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648章 兩手抓

“爹說的是!”嚴世蕃微微一笑。

這些天,嚴世蕃根本就沒想別的,腦子裏想的完全是這件事。

不蒸饅頭爭口氣!

嚴世蕃雖然隻有一隻眼,卻是大明朝朝野公認的第一鬼才。

這些年以來,嚴嵩的年紀大了,精力不如以前,揣測嘉靖皇帝心意的重擔,自然落在了嚴世蕃的身上。

而嚴世蕃每次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務。

甚至朝野有一種傳言,說是嚴閣老之所以能夠受皇上恩寵數十年而不衰,靠的便是這嚴世蕃。

對於這種傳言,嚴世蕃嘴上不說,其實心裏還是十分受用的。

畢竟大明第一鬼才的名聲還是不錯的。

憑借著他靈活的頭腦以及老爹嚴嵩作為靠山,嚴世蕃這些年在大明朝內外那是橫走平蹚,所向無敵啊。

可偏偏在萬福彩這件事上,嚴世蕃栽了一個大跟頭。

當初嚴世蕃初到江西的時候,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啊!

嚴家不但將這世上最賺錢到底買賣拿到了手裏,而且是全國最低價。

單這份麵子就已經是足金999的了,手裏捧著這幾隻金飯碗,嚴世蕃閉著眼都能看到無數的金子銀子流進自己的口袋。

可是沒想到事與願違啊!

不要說賺大錢,到了最後,可以說是賠的底朝天。

在江西萬福彩剛剛黃攤子的時候,嚴世蕃還十分地自責,覺得是自己搞壞了賺錢的方子。可是後來隨著各地萬福彩黃攤子的消息一個一個地傳來,嚴世蕃終於看明白了,這件事由始至終就是一個圈套。

京師的萬福彩賺錢是不假,如果各地可以嚴格按照京師的法子來運作萬福彩也一定會賺錢也不假。

可是這其中的問題就在於,嚴世蕃以及明明白白地看透了,京師的萬福彩之所以能賺錢,歸根到底是因為有不想從萬福彩中撈錢的海瑞。

而各地的萬福彩之所以會賠錢,是因為各省參與到萬福彩中人全部都想大撈而特撈。

這道理一旦想通了簡直讓人隻能翻白眼。

正因為不想撈錢所以能撈很多錢。

正因為太想撈錢所以反而撈不到。

包大農之所以會輕易地將萬福彩各省經營權放手,不是因為有多麽高風亮節,而是因為從一開始就知道這件事成功的關鍵隻有一個!

那就是海瑞。

如同海瑞這般一根筋不愛錢的人,整個大明朝也找不出第二個來。

所以京師的萬福彩一定賺錢,而其他各地的萬福彩一定虧錢!

一想明白其中的關鍵,嚴世蕃馬上就明白了,這萬福彩根本就是一個圈套。

錢損失了,對於嚴世蕃來說還是小事。

可是居然被包大農那廝套路了幾百萬兩白銀,這件事本身在嚴世蕃看來就是對自己智商的侮辱。

坊間已經有流言,說嚴世蕃這大明第一鬼才的成色已經不足。更有人說嚴世蕃已經敗在了包大農的手下。

所以這一次萬壽節的賀禮之事,在嚴世蕃看來,不但事關自己父子未來的前途,更關係到自己的麵子。

隻要在這一關裏幫助景王朱載圳獲得嘉靖皇帝的歡心,那麽景王就很有可能被立為太子。

到了那個時節,站隊錯誤的包家父子自然是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

嚴世蕃又笑了,道:“爹,這第二件禮物,是越南進貢的禮物!”

嚴嵩眉頭一皺,道:“我兒糊塗,這萬壽節是什麽樣的日子,適合拿些金銀珠寶出來嗎?”

“那是一節指骨,據說是釋迦摩尼佛的真身舍利!”嚴世蕃微笑著道。

“哦?”嚴嵩身子猛的一振,坐了起來。

“這件禮物的確相當好啊!”嚴嵩也不得佩服自己這兒子花了大工夫。

這釋迦摩尼佛的真身舍利,那自然是價值無邊的寶貝,尤其對於修道之人來說,能對著這真身舍利修行,自然是事半功倍。

看問題在於,嘉靖皇帝雖然修行,卻是修仙而不是修佛。

雖說兩者自有互通之處,可到底還是有所不同。

“這最後一件嘛,更是不得了了!”嚴世蕃嘿嘿一笑,低聲道:“皇上多年來,一直在尋找張三豐真人的血經!”

“什麽?!”嚴嵩徹底坐不住了,站了起來,顫聲道:“你說你們找到了張真人的血經?”

這血經據說是張三豐在一百二十歲的時候,以舌尖血和指尖血寫就,乃是有大功德的寶物。

雖說張三豐在道家神仙係統的地位遠遠不及釋迦摩尼佛在佛教諸神裏的地位崇高,可嘉靖皇帝信的是道法而不是佛法,求的是長生而不是來生……

作為大明朝最有名的活神仙,張三豐的傳說遍及整個大明朝國土之上,前幾任的明朝皇帝也曾幾次派出使者尋找這位活神仙,可到底不得要領,隻是在尋找張三豐的過程中,得到消息說,這位活神仙在一百二十歲的時候曾經手寫過兩部血經,若是能得了這兩部經書,日夜誦讀,修仙長生自然事半功倍!

所以這些年,嘉靖皇帝也曾數次派人四處查訪,可到底是無功而返。

如果這一次可以在萬壽節上,將這件賀禮送給嘉靖皇帝,必然對於景王朱載圳來說,是極大的加分項啊。

“沒錯,正是張真人的兩部血經!”嚴世蕃信誓旦旦地道。

實際上,即便是嚴世蕃也不過是聽說而已。

畢竟這張三豐也是傳說中的人物。

傳說中的人物刺破了傳說中的舌頭和指尖寫了兩部傳說中的經書,這事到底能有多靠譜,嚴世蕃自然不敢深究。

他隻不過是給景王朱載圳出主意,至於朱載圳怎麽去找,那是朱載圳的事情,一旦出了事情,責任也自然是朱載圳的。

所以,對於這件事,嚴世蕃還是很放心的,雖說後來嚴世蕃聽說朱載圳找來了書法高手,又找來了書畫做舊的高手,可是嚴世蕃還是相信這兩部血經是真的。

如果有人懷疑的話,完全可以找張三豐來對質一下。

反過來說,既然找不到張三豐親口來反對這兩部經書是假的,那它就是真的。

其實嚴嵩心裏也明白,這兩部經書是真是假並不重要,隻要嘉靖皇帝相信這兩部經書是真的,那就足夠了。

在這一刻,嚴嵩突然發現,自己好像找到了一點對付包家父子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