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773章 朱載圳的孝心

“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啊!”

西苑之內的靜室之中,嘉靖慌狀若癲狂,赤紅著雙眼,揮舞著雙手,來來回回地踱步。

在嘉靖皇帝麵前,站著的是朝中的幾位閣老。

“皇上!”最先站出來的是戶部尚書。

“啟稟皇上,如今戶部庫房裏的銀子還有很多,可是市麵上的糧食價格實在是太貴了,而且即便如此,能買到的糧食也是微乎其微!再過一個月,咱們京師之中差不多就要斷糧了!”說完,戶部尚書的身子晃了幾晃。

麵有菜色啊!

不僅僅是戶部尚書,其餘的那些高官們這一兩個月也都苗條了很多。

其實即便京師之中的人都餓死,也輪不到這些人少吃一口。

問題是大家都憋足了想在嘉靖皇帝麵前擺出一副清廉如水、操心國事的模樣,這些天以來,即便是嘉靖皇帝也清瘦了許多,若是做大臣的反而肥白入昔,豈不是不與領導步調一致?

因此大家都是一般的想法,主動節食,甚至主動吃菜。

可是如今,京師中的菜也不多了。

畢竟京師不是荒山野地,有諸多山野也供挖掘野菜,如今京師之中的窮人,有的已經開始啃食樹皮了。

戶部為數不多的存糧,全用在了城牆上防守士兵的夥食上,即便如此,如今那些士兵也不過每日兩頓飯,每頓飯一大碗稀粥。

若是沒有韃靼人衝上來的時候,城牆上白花花地躺到了一片,大家都靠在沒有風的角落裏曬太陽以保存體力。

在場的人都知道,如此下去,京師隻怕不保啊!

嚴嵩心裏暗暗罵娘。

若不是包大農那廝壞了自己的好事,如今一百萬斤糧食換個一百萬兩的白銀根本沒有任何問題。

可如今,包大農搜刮來的兩百萬斤糧食,在京師裏數百萬張嘴的跟前,根本連一個飽嗝的聲音也沒聽到,就已經消失不見了。

如今,便是嚴嵩對眼前的狀況,也有點發蒙。

當年庚戌之變時,韃靼人就圍困過京城,可是時間卻不是很久。

這一次,韃靼人來勢似乎更加凶猛,意誌似乎也更加堅決,很有一副不死不休的模樣。

如今,據可靠的情報,全國已經組織了數路勤王大軍趕往京師,雖說根據嚴嵩的經驗,一眼就看出這都是些無膽之輩,梭巡不前,可到底這是幾支軍隊而不是幾群綿羊。

俺答汗也是身經百戰之人,不會不知道後路被截斷的危險。

至於韃靼人如此拚命的原因……

嚴嵩很想直抒胸臆,告訴嘉靖皇帝隻要開放了互市,就可以小米兵災。

可是嚴嵩也明白,隻要這話一出口,自己就必然倒黴。

所以嚴嵩選擇沉默,諸多大臣也選擇沉默。

“父皇,兒臣有本!”

景王朱載圳站了出來。

“你又有什麽事?”

嘉靖皇帝眉頭一皺,道。

“父皇,兒臣心裏覺得,君父乃是京師百姓的主心骨,如今京師被圍困,百姓們心中彷徨無依,兒臣鬥膽請求父皇出宮體察民情,一來可以振奮京師軍民抵抗韃靼人進攻的決心,二來父皇這些日子以來日夜操勞,太過辛苦,兒臣隻恨自己無能,不能為父皇分憂,若是父皇肯賞臉,兒臣很想請父皇到兒臣的府中賞玩一番!”

說完,朱載圳可憐把擦地抬起頭望著嘉靖皇帝,眼眶中擠出了幾滴淚水。

“哼!”

嘉靖皇帝就是一聲冷哼。

這都什麽時候了,是火燒眉毛了啊,你這不成器的家夥居然提出要朕去遊山玩水?

“皇上,老臣覺得,景王殿下說的有理!”嚴嵩站了出來,道:“皇上還是天下百姓的君父,前些日子本來城頭之上的防守已然危急萬分,可是當有人高聲大喊:‘為君父而戰’之時,頓時群情激奮,大家無不以一當十,以十當百,奮勇殺敵,大腿了韃靼人的進攻。”

“哦?竟然有此事嗎?”嘉靖皇帝也是一愣。

雖然嘉靖皇帝一直感覺特別良好,尤其是在得到了上天賜下的祥瑞向陽花後,的的確確感受到了天命的味道,可是對於在那些普通百姓眼裏的形象,還真是沒有多少把握,如今聽嚴嵩一說,還真是有些感動。

“皇上,您是不知道啊,如今京師裏大家都在傳說,說皇上是大羅金仙轉世,隻要能見到皇上一眼,便是十天不吃飯也不會覺得餓,而且身上充滿了力氣,射箭也射的特別遠呢!”

大明朝的朝堂之上,從來都不缺阿諛奉承的小人,何況這本是大家早就一起商量好的,隻不過將嘉靖皇帝一個人蒙在鼓裏。

“是啊,這些日子,朕日夜操勞,倒是忽視了那些可愛的百姓了!十天不吃飯,那不是餓死了嗎?便是朕的大羅金仙轉世,看上一眼,你要說抵個兩三天不吃飯,朕說不定還信,說十天,朕才不信呢!”嘉靖皇帝一邊說,一邊露出了笑容。

這麽多天了,嘉靖皇帝還真的有些累了,在內心之中,嘉靖皇帝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抬眼看了看淚眼朦朧的景王朱載圳,嘉靖皇帝皺了皺眉,終於點了點頭,道:“難道景王一片孝心,朕便答應了也沒什麽!”

“謝,謝父皇隆恩!”朱載圳一個高跳了起來,擦了擦眼淚,揉了揉膝蓋,看了一眼嚴嵩,兩人都是露出了一個會心的微笑。

九重城闕轟然開,西苑的大門打開,嘉靖皇帝的車駕出宮。

在嘉靖皇帝身後,是景王朱載圳,隨後的是文武百官。

嘉靖皇帝從車駕中向外看去,不禁有些失望。

京師的百姓們似乎並不如朱載圳和嚴嵩所說,對自己的出現充滿期待。

街道兩旁,到處都是麵有菜色的百姓,這些人或坐或臥,臉上渾沒半點生氣,眼見嘉靖皇帝的車駕過來,不過是眼珠轉動幾下,便沒了反應,直到衛士們揮起鞭子抽打時,才緩慢地爬起來避讓。可是隻不過走開兩步,便又倒下了。

至於嘉靖皇帝想象中的大家熱淚盈眶,歡呼雀躍的情景,卻是一次也沒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