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有女初長成

第394章 不為形所累

第394章 不為形所累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鄭氏很窩火,堪稱是十分的窩火,想她堂堂王妃,在北靜王府當中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一人之下,千人之上,不由分說的就被甩了臉色!

今日的奉茶,鄭氏本就是憋著一肚子的壞水,存心要給這新進門的小婦使上一點手段,來個下馬威,好殺殺威風,日後服管教。哪知,段栩竟然如此的護短,一見勢頭不對便甩手走人,半分顏麵也不給她留,公然在打青山院的臉!

對方是永安世子,親娘是江陰長公主,親舅舅是當今聖上,親奶奶是皇太後她老人家。誰她也得罪不起,敢作妖,一個不對勁就滅了她。關鍵是在王府當中真正做主的北靜王,對此視若無睹,麵無表情。

於是,王妃鄭氏隻能把苦水往肚子裏咽,她火急火燎的回了青山院,怒氣騰騰的滿麵紅光!

段宏在一邊看了,便笑道:“母親,這再怎樣也是楚國公那邊的人,少不得要給她幾分臉麵。這段栩也不是你親生的,您可不是自討沒趣嗎?”

鄭氏這幾日管的越發的寬,連他的屋子也插手過去,段宏瞧見母親吃虧,便也不是很心疼,幾乎有些幸災樂禍了。

言之有理,這段栩既不是她親生親養,新婦又是楚國公家的人,她躍躍欲試的想要拿出婆婆的款兒甩閑話,自然非上上之選,自討苦吃罷了。

“宏兒說的是,可娘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鄭氏一巴掌拍在了桌上:“剛才可有看見你老子的那個德行?他將公主生的兒子就是兒子,我生的就不是段家的骨肉啦!好歹我也是一府王妃,被硬生生羞辱了,他竟然還默不作聲!在一旁邊看我受辱。”

段宏看他娘簡直是瘋出天際了,於是懶得搭理,背著兩隻手,悠悠緩步而出,屋中還有一個風情萬種的美嬌娘等著他呢,犯不著在這聽他娘滿肚子的怨氣。

非常任性的走了一個段宏,鄭氏的在場心腹便隻剩下了鄭紫棠,這是她娘家侄女,弟弟弟妹死的早,一得知她在這北京王府中站穩了腳跟兒,便顛顛的粘了上來,狗皮膏似的掀都掀不開。兒子說不得罵不得,打了還會跑,這卻是個發脾氣的好對象。

“都是你出的主意!”

鄭氏將矛頭轉向了鄭紫棠,眼睛裏幾乎要噴出火來。這一切的主意幾乎都是侄女出的,什麽捷足先登,勾搭國公千金,段宜也是這樣的情況下被陰差陽錯的處理掉的!

鄭紫棠有些詫然:“姑母……”

王妃越想越是火氣,謔的一下站起來,指著鄭紫棠當麵開罵:“以往全是你給我出主意,可如今看來盡是些餿主意,我養你何用,廢物。”

緊接著,鄭紫棠臉上生生疼的挨了一耳光,王妃氣急敗壞之餘,將這些日子所失之利,一股腦的全撒在鄭紫棠身上。

平白無故挨了耳光,鄭紫棠心中可謂又驚又怒,但麵上低眉順眼的沒敢做聲,跟在王妃身邊多時,鄭氏地脾氣她早已摸透--俯首做小才是上策,否則便是自討苦吃。

“姑母,姑母,您莫要動氣,火大傷肝啊。”鄭紫棠拜倒在地,是個誠惶誠恐的模樣:“這計謀還可再有,但氣壞了身子可不值當。”

王妃性子是有些病態的,見到旁人俯首做小,她自然覺得舒坦--再怎樣她也是這呼風喚雨的一府王妃,一人之下千人之上!

今日之仇慢慢的算,日子還長著呢。明的暗的都不敢動,便從旁人身上下手。一番思量,王妃心中已然有數,她低眉掃一眼地上地侄女,招招手,大發起慈悲來。鄭紫棠連忙起身,將耳朵貼過去,畢恭畢敬,是個洗耳恭聽的模樣。

鄭氏輕抬起一隻手,十片手指甲被蔻丹染得豔麗,將鄭紫棠扶了起來,她柔聲細語的道:“與國公府攀上了姻親,段栩稱得上意氣風發,你好生想個法子,殺殺他的威風。”

鄭紫棠低著頭,不言不語,臉色平淡也瞧不出在想些什麽。

“今日是姑母的不對,當真委屈了你,姑母不會虧待你的。”

拍拍對方的一雙小手,王妃又好聲好氣的細細囑咐幾句,吩咐下人拿了些東西分賞給鄭紫棠,算是當做補償,也算是替他人籌謀所得的賞賜。

派了個大丫鬟將鄭紫棠送到屋中,叫出綠柳接住東西,又好生謝過那大丫鬟,送了兩吊茶水錢,小別院這才得清靜。

鄭紫棠在北靜王府中身份尷尬,說是姨娘,這一未抬位份,二未受寵不多。論小姐吧,她乃半個外人,算不得正經主子。若非仰仗了個王妃姑媽,恐怕是連這王府也不得跨進一步的。故,這表小姐能在青山院中占得一席地,有個小別院獨住,便是天大的福分了,伺候的下人自然不見得有多少。

三言兩語支走院裏打掃的下人,隻留下心腹綠柳。鄭紫棠坐到梳妝台前,仔細查看著臉上的巴掌印。王妃下手不留餘地,以至於五個指頭印,紅彤彤的印在臉上。

“你且去拿帕子包些冰塊過來,這臉畢竟還要留著見人。若是有客來,通通推了,印子怕是一會消不掉。”

鄭紫棠拉開螺鈿的小抽屜,取出一盒鴨蛋粉,那小抽屜裏還有兩片竹簽,她也一並取出。這是今年夏日,王妃去寺廟裏燒伏香她順手抽的簽。

上麵寫了兩句偈語--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鄭紫棠對著竹簽嗤笑一聲,淡淡道:“看來看去總歸是這兩句,都膩了。”

算命全是瞎謅,看風水更是胡說八道。然後她自嘲的笑了,因為自己都是自身難保,她不信鬼神,不信命數,隻信自己。

將竹簽放回原處,推回抽屜,佛家的偈語預示著什麽她不知道,但她明白,若是不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