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九百一十七章 臨陣要換將

近距離之下,縱然是天神也難以躲過齊軍連弩箭陣,更不要說李密和李孝恭二人。

瞬間的功夫,二人身上連中數箭,從戰馬之上栽落下來。

如此重傷,除非是大羅金仙親自出手,否則絕無任何挽救的餘地。

跟隨他們的數百士卒也全部以身殉葬,為南唐流盡最後一絲鮮血。

他們二人的死不是結束,而是南唐覆滅大戲的開始。

段誌玄和劉弘基見這等清醒,也顧不上太多,連忙率領主力大軍後撤,意圖保存為數不多的將士。

唐儉和劉政會本來正在組織水軍全速登陸,忽然聽聞二位宗室主帥全部陣亡的消息,為之震驚。顧不上那些步卒想要登船逃命,便先行率領全部水師戰船離開岸邊,躲避齊國的鋒芒。

水軍的突然撤離,導致全軍上下快速奔潰,士氣潰敗。

數十萬唐軍亂成一團,或投降,或突圍,永修城外儼然變成了修羅場,無數的唐軍陳屍原野,血流成河。

大局已定,曹安民的中軍帥旗揮動,數十萬齊軍快速壓上,在各自統領的帶領下瘋狂追殺唐軍敗卒。

一場大規模的屠殺,直到黑夜降臨才告一段落。

一日的廝殺下來,唐軍三十餘萬,陣亡十萬有餘,降者也有十萬之眾,除了唐儉麾下的五萬水師暫且完整,也就隻有段誌玄和劉弘基率領率先突圍的三萬多步卒。

他們二人深知眼下複興大唐者隻有鎮守京口的李世民,無可奈何之下,隻能率軍趕往京口與那邊的大軍匯合。

唐儉二人雖然畏懼避戰保全了數萬水師的性命,但也因為湖口被齊軍攻占,鄱陽湖儼然成了一個巨大的口袋,將他的數萬水師全部牢牢困在鄱陽湖之中。

豫章一戰,南唐元氣大傷,實力大損。

齊軍快速前進,直接占據豫章全境,兵鋒所向,直指南唐最後的根基。

南唐退無可退,唯有背水一戰。

建康皇宮之內,眾臣朝拜之下,李建成終於是登上夢寐以求的皇位。雖然這一天來得有點晚,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值得的。

更為可笑的是,本來的都城建康已經被齊軍攻破,殘破不堪,再為都城已經不可。

李建成便將都城從建康遷到了陽羨,並改陽羨為建康。

其實這都是掩耳盜鈴之事。

名雖同,但意義上卻已然大不相同。

但對於李建成來說,這些都不重要。

如今,自己是大唐唯一的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九五至尊。誰也沒有辦法阻攔自己,誰要是敢阻攔自己,自己定把他五馬分屍,碎屍萬段。

“陛下登基乃是我大唐幸事,需要昭告天下臣民,普天同慶。”蔡京躬身施禮,雖然貴為朝中尚書,位極人臣,但此刻他的臉上隻有虔誠,完全看不到絲毫的傲氣。

“蔡尚書所言甚至,臣也認為眼下當大張旗鼓的慶賀一下,一掃之前我大唐頹敗之勢。”秦檜也站出來符合道。

說來也巧,當日齊軍攻城,雖然擄走了不少朝中勳貴大臣,但偏偏漏掉了這兩位。

眼下,裴寂劉文靜等人都被擄走,朝中最高級別的朝臣居然落在了蔡京和秦檜的身上。

李建成在登基之前就和蔡京秦檜二人交好。

為了對付秦王李世民,他們二人也暗地裏為他知了不少招。

如今自己登基,他們二人也算有擁立之功,若不重賞,豈不是寒了功臣之心。

想到這裏,李建成高聲說道:“朕初登大位,當安定國勢。秦尚書、蔡尚書在建康失陷之時,保我大唐國運有功。今加封蔡京為尚書左仆射,掌管吏部;加封秦檜為尚書右仆射,掌管兵部;望二位卿家,繼續輔佐朕,重整我大唐江山。”

秦檜和蔡京聞言心中更是樂開了花。

吏部和兵部是如今南唐最為關鍵的兩個部門,李建成願意將這等重要的位置交給他們,可見在他的眼中,秦檜和蔡京就是忠臣的典範。

但他卻不知道,這兩張貌似忠臣的臉頰之下,卻是當今最大的兩顆毒瘤。

“謝陛下,我等身為大唐之臣,死亦為大唐之鬼。”

二人拜謝,李建成滿意的點點頭道:“諸卿要向蔡秦二位尚書學習。”

剩下的臣子一個個沒差點惡心的吐出來,但既然李建成都這樣認為,他們身為臣子,自然也說不出什麽不字。

大殿之內一片和諧,秦檜暗中給蔡京使了一個顏色,蔡京心領神會,站出來躬身說道:“陛下登基,普天同慶。但秦王殿下如今還在外征戰,勞苦功高,臣認為,當召秦王殿下回京重賞。”

蔡京的一席話,掀起了三重浪。

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雖然是親兄弟,但同樣也是勢同水火的存在。

本來是一個開心的日子,所有人都忘記這大唐還有一個隱患存在。

但蔡京的話直接挑明了一切,讓所有人都回憶起這遭事情。

“陛下,臣認為,秦王殿下鎮守要地,絕對不能擅離職守。至於封賞之事,隻需派出使者前去即可。”一個官員站出來反對道。

蔡京聞言頓時皺眉,作為朝臣之首,被人當眾頂撞,頓時不滿的說道:“陳大人此言真可謂是不忠不孝不義!陛下與秦王殿下乃是一奶同胞,先皇蒙難,新皇登基,他不回京不說,還手握重兵,他是想幹什麽,想造反?”

一句造反,徹底引出了李建成心中的不安。

京口離著建康不過數百裏的路程,若是全速奔襲,最多兩日時間就能趕到。

李建成如今身邊隻有一些殘兵敗將,若是李世民有反心的話,他麾下的數萬大軍隻要來攻,建康必破。

“蔡尚書所言甚是,我大唐人才輩出,難道就隻有一個秦王殿下能指揮大軍?臣不才,願替秦王殿下鎮守京口,換殿下回京與陛下相聚。”

李建成看了一眼秦檜,心中也有些擔憂。

秦檜的統兵能力如何,他不清楚。

但京口乃是拱衛京師的關鍵,若是有失的話,對於他屁股底下的皇位來說絕不是好事。

“秦尚書真乃我大唐忠臣,臣認為此舉可行。京口到建康一來一回不過數日時間,數日之內,臣料想齊軍也不會有什麽動靜。”蔡京極力推薦秦檜。

二人狼狽為奸,相互勾結之下,李建成心中唯一的擔憂也慢慢放鬆下來。

確實如此,數日時間而已,難道大唐重兵把守之下的京口連數日都守不住?

“好,就依二位尚書所言,傳朕的旨意,由兵部尚書秦檜暫代秦王殿下鎮守京口。”

“臣遵命!”秦檜嘴角微微上揚,一粒定心丸下肚,一切計策皆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