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七百七十二章 眾望所歸

“啟奏大王,徐州捷報。”

“呈上來!”曹安民雖然早就得知,織田信長三人和他們麾下的部曲們全部死在了徐州戰場。

但是戰場殺戮,究竟如何,他不曾了解。

如今戰報傳至,方能得知此戰的究竟。

一眼掃視,曹安民的眼神之中滿是笑意。

“張遼、楊再興,果然沒有辜負寡人的厚望!”說罷,曹安民將軍報傳給了旁邊的姚廣孝。

姚廣孝看罷,進言道:“徐州之戰,眾將確實立功不小,大王當重重賞賜,以示大王厚恩。”

曹安民點點頭道:“有功之臣當賞,為我大齊陣亡的將領也必須賞賜。傳寡人的將令,賞賜征西將軍張遼,鎮西將軍楊再興黃金各一千斤,綢緞五百匹;王猛、程咬金、關勝各賞賜黃金五百斤,綢緞兩百匹;其餘有功之臣皆重賞。平東將軍楊延昭、東海水師副統領穆弘,為國捐軀,恩賞其後人,追封二將為鎮國將軍,畫像雕塑皆陳列忠烈閣之內。”

“遵命!”姚廣孝命令退下。

曹安民忽然站起身,看著眼前的眾人,冷言說道:“倭國,不過是海外一島國,卻如此膽大妄為,跨海襲擊我徐州之地。是可忍孰不可忍,寡人欲率大軍,出征東瀛,將這個國家全部遺滅,諸位意下如何?”

眾人聞言,或喜或憂,皆有不同。

新招錄的人才謝安這個時候站了出來,躬身說道:“大王,臣乃微末之人,得大王重用,得有今日。為將者,雖當以戰功為主,但眼下,我大齊征戰半載,將士已經是人困馬乏,若要再遠洋出戰,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望大王三思。”

曹安民微微皺眉。

倭國,是曹安民心中最大的心病。

對於他們的仇恨,甚至超越了對北方諸胡,對已經早被消滅的三韓。

曹安民自問不是一個憤青,但對於這個海外小島國實在是惡心不已。這樣的國家,壓根就不該出現在這個世界,早早消滅,才能永絕後患。

“臣認為不然!”武將之中,張巡走了出來。

雖然都是新招募的將領,但曹安民一向都是人盡其才。無論是謝安也好,張巡也罷,甚至是狄仁傑,曹安民都是盡可能的將合適的位置交給他們。

如今,李靖升任平胡中郎將統領北疆數萬裏的軍事,臨行之前,曹安民將狄仁傑交給了他,作為鍛煉,讓他作為李靖的參軍,前往北方。

張巡雖然沒有打什麽仗,但最起碼他的見識,他的軍事素養,不比齊軍之中絕大多數的將領差。

“小小倭國,遠渡大海襲擊我齊國,他們必然不是心血**,而必然是早有謀劃。如此奸詐小國,卻有著如此恐怖的野心,實在是不得不防。況且,我大齊為了這小小的倭國連續折損了幾員大將,常言哀兵必敗,但臣認為,此時出兵,我大齊必然能勝。”

張巡的話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讚同。

但最後的決定權在曹安民的手中。

眾人爭論不休,最終將目光全部定格在了曹安民的身上。

曹安民看了眾人一眼道:“倭國,是現在必須要滅的。馬步大軍皆不動,寡人還有可以調動的大軍。傳令給劉仁軌、戚繼光,現在也是他們該動身的時候了,寡人的水師若是不出動,恐怕很多人會忘記他們的存在。就讓他們出兵倭國,給我直接滅了此國。”

李績領命快速將這個消息傳達出去。

就在曹安民班師徐州,厲兵秣馬準備進攻東瀛之時。

天下諸國之間,再次發生了變故。

首先是西川之地,自打洪秀全占據西川之後,大肆搶掠西川之地的百姓,橫征暴斂之下,早已經是離心離德。

隻不過,百姓懼怕太平軍的攻擊,不敢站出來反抗。

隨著洪秀全勢力漸漸大漲之時,東王楊秀清終於是漸漸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

十一月初三,楊秀清以天父下凡之名,將洪秀全戲弄一番,洪秀全心中氣憤,但是深知成都的大權全部掌握在楊秀清的手中不敢過於聲張。

在蕭朝貴的建議下,當夜,洪秀全分別寫信給駐兵在外的黃巢和朱溫二人,讓他們進攻成都,誅殺楊秀清。

黃巢得到消息,快速帶領部曲出發,朝著成都開進。

而朱溫則不然。

自打他從荊州來到益州,便一直在等待時機。

可惜,太平天國的內部還算團結,幕府大權全部掌握在東西南北四王的手中,而軍權也全部掌握在石達開、陳玉成和李秀成的手中。

黃巢和朱溫這些外來投奔的將領,手中根本沒有大權。

也是全賴劉備所賜,北方劍門關屢屢受到威脅。洪秀全無奈之下,這才將部分兵權交給了朱溫和黃巢。

黃巢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不是率軍勤王,而是把這個消息同時告訴了北王韋昌輝和東王楊秀清。

楊秀清大怒之下,率領曾天養、林鳳祥、羅大綱等將進攻天王府,一舉誅殺了天王洪秀全。

洪秀全的死,徹底先開了太平天國血腥戰鬥的大幕。

隨後趕來的北王韋昌輝和黃巢,則合兵一處進攻楊秀清。

可他們沒想到楊秀清的實力太強,紛紛戰敗,韋昌輝在撤退的途中戰死,麾下部重全部投靠了黃巢。

黃巢趁機做大,掌握了三萬精銳兵馬,成為了成都城內的第二大勢力。

十一月十三,南王馮雲山發布討賊詔書,在梓潼號令太平天國的諸多王爺前來會盟。

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率領主力大軍五萬前來投奔,盟軍聲勢浩大。

馮雲山以石達開為先鋒快速朝著成都前進。

不想在逼近成都三十裏的時候,遭到了楊秀清和朱溫的大軍攻擊,損失慘重,被迫撤走。

朱溫趁此機會,借機追殺,一鼓作氣連殺了馮雲山、蕭朝貴、譚紹光等人,吞並了他們的部曲,乘勢做大,麾下聚集了五萬部曲。

十一月二十日,朱溫忽然宣布叛變,手持天王洪秀全的詔書,率軍五萬猛攻成都。楊秀清不敵敗走,成都淪陷。

此戰,太平天國的主力戰將皆戰死成都,僅有楊秀清、李開芳、林鳳祥三人逃走。

西川之地,則一下子變成了四股勢力。其中最強的,乃是占據成都周圍的朱溫。其次,乃是占據在江油一代的黃巢;再其次,是占據劍閣一帶的石達開,最後是逃到了巴郡的楊秀清。

諸多勢力,相互征伐,曾經的天府之國,徹底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