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世

第六十二章 邁向真相(上)

秦旭收到蒙蘊戰死的消息時,聯軍攻克交口,俯視渭南的消息也一同傳了過來。

此時,聯軍正在進攻西安。

西安是著名的十七朝古都。 西周,秦,西漢,隋唐等幾個強盛王朝都曾建都於此。 曆史上的秦都是鹹陽,就在西安市郊。 而此時的秦都雖然也叫鹹陽,卻不是西安市郊的那個鹹陽,而是還要在偏西南的位置。 隻要聯軍一攻破西安,就直麵鹹陽了!

西安經過現代化發展,已經是一個大都市,下轄九區四縣,人口越一千萬。 有未央區,蓮湖區,新城區,碑林區,灞橋區,雁塔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藍田縣,周至縣,戶縣,高陵縣組成。 其中,西安市中心位置始終保留著一座環城的城牆。 這座城牆是明代初年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呈長方形,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6米,北牆長3241米,總周長11.9公裏。 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個城門都由箭樓和城樓組成。

正是由於這個距今已經六百餘年的城牆的存在,秦旭經過和季常的商量後決定幫助西安轉移民眾。

“隻要轉移出相對數量的民眾,堅壁清野,西安城固若金湯!”

這是西安將軍豐鎮遞交給秦旭的報告中說地一句話。

這個城牆在中華曆史走入近代熱兵器時代以後就沒有再發揮其本職功能---軍事用途。 太祖建國之後,西安的城牆漸漸被開發成了一個旅遊景點。 其原本拒敵於城外,保衛民眾的功用已經完全失效。 可沒想到,在時間走過兩百多個年頭之後,這座城牆又回到了它原來的位置---在這座古城之外,中華兒女又要依kao著它那堅實厚重的身體抵抗來自外族的侵略!

鹹陽如今的糧草供應還算正常,又有赫赫武威地大秦第十軍團鎮守,在表麵上來看。 是要比已經在銅川,渭南投放大量兵力。 如今僅有一萬餘人的西安要來地安全。 而且西安城牆隻是在原唐皇宮的基礎上修建起來的,根本容納不了一千萬人的避難。 所以秦旭同意了豐鎮的請求,不過,他隻答應收留五百萬人---這是季常告訴秦旭的最高數字,超過這個數字,秦軍的後勤供應就會陷入停頓,維持不了三天!

剩下地人。 秦旭建議豐鎮讓他們自行往西遷移。 為了幫助豐鎮合理安排好這一切,秦旭將禁衛前軍也派到了西安。

“左將軍,你當真要留在西安?”豐鎮頗為意外地道。

豐鎮是中華軍上將,耀眼的軍銜就配掛在他那堅實的肩膀上。 六十歲的臉上看不出與年紀相符的皺紋,反而是眼神裏的精明和睿智才泄lou了與他年紀相符合的特性。

左鬥xian起麵罩,鄭重地道:“是的,豐將軍!陛下給我地軍令就是協助貴軍防守西安。 西安城高牆後,據貴公子的情報顯示。 敵軍隻有小口徑的步兵炮,不能完全摧毀城牆,我們完全可以依城防守。 不過,我在進城的時候看見貴軍的布防很有問題,不知我能不能對城牆上的防禦部署做出相應地調整!?”

左鬥的話說的很謙虛。 事實上,這已經是他最謙虛的說法了。 若不是考慮到中華軍和秦軍如今的關係。 左鬥肯定會破口大罵,中華軍這哪裏是防禦。 根本就是送死。

由於西安城牆原本是旅遊景點,戰爭爆發速度太快,很多城牆上的景點攤子都還沒有收拾利索,這邊一個遮陽傘,那邊一個宣傳旗杆,散落的到處都是。 而中華軍的士兵也絲毫不懂如何防守城牆,隻是成營成團的拉上城牆一字排開。 常常是一個班防守一個垛口。 更讓左鬥生氣的是,中華軍沒有專門地後勤部隊,沒有人負責製作守城器械。 更沒有人負責運輸守城武器。 倒是有一個炮團精明。 知道把大炮從炮車上卸下來裝到了城牆上。 可卻沒有安裝到城牆地最突出部,而是安裝到了箭樓上。 說是那裏地勢高。 。 。 。 。

在左鬥看來,這樣的守城戰根本就是在拿士兵地生命開玩笑。 如此密集的人手安排不說會不會產生防守時的混亂,單單是敵軍的一輪炮擊就會讓守城士兵傷亡慘重,而受到打擊後的中華軍還有沒有勇氣再站到城牆上就是一個問題。 更不要說那些守城武器的缺乏了。

難道說士兵們就站在城牆上等敵軍衝上城牆,然後和他們肉搏嗎?既然是這樣,還不如幹脆拉出城去和敵人打一場野戰,巷戰。

對於冷兵器戰爭的守城戰,豐鎮自知和這些古老的秦人是無法相提並論的,於是大方的讓出了軍隊的指揮權。 不過,他要求,至少要留出三個團給他,他要負責轉移城中的百姓。

這個要求,左鬥自然不會拒絕。

在禁衛前軍的指揮下,西安城的防禦開始合理。

城牆上每次不許放那麽多士兵,每段城牆隻要放一百人警戒,然後將其他部隊分成三組,都kao近城牆紮營,隻要聽見城牆上警戒的士卒示警,第一組先上城牆,每個垛口三個人防守。 剩下的兩組負責運輸守城器械。

然後分派出三個團組織仍舊不肯棄城離開的民眾開始修造守城器械,全部囤積到四個城門下。

守城器械原本很多,比如弩車,投彈車等等。 當這些冷兵器時代的守城器械大多已不再適用現代戰爭。 左鬥隻命令製作器械的三個團和民眾四處收集碎石和堅硬銳物,這是敵軍攻城時往下扔地利器。 除此以外。 左鬥還吩咐民眾打開各個汙水處理站,收集糞水和髒水,用大鍋進行燉,加入犄角,牛疤等物。

中華軍的炮團左鬥除了在各個城門的的突出部安排兩門近距離的小炮,其餘大炮全部安放在城中心,根據炮兵觀察員的標示調整角度轟他媽的。

一番忙碌下來。 時間已經是昭武元年五月九日上午。 聯軍攻克了銅川,占領了交口。 正準備渡河攻擊渭南。 而另一部大約十萬人已經逼近西安。

西安是個大都市,“鋼鐵水泥澆築地叢林”,這是現代化城市的注解。 對於這樣一個不遜色於城牆地防禦體係,左鬥自然不能放棄,他讓禁衛前軍第一部軍侯墨言協助中華軍四個團潛伏在城市之中,準備和敵人打一場巷戰。 如果能在巷戰中阻敵那當然最好,可萬一要是阻擋不住。 再退回城內守衛也不遲。

此時,西安城內的一千萬居民已經撤離的差不多了。 大部分人都跟隨著禁衛前軍和中華軍的兩個團朝鹹陽撤退,而有些人就驅車退往西麵的城市。 剩下的人都進入了西安城牆之後。

對於那些不能開走的車輛,左鬥下令全部摧毀,不能留給敵人用來快速奔襲鹹陽。 隨著墨言和中華軍四個團進駐到城市裏,各處停車場來不及開走地車輛都被炸毀。 滾滾濃煙噴薄而出,籠罩了這個十七朝古都。 。 。 。 。 。

由於通訊器的失效,左鬥命令各部軍隊必須每隔半個小時通報一次情況。 同時必須聽從鼓聲號令。 在西安城牆的每個城樓上。 左鬥都安置了兩麵大鼓,以鼓聲為號。 前進,迂回,後撤,阻敵。 。 。 。 。 。 都有不同的鼓聲為號。 為了避免擾亂軍心,左鬥直接放棄了鳴金的方式---這本來就是一場沒有後退的戰鬥。 鳴金與否作用不大。

今日的陽光依舊毒辣。 五月的天氣已經顯得燥熱異常。 原本應該喧嘩往還地城市在今天卻是安靜的讓人感覺可怕。 偶爾有幾條失去了主人的野狗竄到街上,低聲悲涼地吠幾聲,而後消失無蹤。

“按照預計,再過兩個小時,敵軍的前鋒部就會進入西安了!嗬嗬,左將軍認為這西安能守得住否?”

原大唐的未央宮,現在已經成了豐鎮和左鬥的臨時指揮所。 秦軍地士卒在參謀方麵的確不如中華軍,他們隻是負責守衛未央宮的安全,三三兩兩地站在一起看中華軍指揮部的參謀們進行測算估計,然後整合統計交到豐鎮手裏。

而豐鎮和左鬥卻顯得跟沒事人一樣。 徑自坐在未央宮的大廳之中。 悠閑地下著圍棋。

若是論軍銜,左鬥由於之前是菟裘軍。 又曾打敗的關係,隻是秦軍的校尉,還稱不得將軍。 豐鎮能當上一方司令,放在古代就是一方諸侯,如今西安要kao秦軍守衛,當然不會在這種事情上和左鬥計較太多。 而且,這個左鬥能當上禁衛前軍的主將,封不封將軍都一樣。 雖然不是很了解這個左鬥為什麽自稱校尉,而不是將軍,但這個左鬥的軍爵可是高的嚇人呢,居然是大上造。 這個軍爵陪這個軍職,本來就不正常。 所以豐鎮對左鬥很是客氣。

“西安能否守住,看得不是我們,而是那氣勢洶洶撲來地羅文斯德曼!”左鬥在左翼落下一子,徹底封死了豐鎮左翼地攻勢,隻是棋盤上,豐鎮的大龍已經形成,想要剿滅已經不可能。

豐鎮輕鬆一笑:“我聽說,聯軍中有一人在為其出謀劃策,這人原來是貴軍中地謀士?”

左鬥知道這事豐鎮在告訴自己,敵方有一個非常了解自己部署的人存在,他輕蔑一笑:“此等叛國小人,提之作甚?他雖原為我大秦謀士,然世易時移,戰爭一事原本就是薄雲詭異,豈容他事事能料。 豐將軍,不瞞你說,原本我向陛下進言是放棄西安不守,而守方夢,雲澤,昭陽三地的。 可陛下念在西安上千萬百姓的份上,決意派我等來協防西安,等此間事了。 。 。 。 。 。 ”

豐鎮搖了搖手。 抿著嘴道:“此間事了,談何容易。 我等皆為軍人,保境安民是我等本分。 至於戰後之事,你與我這個老頭子說之無用啊!”

豐鎮聽出了左鬥的話外音,左鬥這是想和自己談條件,哼,五百萬百姓都遷入鹹陽了。 若是大秦真能扛過這一關,怕是實力又會成幾何數提高。 還想從我這裏談條件,那是門也沒有啊。

左鬥聽豐鎮地話,也不著惱,微微一笑,不再提這些文官才要去操心的事情。 轉而道:“豐將軍可知道陛下讓我來協防西安的深意?”

豐鎮落下一子,歎氣道:“西安是鹹陽的門戶,不守則陷入被動。 守又分散兵力。 我也想不明白,貴軍皇上為何要這塊雞肋呀!嗬嗬,我在報告文書上,可沒有要求貴軍前來協防。 ”

“將軍此話未免過了。 西安是十七朝古都,兵家要地,怎可輕易丟棄。 實不相瞞,西安這一城,我是非守不可的。 而且定能守住不失。 下一步。 就看李平那廝如何走了!”說著,左鬥又落下一子,棋盤上的局勢頓時微妙起來。

原本左鬥雖然斬殺了豐鎮左翼的攻勢,但大龍已起地豐鎮還是居於有利地位,但左鬥下的那一子卻恰好是豐鎮大龍地中段所在,如此一來。 豐鎮隻有兩個選擇,一是圍聚力量消滅左鬥的這一子;二則是對這一子不管不問,繼續大龍撲進。

豐鎮一看棋局,頓時大悟,笑著將棋子一丟,道:“這一招妙啊!不知這是何人所設之局!?”

左鬥傲然一笑,語氣裏滿是尊敬:“此乃我皇陛下定下之策略---中流擊水!”

----------

羅文斯德曼的攻勢如大海潮水呼嘯,猶如漫卷天地。 他的進攻,若按照左鬥的安排防守昭陽,雲澤。 方夢三地。 那秦軍就是分兵而進,逐個擊破八國聯軍的攻擊浪潮。 這樣不但對秦軍大大不利。 而且很有可能被李平乘機攻破鹹陽。

可如果在大浪之間安cha進一座雄山,將如大海呼嘯的聯軍一分為二呢?

那麽要分兵頭疼地就是聯軍了。

西安就是這座分流的雄山!

進攻西安,順利拿下便也罷了,那時聯軍又會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洪流。 可如果拿不下呢。 聯軍隻能選擇繼續吃掉西安,還是選擇分兵繞道攻擊鹹陽。 如果繞道,那聯軍一部必定走昭陽,雲澤,方夢。 這時再在這三地設防,所要麵對的就不是聯軍的主力,而隻是偏師而已。 以第十軍團之軍力攻擊敵軍的偏師,這效果自然比第十軍團一己之力抵擋所有聯軍的進攻要好。

------------

左鬥聽見秦旭提出這個計劃的時候,那打心眼裏地敬佩是怎麽也隱藏不住的。 雖然他提出放棄鹹陽,而且提出分兵,但那都是站在秦朝立場上考慮的。 主戰者未必勇,主和者未必怯。 這都是從大局出發的考慮。 若是有機會能打敗敵軍,左鬥隻會欣喜若狂。

秦節乍聽,也是驚醒。 並立即著手補充完善這個計劃。

守西安,又不能將秦軍所有力量都放進去,所以隻有調動禁衛軍。 禁衛前軍進駐西安隻是前奏。 等聯軍進攻西安一日之後,藍田重騎團會出擊到西安外圍牽製敵軍進攻。 而西馬廠馬卒兩萬人秦旭也會調派給左鬥,不過不是現在。

西安,這個十七朝古都,秦旭一口氣就投入了三萬軍隊。 幾乎是自己全部力量一半還要多。大有一賭定勝負的意思。 關鍵就是看西安能否守住了!

(注:西安到底是幾朝古都。 有很多種說法,比如十朝,十二朝,十三朝,十七朝等等。 而每種說法中又還有數個版本。 本書采用的是“十七朝古都”地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