金銀財寶,正是為此,這些倭寇戰鬥力極強,求戰之心極盛。

直到戚繼光和俞大猷二人編練新軍後,大明軍隊在東南麵對倭寇時,才一掃頹勢。

可是如今,俞大猷所率領的精銳被圍困在對麵,眼看也是凶多吉少!

胡宗憲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本來他率部來的路上,還存著一點希望,希望俞大猷所部堅持住,等待自己的救援。

可是他一到此處便已經發現,這根本就是一個圈套。

如果倭寇隻是單純的想消滅俞大猷所率騎兵,早就已經得手。

而倭寇之所以要等自己的援兵到了從一起動手,為的就是以俞大猷為誘餌,引誘援軍上鉤。

而這就更讓胡宗憲憂慮。

以前東南的倭寇便十分猖獗,但是一直不能算是大明朝的心腹大患。

原因很簡單,倭寇求財,凡是上岸的倭寇,目的就是為了劫掠財富,每次大肆劫掠之後,便退回海外去了。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無論是攻城還是野戰,倭寇的目的便隻有這一個。

可是這一次!

完全不同了,倭寇居然設下了圈套,主動引誘明軍決戰!

胡宗憲的眼睛眯了起來。

此時此刻,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陣地前火光照耀,兩軍陣前拚殺!

倭寇在此處圍點打援,以逸待勞。

而自己所率領的一千多名騎兵卻是長途跋涉,勞頓不堪。

防禦明軍所組成的陣地,隨著倭寇的進攻越來越小。

…………

在距離胡宗憲不遠的另一個包圍圈裏,俞大猷手持雙刀,浴血拚殺!

一名倭寇揮舞大太刀衝殺而來,當者無不披靡。

俞大猷揮刀而上,一步買出,便見當空一道紅光劈頭斬來。

俞大猷心中一驚,心知這大太刀刀大力沉,隻能閃避,不能硬擋,身子一閃,讓開這大太刀,左手刀挺刀便刺,那使太刀的倭寇知道遇到了高手,手中大太刀調轉不及,隻好退後兩步。

俞大猷身隨刀上,右手刀揮向那倭寇的麵門。

你倭寇怪叫一聲,棄了手中太刀,一個倒縱,退後兩步。

俞大猷得理不饒人,雙刀盤旋,當頭罩向那倭寇。

這一招雪花蓋頂乃是俞大猷的得意之作,眼見這雙刀之下便又要多一條惡鬼。

突然俞大猷隻覺身子一軟,忍不住打了個趔趄,刀便偏了,那倭寇大叫一聲,一隻胳膊被砍了下來。

那倭寇心膽俱裂,怪叫著逃走。

俞大猷手拄戰刀,不住喘息。

來的時候太匆忙,沒有攜帶軍糧,被圍在此處已經將近一日夜,大戰小戰便不曾停過,便是鐵打的漢子也頂不住了!

俞大猷口中呼哧呼哧直喘,血紅的眼珠望向胡宗憲所在的方向。

萬死啊!

俞大猷心中悔恨萬分。

身為軍人,不該為了一己私利而違抗軍令,如果當初不是自己為了就師公包悟來而改變了行軍路線,就不會遭到包圍。

如果不是自己被包圍,胡大帥就不會率兵來救一起深陷包圍。

今日之事看來絕難善了!

可是自己不但連累了胡大帥,卻連自己的師公也沒有救出來!

師公啊師公,您老人家不是我大明朝的天師嗎?在諸多傳說之中,您老人家可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的神仙,是可以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神仙啊!

可是您怎麽就成了倭寇的俘虜了呢!

您的本事呢?徒孫現在需要您啊,我大明朝需要您啊,東南半壁的百姓也一樣需要您啊!

“包天師,您顯靈吧!”俞大猷忍不住大聲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