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六百七十一章 齊魏互戰

第三日清晨,前往匈奴和親的隊伍一大清早便在徐州城外整裝待發,曹安民親自為使團送行。

對外皆稱,此次和親乃是齊王曹安民的妹妹,齊國郡主曹玲。

一國郡主遠嫁他國,一切繁縟禮節又如何能夠草草了事。

幾個侍女攙扶著一身紅色禮服的陳圓圓走下馬車,來到了曹安民的麵前。

雖然隔著珠簾,但是曹安民依舊能夠看見眼前這個女子已經紅腫的雙眼和慘白的臉頰。

昭君出塞,雖然廣為流傳。

但匈奴和漢人畢竟是世仇,遠嫁他國,心中豈能不思念故土,思念遠方的親人。

縱然陳圓圓孤身一人,身邊並無任何親朋。

但這齊國,這徐州,就有一位她又恨又敬又愛又無奈的男子。

“郡主遠行,寡人不能遠送,隻願你在匈奴能一切安好。”

陳圓圓屈身施禮,輕聲說道:“遠離家鄉,故國不敢忘。隻願以一身之軀,促成兩族睦鄰友好。”說罷,陳圓圓已經說不下去,徑直登上了馬車。

陳慶之帶領著五百騎兵,護衛左右,外加攜帶的幾十輛馬車的嫁妝,車隊緩緩而去。

看著遠去的車隊,曹安民久久無法言語。直到陳嫣派人來請,失魂落魄的曹安民方才回到宮內。

沛郡大營,燈火通明。

主將張遼手持一封書信,臉上滿是猶豫神色。

“將軍,大王既然有令讓我們救援宋江,將軍為何還有猶豫神色?”楊再興有些疑惑的看著張遼。

自打曹安民殿前議事結束之後,眾將便快速調動。

楊再興和伍天錫二人快速而來,除了劉基還有要事需要暫行處理之外,整個沛郡的大軍基本集結待命。

“伍將軍也認為此刻我們該去救宋江?”

伍天錫本來就是五大三粗之人,這沙場謀略對於他來說,不亞於天書一般。但主將發問,他豈能不答,思量片刻,近前答道:“末將常聞唇亡齒寒的道理。宋江雖然也是一方諸侯,但眼下正是魏國的眼中釘,若是這顆釘子除去,魏國便能專心致誌的對付我們。如今大王遠征在即,後方必然空虛。正和徐州周邊,就我們這一支大軍,若是失去了宋江的輔助,總顯得有些單薄,望將軍三思。”

楊再興看了一眼伍天錫,本以為這家夥就是一個五大三粗的家夥,沒想到這掉起書袋子,還真的讓他有些刮目相看。

張遼看著眼前的沙盤,輕聲說道:“宋江的作用,本將豈能不知。但最近的軍報傳來,曹昂已經在陳縣之外築起了土城,似有圍城之意。我們就算全軍壓上,也不一定就能救宋江出水火。而且魏軍還有數萬人留在陳縣,我們為了一個小小的宋江,與之交手,實為不智。”

楊再興和張遼也是搭伴多時,見張遼如此說,楊再興已然猜出他的心中所想。進言道:“將軍心中必然已有打算,不妨直說,好讓末將也能深知。”

張遼捋著胡須笑著說道:“若要援助宋江,我意使用聲東擊西的辦法。”

聲東擊西?

“魏王最懼怕的,乃是齊王親至。如今國內大軍調動,魏國密探不可能不知曉,我們正好可以趁著此時謠傳齊王將率大軍救援陳縣,二位將軍認為魏王會如何?”

“魏王定會派兵救援。”伍天錫說道。

張遼點點頭:“魏王留下了數萬精銳鎮守陳縣,這些大軍要是被圍殺,不單單宋江等人要重獲升天,他之前的一切努力全部白費。而且還會有可能動搖國本,導致國力衰弱。故而,他必救陳縣不可。隻要他動身救援,許昌定然空虛,我等再閃擊許昌。若能破之,我等就是大功一件,就算不能破,曹昂定然回師,到那時宋江等人也能脫困,可謂一舉兩得。”

楊再興二人聞言,也是極其佩服。連忙派出密探在兗豫二州之地謠傳齊王將率二十萬大軍進攻陳縣的消息。

許昌長樂宮,天子禦前。

如今的漢天子劉協心中鬥誌已經消磨一空,自打曹昂執掌大權開始,便一一將那些忠於漢室的老臣逐一鏟除掉。如今朝中,除了自己屁股下麵的寶座還是自己的,其餘都和自己沒有絲毫關係。甚至有消息傳出,曹昂已經躍躍欲試,準備禪讓逼自己讓位於他。

“陛下!”曹昂坐在王位之上,微微側身,看向近旁的劉協。

“魏王有事?”劉協從沉思之中回過神來,見一臉凶神惡煞的曹昂,不禁打了個寒顫。

“寡人方才已經告知陛下,如今東方齊主二十萬大軍犯境,隨時都會打到許昌來,洛陽的皇宮已經修葺完畢,許昌北邊僅僅與齊國冀州一河之隔,實在是危險。為保陛下萬無一失,是時候該遷都洛陽,避其風頭。如此,才能保漢室江山安然無恙。”

劉協的臉上顯露出些許無奈。

他這個傀儡,縱然他心中有一萬個不願意,但如今隻能遭到曹昂的擺布,卻毫無任何反抗可言。

縱觀天下,本以為劉備會是複興漢室,救自己出去的宗室之臣。如今看來,他和曹昂也是一丘之貉,唯一不同的地方,他姓劉。

如今未得自己的詔書便僭越稱王,而且還是秦王。

當初高祖劉邦就是搶了秦國的天下。如今劉備自稱是秦王,是何意思?難道是告訴天下百姓,告訴自己,他遲早要將天下搶回去?

如此狼子野心,劉協心中對他的恨,甚至超越了曹昂曹操這一對父子。

心中暗暗歎了口氣,無奈的說道:“一切由魏王做主。”

曹昂滿意的點點頭道:“齊國狼子野心,昭然若視。如今舉大軍進攻陳縣,就是想要救亂賊宋江出來。若讓他得逞,中原之地永無寧日。為求豫州安寧,三日之後,寡人率精兵八萬增援陳縣,以敵齊國。許昌這邊有大司馬全權鎮守,征西大將軍夏侯淵負責遷都的一切事宜,待寡人擊退齊國軍隊之後,即刻開始遷都的一切事宜,不得有誤。”

“遵命!”眾文武皆拜服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