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652章 不傳之秘

“包小友,你這是何意啊?”嘉靖皇帝也很有一些緊張。

“皇上,這盒子裏的東西可是非比尋常啊!”包大農的眼神中出現了一絲神秘,他左右看看,旁邊到處站的都是人。

可是包大農還是擺出一幅神秘兮兮地樣子,湊近到嘉靖皇帝身邊。

所有人都蒙了!

天子不受私!

天子就應該坦坦****,堂堂正正,可是如今包大農這副猥瑣的模樣,分明是要說悄悄話的樣子。

旁邊一大票人頓時都在這一瞬間擺出一副魂遊物外,有身無體的樣子來,好像根本不在現場,啥也沒看到的模樣。

包大農趴在嘉靖皇帝耳邊耳語了幾句。

所有人都發現,包大農這幾句話說完之後,嘉靖皇帝的神態變了。

那是一種發自於內心的激動和震驚!

嘉靖皇帝瞪大了眼睛看了包大農一眼,包大農十分肯定地點了點頭。

嘉靖皇帝也點了點頭,輕輕拿開包大農的手,卻不再去打開錦盒,而是將那錦盒緊緊地抱在了懷裏。

然後,嘉靖皇帝長長出了一口氣,露出了十分滿意的笑容。

“包小友,多謝你,你的心意,朕領了!”嘉靖皇帝將那錦盒緊緊地抱在懷裏,好像一個剛剛得到了糖果的小孩子, 生怕身邊會有人衝出來,一把將自己的糖果搶走。

“主子萬歲爺……”黃錦眨了眨眼睛,不知道怎麽辦了。

今天這萬壽節,自然是普天同慶,京師中的百官們全都放了假。

如今朝廷有錢,嚴嵩自作主張,給每個京官發了十斤好肉,一壇好酒。

至於宮中的萬壽節慶典,是嘉靖皇帝的主意,不要大操大辦,隻要將幾位閣老,以及兩位王爺,還有包大農請來也就是了。

如今這暖閣之中,是嘉靖朝少有的溫馨時刻。

畢竟,嘉靖皇帝幾十年沒有見到過這兩個兒子了。

雖然說父子情深,可畢竟幾十年過去了,當初還很幼小的兩個小王爺,如今都是滿麵胡須的快三十的人了。

即便是嘉靖見了,也覺得有些生分和尷尬,更不要說今天這萬壽節的風頭,都給包大農一個人搶了。

景王朱載圳看向包大農的眼神裏滿是怒火。

本來,他已經準備了幾個月,為的便是在這萬壽節皇上的壽宴上大顯身手,擊敗自己的個個裕王朱載圳,可是沒想到,這一波的風頭被包大農搶了個幹幹淨淨。

“繼續吧!”嘉靖皇帝點點頭。

最近的心情實在不錯,而且今天難得,兩個兒子都在。

雖說多少年沒見了,有些生分,可是嘉靖皇帝的內心裏,還是很渴望能夠享受兒子們的孝敬的。

“今天朕過生日,你們兩個都準備了什麽禮物啊!”嘉靖皇帝笑眯眯的問道。

“回父皇的話,兒臣這些日子為父皇準備了一點小小的禮物!”

朱載圳站了起來,他身子胖胖的,中氣很足,今天他的一言一行,都在景王府裏排練了很多次了,包括這一次搶答。

身為景王,雖然與裕王一樣,都是王爺,但是畢竟裕王朱載後的年紀稍大一點,按規矩來說,自然應該是身為兄長的朱載後先說話。

可朱載圳就是要搶話。

根據之前的預測,雖然這是一個失禮的舉動,可是今天是萬壽節,皇上的生辰,大家齊聚一堂,喜氣融融的時候,皇上不大會生氣,這是其一。

而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嘉靖皇帝自來偏愛景王朱載圳多一些,而且如同兩軍對峙,先發者製人,後發者製於人!

朱載圳既然準備充分,就決意不會給裕王朱載後一點機會。

所有自然應該第一個站起來說話。

“你這孩子,還是那麽頑皮,沒大沒小的!”嘉靖皇帝笑眯眯不痛不癢說了一句,便再也沒話了。

坐在一旁的朱載後忍不住心裏歎了口氣,心裏沮喪的要死。

這次自己是被逼的走投無路了。

歲奉已經很久沒有拿到了,便是自己有那個四處花大價錢搜羅天下珍寶的心,可也沒那個力。如今自己將寶全都押到了包大農的身上,整日裏窩在溫室之中搗鼓包大農送來的植物苗子。

據包大農說,拿東西直接關係到了自己和大明朝的未來。

可是那東西長的是不錯,卻沒半點特殊,雖然已經開了老大一盤黃花,卻也不見得多好看,而且一點香氣也沒有。

這幾日朱載後在裕王府裏急的團團直轉,混沒半點主意。

李妃心裏也是十分惱怒,隻是事到如今,要想後悔,這世上可哪來的後悔藥吃!

她是個女中豪傑,一邊心裏怨恨著包大農,一邊還要安慰朱載後。

至於高拱和張居正兩個,更是惶惶不可終日。

萬萬沒想到,一直寄予厚望的帝友包大農給出的居然是這樣一個嗖吧主意。

以至於暴脾氣的高拱很是懷疑,包大農根本就是景王朱載圳派到裕王這邊來搞破壞的臥底。

如今一看包大農拿出來的禮物,雖然不是什麽奇珍異寶,可兩件禮物,每一件都送到了嘉靖皇帝的心坎上,如果包大農真的有心幫助裕王為什麽不將這兩件禮物送給裕王,由裕王出麵送給皇上?

一時間,裕王等人,對於包大農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怨恨。

除了怨恨,還有後悔。

他們早就聽說景王朱載圳四處搜羅,找到了很多奇珍異寶,可是裕王府這邊,一個木箱子裏裝著那一株不知名的難看植物,就是裕王府最重要的禮物了。

除了這箱子,另外就是李妃有心,為嘉靖皇帝織了一件萬壽道袍。

可是就這兩件東西,如果和景王的禮物比起來,那肯定是萬萬不如的。

裕王朱載後麵如死灰,麵對朱載圳的挑釁,隻能在心中暗暗歎氣。

朱載圳朝著嘉靖皇帝躬身施禮道:“父皇,兒臣有祥瑞要進獻給父皇!”說完拍了拍手。

暖閣之外,十幾名小太監抬著一隻大木籠走了進來。

那木籠之上蓋著大紅的錦緞。

朱載圳走上前去,伸手褪去錦緞。

頓時,整個暖閣之中,響起了一片驚歎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