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九百一十五章 牽製李世民

此刻,京口大營之內。

長孫無忌和杜如晦快步而入,臉上滿是焦急神色。

“輔機、克明情況如何了?”李世民非常關心豫章的戰事,每日必定要聽他們匯報一次。今日的軍情半天未至,他的心中就產生了一絲疑惑。眼下見他們二人一同前來,急切的問道。

“殿下,大事不好了,鐵索橫江被齊軍突破了!”

李世民手中的竹簡頓時落到了地上,這一刻,他的心越發的不淡定了。

先是建康被攻破,然後又是被齊軍突破鐵索橫江。大唐麵臨前無所有的壓力,這份擔子壓在他的身上,讓他確實有些喘不過氣來。

雖然他是曆史上的“天可汗”,但那一切都是基於強大的綜合國力的基礎上。

那個時候的李世民,身邊不單單有李績、蘇烈、李靖、薛仁貴、秦叔寶等名留清史的超級統帥,而且還有大量的名臣武將。

而這一世,李績、蘇烈、李靖、薛仁貴紛紛投奔了曹安民麾下,房玄齡被早早殺死,李世民身邊人才凋零嚴重。

常言,一個好漢三個幫。如今李世民沒了幫手,單憑自己一人之力又如何扭轉大唐衰敗的國力。

“殿下?”長孫無忌和杜如晦也是頭一次見李世民如此模樣,心中慌亂起來。

但很快他們就想清楚。

之前他們前麵有鐵索橫江,重兵把守的豫章城。縱然齊軍數十萬大軍犯境,但他們心中也有一絲安全感。

但隨著之前建康一戰,李淵被擒,宗室蒙難。

如今的他們哪還有什麽安全感。

“嗚嗚嗚”,營寨之中的守軍忽然吹起了號角,整個京口都為之轟動。

號角聲,不是軍隊出發,就是發現敵軍來襲。

京口扼製長江咽喉,這裏要來敵人的話,絕對是長江之上。

“怎麽回事?”杜如晦大驚,發問道。

“恐怕是齊軍來了!”李世民臉色鐵青,滿麵絕望。

“到底是怎麽回事?曹安民不都死了嗎?齊軍這個時候為何不撤退,反倒是主動進攻?”杜如晦的反應比李世民慢一些。

李世民淡淡道:“恐怕你我都中了曹安民的計策,可憐我那個妹妹送入虎口,也不知情況如何。”

長孫無忌眉頭微皺道:“要怪這就得怪那陸伯言,若不是他的話,平陽公主也不至於深陷敵國。”

聲音是從北方傳來,縱然不用出大營,也能夠猜測出來,這些水軍都是順江而下。順江而下,隻有齊國的水師能辦到。

“行了,走,隨本王去看看。”李世民腰跨寶劍,快速走了出去。

江岸邊,齊軍水師戰船率先發動攻擊。

無數的火油彈快速騰空而起,直接飛入唐軍的營地內。

頓時火光衝天,慘叫連連。

李世民到達之後,立刻命令各部守軍加強岸邊的防禦,尤其是準備大量滅火之物。

劉仁軌站在戰船之上,兩萬大軍銳氣無比,如同一把利劍,直衝雲霄。身邊的宇文成都、李存孝亦是熊虎不凡。

“繼續攻擊,咱們有充足的火油彈,讓這京口的唐軍知道,這長江是我們齊國的,我大齊想怎麽樣,也不是他們可以掌控的。”

“李都督,為何不讓我們直接殺上岸?我敢保證,一定可以在岸邊站住腳跟。”李存孝躍躍欲試,手中的兵器不滿的敲打著甲板。

劉仁軌笑道:“今日攻擊隻是試探,我們無需登陸。”

李存孝隻是大將,劉仁軌說什麽,他自然不會多言什麽。

但他身邊的宇文成都可不這樣認為。

京口不單單是唐 江沿線最後的重兵所在,同時也是大唐軍魂所在。

唐國上下,皆把李世民當作救世主,當做戰神。

劉仁軌要做的,就是毀滅唐國人心中這個戰神,讓他們知道,隻有曹安民才是當世第一戰神。

“本將認為,眼下正是登陸的時候!”宇文成都一臉冷峻,當場反對了劉仁軌的話。

劉仁軌看了一眼宇文成都,恭敬的說道:“進攻京口是本都督的意思,也是陛下的意思。但眼下我們絕不是進攻京口的絕佳時機。不瞞諸位,陛下已經率領大軍進攻豫章,我們的兩萬大軍名義上是進攻京口,但其實是牽製京口的李世民的八萬大軍。隻要這八萬大軍不動,我們便是大功一件。待陛下滅掉豫章敵軍,我們再快速合軍進攻李世民,到那時,就由你宇文將軍打頭陣,可好?”

宇文成都本來也是一方統帥出生,如今屈尊在劉仁軌麾下,宇文成都心中的那份傲氣在作怪。

他想要讓所有人證明,他宇文成都才是大齊第一統帥。

對於宇文成都心中所想,劉仁軌豈能不知。

大敵當前,他不想費太多的口舌,直接搬出曹安民,有曹安民當擋箭牌,縱然宇文成都心中不滿,也不敢說太多。

畢竟身為臣子,縱然心中再有不滿,也沒有資格去議論皇帝陛下的旨意。

尤其,下旨的還是曹安民這樣的雄才大略之主。

宇文成都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見劉仁軌給足了自己的麵子,便不再多言,指揮各部加緊攻擊。

“嗖嗖嗖!”

霹靂車不斷發射,三四輪攻擊之後,整個京口岸邊到處都是一片火海。

唐軍本來將大量柵欄堆放在岸邊,意圖阻擊齊軍登陸,卻沒想到這些東西全部成了最佳的引火之物。

李世民本來以為齊軍幾輪攻擊之後便會快速登陸,便在岸邊安排了大量士卒,手持弓箭準備阻擊。

但卻沒想到,齊軍壓根沒有登陸的打算,他們隻是岸邊不斷襲擾唐軍大營。

李世民縱然心知肚明,但眼下他卻不敢輕易離開京口。

京口若是失守,整個江東唯一一支可以阻擊齊軍的兵馬潰散,大唐才真正是無可救藥。

無奈之下,李世民隻好命令大營退後二裏,在岸邊留出半渡的地盤。

明麵上是擺出半渡而擊的架勢,但其實暗地裏卻不斷打聽豫章的情況,了解齊軍真正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