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齊國動一動,唐國抖三抖
太史慈何許人?
乃是當初孫策麾下的頂尖悍將,更是唐國不斷宣傳的忠臣之士。
如今的南唐,謀臣不缺,但真正算的上頂尖猛將的卻不多。
但相比他的武藝,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的忠義。當年在青州的時候,太史慈在外闖**,而留老母。孔融聞其忠義之名,以金銀厚撫太史慈家中老母。
後來,孔融被黃巾軍管亥圍困。太史慈在千軍萬馬中突出重圍,求來救兵這才解困。
縱然後麵歸順孫策,更是孫策的心腹愛將。
演義中,曹操聽聞太史慈的威名,心生招攬之心,命人送當歸於太史慈,意為當歸。
但太史慈卻不動神色,誓死追隨孫策。
損失內鬥,群臣精英先後隕落,周瑜帶著太史慈、周泰等人投奔楚國,意圖光複吳國。但最終也是七零八落,客死他鄉。
後太史慈投奔南唐,起初並不被南唐君臣所容。
但好在秦王李世民多次站出來幫他說好話,這才改善了原來的不利。
可就這樣的一個忠義無雙的大將居然被曹安民所折服,率領不下投奔齊國。
這時何等讓人震驚的事情。
太史慈當年麵對數萬黃巾圍城他都義無反顧的衝了上去。這樣的人居然會被曹安民所折服,這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
江東上下沒有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但都為這件事情瞠目結舌。
曹安民到底有什麽本事,能夠折服太史慈這樣忠義無雙之人?
自李淵鐵索連江,十餘萬大軍鎮守豫章一帶,保全江防,保證豫章的安全。
南唐的局勢本來有了好轉,但是此時此刻,因為太史慈的投降,使得投降聲音越發高漲,江東眼看著已經是風雨飄搖,許多士族的心思都動搖起來,而且比以前更加的劇烈動搖。
縱然南唐是鐵打的一塊,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更何況如今的南唐已經是殘破不堪,彌漫著這種悲觀氣息的江東,又如何能夠抵抗齊國大軍。
李淵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隨即想方設法調整豫章一帶的布防。
李淵以李密為主帥,段誌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這些聞滿天下的李唐將帥為副將,領兵八萬鎮守豫章。又以李孝恭為二路主帥,帶領唐儉、劉政會率領水師五萬鎮守鄱陽湖。後在秦瓊和蔡京二人的建議下,李淵以李元吉為後軍主帥,領兵五萬增援廬陵。
廬陵作為最前線,若是失手,必將出現亂子。
李淵本來打算讓李孝恭或者李密鎮守這裏。
但秦檜多次上書,作為近臣,他和蔡京合謀終於是李元吉推上了這個位置。
廬陵城內,士卒在城外加緊修建防禦工事,密密麻麻的壕溝,簡直讓人頭皮發麻。
城中,李密、段誌玄、劉弘基等人全部坐在一起。
齊軍自攸縣擊敗了太史慈之後,各路兵馬全部快速過江進入戰鬥位置。
齊軍布局在荊州的兵馬,足足有二十七萬之眾。
壓力太大,這幫李唐臣子不得已隻能坐在一起商議情況。
不過,這會他們還是比較樂觀。
齊國雖然兵馬眾多,謀臣如雲,武將如雨。
但他們也不是吃素的,豫章城內有八萬兵馬,東北方還有五萬水師作為側翼。
加上那高聳的城牆,密密麻麻的壕溝都會讓人有一種自信油然而生。
“如今城內有六萬大軍,縱然齊軍有二十七萬,我們也一定守得住。”作為統帥,李密這個時候極其鎮定,作為李唐第三號統帥,他也是為李唐立下汗馬功勞。
如今縱然大勢所逼,但他卻絲毫不懼怕敵軍的威懾。
“是啊,何況北邊有水師,若是敵軍來襲,多少都可以分擔齊軍的兵力。”段誌玄笑著說道。
殷開山雖然勇猛無比,但他在李唐地位不高,若不是此番李唐正是用人之際,恐怕他還沒有資格入列。
如今大唐江山搖搖欲墜,可以說是最危險的時候。但換個說法,這個時候,也未必不是成就英雄的時候。
征討天下,建立功勳固然可以留名青史。但是大廈將傾,力挽狂瀾,卻也一樣可以奪人眼球。
想到這裏,眾人的眼神之中閃爍著精光。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護衛快步走了進來。
這人乃是段誌玄麾下的一個親兵。
段誌玄等人乃是商議大事,沒想到外人闖入,臉上頓時不好看。
段誌玄不由惱怒道:“不經通傳擅自進入,該當何罪。左右,給我把他拿下,杖則五十。”
門外立馬有侍衛走進來,打算直接架著這個家夥出去行刑。
但這個親兵卻沒有因為段誌玄的話有任何驚慌的神色。
“將軍,前方急報,齊軍,齊軍動身了。”
親兵說完,就像失去了全身力量倒在地上。
而其他人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齊齊變了臉色。
“你說什麽?”段誌玄反應最為激烈,他站起身,一把抓住親兵的衣領大聲吼道。
可惜這個親兵已經昏迷過去,如何可知。
“齊軍若動,恐怕首當其衝就是我們這裏!”李密站起身,眉眼間全部都是愁容。
“會不會有詐?”殷開山低聲問道。
齊軍數十萬大軍集結,若要動手,必將有一種山崩地裂氣吞山河之勢。
但眼下齊軍並未有如此動靜,若說他們動兵,誰也不敢輕信。
“再派探子進入江夏,一定要探知情況真假。”李密雖然也失去了顏色,但他畢竟是統帥,也是最為鎮定的一位。見其它眾將皆失了態,這才勸說道。
“遵命!”屈突通得到指令,也深知現在不是糾結真假的時候,必須立馬派出探子打聽,齊軍若動,必然很快就知真假。
隨即,唐軍的探子便進入了江夏地界。二者距離不遠,沒過多久,探子便把消息打探出來。
齊軍雖然有所調動,但大軍隻是緩緩朝著江夏集結,並未有任何東進的打算。
縱然齊軍未曾出征,但僅僅一個消息,就已經讓滿城的文武皆膽顫心驚。
不管是李密,還時下麵的文武將士在心理上都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豫章,這看似好守的城池,仿佛一念之間,變得漏洞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