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八百九十九章 忠臣之心

箭矢如雨,哀嚎著不計其數。

頓時,唐軍軍心大亂,各部士卒紛紛四散而逃。

“鎮定,不要亂!”太史慈勒馬而立,大聲吼道。

雖然此時此刻,他並沒有弄明白,為什麽齊軍會掌握他的意圖,而在這裏設下埋伏。

難道自己軍中有齊軍密探?

但很快,太史慈又否定了這個想法。

就算自己麾下有齊軍的密探,但也不可能事事料敵預先。自己有撤退的想法乃是黃昏之前的事情,而就算有人將消息告訴齊國,但在這麽短的時間之內,齊軍想要在後方設伏,這也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腦中思想稍縱即逝,太史慈的心思再次回轉到了戰鬥之中。

齊軍設伏於此,他們想要完好無損的撤出去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太史慈雖然是猛將,但遭遇伏擊,一時間也難以挽回軍心。再加上,齊軍精銳銳不可當,太史慈雖然率領數十騎兵突圍,卻得不到任何效果。

反倒隨著時間的流逝,埋伏圈在不斷變小,留給唐軍活動的區域也是越來越密。

“殺!”太史慈渾身染血,策馬左衝右突,一杆長槍出神入化,每次出手必然會殺死一員齊國將士。

可一人再勇也不過項籍。如今唐軍潰敗已經是再所難免。

山坡之上的雄闊海見太史慈如此英勇,大肆屠殺士卒,直接請命出戰。

“不急,先行阻斷太史慈和他麾下士卒的聯係。”曹安民匍匐在草叢中下令道。

唐軍雖然中伏,但他們數千人馬擺開一字長蛇陣,前後延綿數裏。縱然他們精銳士卒不多,但中軍見太史慈陷入困境,必然會冒死衝鋒,營救太史慈。

想要擒住太史慈,唯有截斷他和部曲之間的聯係。

各部將領得到指令,也紛紛率軍衝鋒,阻斷整個太史慈大軍。

話音剛落,曹安民忽然感覺到一股涼氣從脊椎骨中冒了出來。

定睛一看,隻見戰馬之上,太史慈正冷眼看向這邊。

“該死!”曹安民心知肚明,以太史慈這樣的頂尖射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基礎。方才自己下令的那一瞬間,恐怕就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而太史慈能夠聽出來,自己是整個隊伍的首腦。

兵貴神速,說時遲那時快,太史慈直接彎弓搭箭。

“不好!”曹安民毫不猶豫的在草叢中連續翻滾了幾圈,幾乎是同一時間,數支箭矢已經插在了剛才曹安民所在的地方。

“陛下!”雄闊海驚呼一聲,連忙保護曹安民。

而就這一聲喊,太史慈心中頓時燃起了熊熊火焰。

他本以為這最多是齊國的某位將軍,但卻沒想到,能夠在這裏遇見齊國的皇帝曹安民。

若能射殺他,這絕對是大功一件。

甚至有可能因為射殺曹安民而改變整個唐國不利的局勢。

想到這裏,太史慈又是連續射出幾根箭矢。

曹安民驚出了一身冷汗,好在危機已經過去,有了雄闊海的保護,他的危險頓時小了不少。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靈光一閃,曹安民大呼道:“射他的戰馬。”

頓時,無數的弓箭手搭箭射向了太史慈的戰馬。太史慈是善射,但他的戰馬卻沒有主人這般本事。麵對齊軍弓箭手的迅猛攻擊,太史慈胯 下的戰馬瞬間被射成了馬蜂窩,哀嚎一聲,倒地不起。

若不是太史慈躲閃及時,恐怕方才這一下,他也會和戰馬一個下場。

“陛下,您沒事吧?”雄闊海連忙上前仔細打量眼前的曹安民。

“先幹掉太史慈。”曹安民卻是猛的把雄闊海推到前麵,命他率領所有親衛,加入圍攻太史慈的戰陣之中。

此刻,摔得灰頭土臉的太史慈也從地上爬了起來。看見曹安民近在咫尺,不由再次彎弓搭箭射了過來。

“真當我是好欺負的了!”曹安民心中怒罵道。

本來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太史慈會發現自己。

論實力,曹安民自己雖然出手不多,但也是一流戰將的水平。

但被太史慈連續射了這麽多箭之後,倒也激起了他心中的不爽。

拔出屠龍刀,在沒有任何人保護之下,就這樣直接朝著太史慈衝殺過去。

太史慈的眼睛之中閃過一絲驚愕。

但他的手並沒有閑著,快箭連發,直衝曹安民的要害位置。

曹安民則練練揮刀,太史慈射過來的箭矢,無一不是被他直接挑飛出去。

若是偷襲,曹安民恐怕難以躲閃太史慈的弓箭。

但正麵交手,怒意增幅之下,太史慈的箭矢似乎慢了不少。

太史慈連發數箭都未能傷到曹安民,心中也是驚訝萬分,但身後所背著的一壺箭全部發射完畢。縱然心有不甘,也隻能放下弓弩。

“活捉太史慈。”雄闊海親自帶領士卒衝向太史慈。

太史慈雖然有數千步卒,但是此刻全部都在後方,被齊軍截斷不能自求。

對於齊軍來說,眼下確實是活捉太史慈的最佳時機。

太史慈重新選擇了一匹戰馬,策馬衝殺,齊軍又有十餘人死在他的槍下。

但齊軍四麵圍來,太史慈戰馬的速度根本起不來,麵對數以百計千計的敵軍,縱然再神勇也隻能飲恨。

齊軍極度發揚了之前的傳統,不斷攻擊太史慈的坐騎。

戰馬被數次刺中之後,終於仰天嘶鳴一聲倒地而亡。

太史慈一個不留神也被戰馬掀翻在地,手中的長槍也掉落一旁。

但他沒有停留,落地之後,又用身邊的佩劍連續攻殺十餘人,麵對如狼似虎般的敵軍,他卻如同青鬆一般屹立不倒。

四周的齊軍士卒麵對自己人被太史慈屠殺,此刻也有些人違背了曹安民的軍令,下了狠手。

“太史慈,吳主已逝,你又何必負隅頑抗!”

太史慈猛然間爆發出恐怖的殺氣,大吼一聲道:“曹安民,若不是你,我王也不至於死在小人手中。”

這些年下來,當初的一些陳年往事也慢慢被人熟知。

一代霸主,開創江東基業的“小霸王”孫策,居然死在自己弟弟的手裏,這是多麽滑稽可笑。

太史慈作為孫策的鐵杆忠臣,縱然投奔了這麽多君主,但在他的心中,他一直都把自己標記為吳國臣子。

眼下,孫氏一族雖然如同昨日黃花已然凋謝。但在太史慈的心中卻一直悼念著孫策,甚至在他看來,孫策之所以死,就是因為曹安民的出現。

若是曹安民沒有占據徐州,沒有在九江連續擊敗他們,孫策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孫伯符,朕敬他是一個英雄,但朕來到這個時代,就是要終止戰亂,不管是他孫伯符,還是袁本初等人,隻會是我邁向成功的墊腳石。太史慈,若你真的是忠臣,就應該一直忠臣下去。唐國必滅,朕必將一統。你若能降,朕可以保證日後史書之上,會有他孫伯符的一筆。”

太史慈聞言微微失神,頓時被身邊其他人群毆倒地。

“曹安民,你說的是真的?”太史慈沒有掙紮,隻是大聲怒問曹安民。

“朕乃天子,朕說的話就是聖旨。”曹安民見太史慈終於服軟,心中頓時大爽。

“吳侯,吳侯啊!”

此時此刻,太史慈終於是放棄,一代猛將錘擊著地麵,虎目含淚。

所泣者,是一個已經逝去數年的舊主。

君臣一場,忠義為先,能做到這點者,不愧是孫氏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