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682章 明白人裴有禮

歸有光心裏忍不住罵娘啊!

老子來了這麽久,為的是什麽,便是為了整修城防啊。

這麽久以來,若不是你裴有禮從中作梗,不要說這紫荊關,便是這整個邊防,也早就煥然一新了。

這紫荊關諸城,本來就已經是年久失修,情況不容樂觀,這一次裴有禮等人一早得到朝廷要花銀子整修城防,為了從中牟利,居然派人對各處城防進行了破壞。

所以擺在歸有光麵前的完全是一個爛攤子。

“天公不作美啊!”廣坤和尚哀歎了一聲,道:“若是這韃靼人再晚來個一兩個越,可就大不一樣了!”

“說那些都晚了!”歸有光深深吸了兩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

對於歸有光來說,今天的一切,在從京師出發之前,就早已經想到了。

所以這場麵雖然駭人,卻也嚇不到歸有光。

“走,咱們上城去看看!”歸有光邁著大步,下到了城牆之上。

廣坤和尚抖著兩腿跟在後麵,裴有禮本來已經是心膽俱裂,可是欽差大人走在前麵,他自然不甘落後,從身旁士卒手中搶了一麵盾牌,膽戰心驚地跟在兩人之後。

韃靼人的前鋒萬人隊圍著紫荊關一邊放馬狂奔,一邊縱聲呼嘯,隨著煙塵四起,一波一波的箭雨朝著城頭之上射來。

作為這一道防線最主要的堅城,紫荊關不但城高牆厚,而且城門前還有一條長長的護城河。

雖說如今寒意尚在,好在護城河裏的冰也化得差不多了。雖然韃靼人自來精於騎射,可箭矢飛過護城河,已然是強弩之末,倒也不能傷人。

歸有光一身官府,站在城牆之上,大風吹來,衣帶飄飄。

城頭上的明軍見欽差大人親上了城頭,都是精神大振,大聲呼喝,聲威倒也驚人。

“裴將軍,你倒說說看,這韃靼人往常都有哪些手段?”歸有光沉聲問道。

雖說來紫荊關之前,歸有光查閱了無數書籍,可那時歸有光心裏想的不過是整修城防而已,所看的都是曆代兵書中的城防內容,萬萬想不到居然會遇上韃靼人大舉入寇。

“回……回欽差大人的話!”裴有禮舉著盾牌,顫顫巍巍地站到了歸有光身邊,道:“這韃靼自來長於騎射,短於攻城,若是遇到我軍出戰,便要大舉來襲,若是打了勝仗,便所有人一擁而上,若是見戰事不利,便要一窩蜂的逃走了。我軍雖然也有騎兵,可不管是數量上還是騎射之術,都差得遠呢!所以往常若是有小股的韃靼人來犯,咱們就出兵作戰,若是敵人大軍來襲,咱們便固守堅城!”

裴有禮說到這簡直要哭了,顫聲道:“可是往常所謂的大軍,不過是萬把人,可是這次看起來,起碼有五六萬,哦不,是十幾萬人啊!”

“所以,這說明,這一次韃靼人的所圖不小啊!”歸有光歎了口氣。

大明朝如今是今非昔比啊。

當年太祖朱元璋定鼎中原之後,挾百萬虎狼之師出擊蒙元,將蒙古人打得找不到北。

一直到成祖皇帝朱棣時,明朝還時常派出部隊深入大漠,搜剿蒙古人的餘孽。

可是自從土木堡之變之後,明軍的元氣大傷,能征慣戰的宿將為之一空,從那時候起,明朝麵對韃靼人的入侵,便隻能采取守勢了。

遠的不說,便說嘉靖一朝,韃靼人便數次入寇,影響最大的便是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戌之變,那次韃靼首領俺答汗率兵入寇,一直打到了北京城下,圍困北京數月才逐漸退去。

歸有光歎了口氣。

當年太祖皇帝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用的便是這天下的百姓,而如今大明朝數次困辱於韃靼人之手,百姓還是那些百姓,隻是皇上不能用罷了。

當年庚戌之變時,歸有光便已聽聞,當時名震天下的大明京軍已然是徒有其名,軍備邊政廢弛不堪,所充數者莫不是老弱病殘之輩,便是這等人,也要受人克扣糧餉。

京軍尚且如此,更不要說邊防上的明軍了。

“裴將軍,你久在邊關,可知其所以然嗎?”眼見韃靼人似乎一時三刻還不會攻城,歸有光隨口問道。

“嘿嘿嘿!”裴有禮尷尬笑了兩聲,道:“這有什麽不知道的,這韃靼人自來放牧為生,雖說全民皆兵,來去如風,實在是很難纏的對手,若是年景好時,風調雨順,水草豐茂之時,不要一兩年,便是牛羊遍地,人口蕃息,到了那等時節,不要說……”裴有禮四處看了兩眼,這才低聲道:“不要說如今我大明朝的邊政廢弛,便是太祖爺爺再世,徐達常遇春將軍重生,在這關外草原之上,隻怕也難以與韃靼人較一時之短長,更不要說如今了!”

裴有禮深知如今自己的小命就握在歸有光的手裏,為了獲得歸有光的信任,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又道:“可是他們又不種地,又無城池房屋,一旦遇到天災,比如今冬的雪災,牧養的牛羊凍餓而死後,便要衣食無著了,那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除了縱馬入關,四處劫掠,哪有更好的法子?”

歸有光就是一愣,不由得又看了一眼這裴有禮。

本來歸有光以為這裴有禮不過是個蠅營狗苟的無能之輩,卻沒想到裴有禮一開口,居然還說出了點道理來。

“其實這韃靼人,已然與之前的蒙古人不同了,根本沒有與我大明朝爭天下之心!”裴有禮撇了撇嘴道:“不然當年庚戌之變時,俺答汗哪有那麽容易退兵!”

“其實啊,俺答汗此人,不過是想與咱們大明朝開辦互市罷了!”裴有禮歎了口氣,繼續道:“可是這韃靼人偏偏是咱們大明朝的死敵,當年蒙古退出中原,已然是不情不願,後來土木堡之變後,咱們朝廷裏提起來蒙古人更是恨得牙根直癢癢,這韃靼人自來是不事生產,境內鐵器奇缺,便是連煮肉的鍋子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