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桐油果
晚餐後黃昏漸隱, 天空還有餘光,林子裏灑滿了銀色的輝光。
清洗完廚具後,四人圍坐在火堆旁。
葉知遇和蘇瑤拿出梭子和麻線團開始編織漁網, 旁邊的陸景陽伸長脖子好奇觀看, 鍾瑾繼續搓揉皮子。
為了解饞, 葉知遇還拿了些曬幹的黃皮果,偶爾累了,就撈起一顆丟嘴裏, 要是不幸吃到酸果, 那絕對是一秒來神, 精神百倍。
編織漁網之前將麻線兩頭交叉對折三次, 再用細線紮住兩頭, 作為網綱。
接著,開始起頭,找個木樁用麻繩纏線, 一共纏32匝,也就是要將網編織成32個網兜的漁網,這樣編織出來的漁網最為對稱, 之後拋進海裏時才能迅速地張開。
纏完後,左手握著織板,右手拿著梭子由上至下的編織, 每穿過一個網眼就打一個單死結, 反複重複動作。
隻見葉知遇那雙靈活的雙手, 在線與線之間飛舞著,飛得陸景陽腦袋發暈, 不一會兒, 一片巴掌大的成型網兜出現在她手裏。
而蘇瑤本想著自己已經有了不少編織經驗, 編個小漁網不成問題,等眼睛看會後,信心滿滿地開始。
剛上手,線就卡住了。
現實教她做人。
開始經緯線都難以固定,好不容易固定住了,手裏的梭子又開始不聽使喚,不是打結出錯,就是纏到線裏,攪得亂七八糟的。
她感覺自己像被蜘蛛絲綁住的小飛蝶。
隻好扭頭求助大蝴蝶,“知遇姐姐,救救我,快救救我。”
葉知遇見狀放下漁網,抓起她的手一點點地耐心指導,“呐,別著急。編漁網跟草席子不一樣,它有好幾層,很容易繞住,你就拿著梭子從這裏穿過去,再繞一圈就能結成個死結。”
這一通教程聽得陸景陽的大腦直接死機。
他失去了好奇的興致,眼睛往鍾瑾手裏瞅,搓皮子,又是在搓皮子,唉——
好無聊。
這一圈就他一個閑人,坐在中間好不自在,他第一次有點想念城市裏的手機、電腦還有各種豐富的娛樂。他支著下巴,對著嗶啵炸響的火光發呆。
“呱呱——
夜晚逐漸降臨後,青蛙們趁夜出洞,蹲在草叢裏呱呱叫個不停。
一道道蛙鳴喚醒陸景陽發呆的靈魂,他猛地站起身,把小尾巴撈出來丟到蘇瑤腿上,“我出去一下。”
說完抄起一根燒得旺盛的火把和背簍往林子深處鑽去。
蘇瑤捧著發懵的小尾巴,衝著高大身影的方向大喊,“喂,你幹嘛去啊?”
可惜陸景陽跑步的速度堪比疾風,倏地一下,黑森森的林子隻剩下搖晃的樹枝。
陸景陽徑直鑽進草木旺盛的地方,一進去,這片地帶的蛙鳴陡然停止。但難不倒陸景陽,他把火把懟到地麵,照出光亮,往那些有積水的地方找,找到後,火把晃幾下,就能看到蹲在旁邊一動不動的青蛙。
青蛙都是複眼,怕光,所以喜歡在夜晚出沒。
而抓青蛙最好的辦法也就是用光照它,一照,它呆住,然後趕緊用手逮住他的前肢,抓緊後,扔到竹簍裏,收獲一隻青蛙。
除此之外,陸景陽還會引誘青蛙出洞的辦法,可以用蚯蚓,也能用小青蛙的腿。
找一根棍子,係上誘餌,握著木棍在草叢裏一跳一跳的,那些青蛙看見會動的東西就會主動上鉤,這時用網兜或者用火光一照,請蛙蛙入甕。
以前陸景陽在農村的時候,經常光著個腳丫子,跟小夥伴們在水稻田裏抓青蛙,一下午的時間能收獲一大堆,大的送到自己肚子裏,小的送給自家的鴨子。
天天想著打獵,居然忘了有份美味一直在身邊!
不一會兒,陸景陽抓了小半簍的青蛙,返程回家。
吵鬧的呱呱聲入耳,葉知遇等人抬頭望去,隻見陸景陽拎著個簍子,呱呱聲似乎從裏麵傳來,蘇瑤問:“那是什麽?青蛙?”
“對啊。“陸景陽嘿嘿直笑。
“你抓青蛙幹嘛?”
陸景陽走到跟前,皺眉看她,黑臉上寫著明晃晃的一行大字,你怎麽會問這種蠢問題。靠著多日培養出來的互懟默契,未發聲卻已傳意,氣得蘇瑤差點把梭子拍他臉上,她怒問,”你難不成想吃青蛙?青蛙可是益蟲!“
雖然蘇瑤說的話振聾發聵,但葉知遇.....一秒放下漁網,笑眯眯地蹲到陸景陽旁邊,小聲問,”想吃宵夜?“
陸景陽拚命點頭。
沒錯沒錯!他就是這個意思!!還是知遇姐給力!
不需要葉知遇交代,陸景陽非常懂事地去旁邊處理這堆演唱家。
用刀砍去青蛙的四腳和頭部,開始剝皮,從頭部位置用力一扯,整張皮刷地一下被撕下來,露出粉色的肉。最後剖開肚子,把黑色的內髒弄下來剁碎,扔給小鴨子們當夜宵。
等他走後,葉知遇轉頭,看到蘇瑤露出友軍背叛感到受傷的表情,忙過去用美食轉移她的注意力,”你吃過蛙肉嗎?“
“沒吃過。”蘇瑤嘟嘴搖頭。
葉知遇假裝超級誇張地啊了一聲,一臉遺憾地說,”那太可惜了!蛙肉可好吃了,比雞肉還嫩,你今天一定要試試呢!“
蘇瑤被她說的嘴饞,下一秒看到陸景陽回來,立馬抱起雙臂,氣鼓鼓地扭身,“我不吃,老師說不能吃青蛙。”
葉知遇見狀便沒說什麽,扭頭問鍾瑾,“你呢?你吃過嗎?”
鍾瑾搖頭。
她挑起眉毛,露出一抹引誘犯罪的笑容,“那你要不要試試?”
“可以。”
葉知遇削了些細竹簽,把洗淨的蛙肉串在竹簽上,串了十來根,吃宵夜光吃蛙肉也不行,她還跑去拿了些菌子泡發,泡好後串成串。
在火堆上架起兩排石頭,中間放些不見火苗的木炭,把串架在上麵,塗一些油,偶爾翻個麵,讓每一麵都烤得均勻。
可惜沒有孜然和辣椒。
葉知遇可惜地直歎氣,這倆可是烤串的靈魂,如今隻有些海鹽和油樅菌,沒事,就當吃食物最本真的味道吧。
烤了會,粉色的蛙肉漸漸縮緊,變成白色,肉香味飄出來。烤得油脂不停地滴到木炭上,滋滋直響,一簇簇小火苗趁機冒起來,把蛙肉燒得金黃發亮,灑上鹽粒,出爐!
邊上的牛肝菌也烤得蜷縮成癟癟的一小塊,刷上一層油樅菌,菌香四溢,引得編漁網的蘇瑤時不時地抬頭偷瞄。
抓到她偷瞄的眼神後,葉知遇趁機撞了撞身旁咽口水的陸景陽,小聲說,“去,把蘇瑤喊來吃串。”
陸景陽自然不願,但看見葉知遇瞪圓的杏眼,得罪誰也不能得罪大廚,他隻好不情不願地挪到蘇瑤跟前,舔起笑容,故意夾起嗓子說,“蘇瑤姐姐,別忙了,來吃串唄。”
夾子音一出,連鍾瑾都蹙眉看了他一眼。
“對啊,小瑤來吃串啊,我還烤了菌子的,你來吃點唄。”葉知遇也忙出聲。
蘇瑤也不是個什麽拿喬的人,聞了半天香味,肚子裏的小氣早就消沒了。
她衝陸景陽揚揚下巴,抬起手臂,說:“來,小陸子,扶哀家起身。”
聽到小陸子三個字,陸景陽咬緊腮幫子,頓時想甩手不幹。
結果一回頭看到葉知遇陰森森的笑臉,還有石頭上烤得滋滋油響的蛙肉串串。
為了吃肉!
他咽下這口惡氣,展開殷勤的笑顏,再次夾嗓子說:“我的蘇大皇後,您請。”
說完,雙手攙扶起蘇瑤的小細胳膊。
蘇瑤一來,葉知遇把竹簽尾巴一抓,一大把冒著熱氣滋油的烤串出爐,放到芭蕉葉上。她給蘇瑤和鍾瑾一人遞了一串青蛙,“來,試試,是不是很香?聞著香吃著嫩,保證你吃了一串還想再來一串。”
熱情程度堪比街角賣羊肉串的新疆小哥。
鍾瑾含笑接過,低頭嚐了一口,確實很好吃。
飽滿緊實的蛙肉,輕輕一吮便骨肉分離,帶著一點炭火的煙熏氣。吃著還有股雞肉的味道,卻比雞肉更嫩、更爽滑。特別是發達健壯的大腿肉,嫩到彈牙。
昧著多年良知的蘇瑤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下一秒,眼睛叮——亮了,像點開了一盞破舊的老燈。
蛙肉!好好吃呀!
葉知遇看他倆臉上沒露出不喜的神情,特別是蘇瑤,好吃兩個字快要從眼睛裏蹦出來了。
她低頭偷笑,看吧,我就說沒有人會不愛蛙肉吧~
等吃完蛙肉,葉知遇和蘇瑤又趕工編了會漁網,累到眼皮提不起來才匆匆爬進棚屋裏睡覺。
第二日天亮後依舊是如此。
除了吃飯,女生們都在勤勤懇懇地編織漁網,而男生們則在做砌烤窯。傍晚時分,鍾瑾看到葉知遇累到不停轉脖子、捶腰,就主動提議說,”我來做飯吧。“
“哈?”三人齊刷刷看他。
鍾瑾被三雙不信任的眼睛看著,倒是難得有些不自在,他低頭輕咳一聲,“試試。”
上次聽到鍾瑾說試試兩個字是做陶的時候,然後第一次上手的他,做出了頗為完美的陶杯和陶罐。這次做飯.....其餘三人對他有股盲目的信任,便無所謂地點頭,“行啊。“
”辛苦鍾哥了。”
“好呀!”
累得不行的葉知遇,也樂得輕鬆,於是問他,“那你準備做什麽吃啊?”
“......“鍾瑾一怔,片刻後,清雋的臉上居然生出一抹嫣紅,顯然根本沒想這回事。
葉知遇唇邊漾出小小弧度,雖說不知道他主動請纓做飯緣由是什麽,但看他犯窘的樣子,忍不住彎眉。直起酸得不行的腰,走到食簍邊看了會,“嗯,那簡單點,煎個帶魚,炒個莧菜,再烤些薑薯吧。”
“可以麽?”她問其他人。
陸景陽和蘇瑤紛紛說好。
鍾瑾回憶了一下葉知遇之前的做法,確認沒什麽難度後微微點頭。
接著。
鍾瑾開啟了人生的第一次廚藝之旅。
在三人的注視下,看到他開始洗菜、洗魚幹,一根根地洗得特別仔細,那些髒葉子和魚幹都快被他搓爛。
光是洗菜這一環節就花了大半天時間,給其餘人活生生地熬得失去觀看興致。
葉知遇做菜很幹練,看他磨磨唧唧的樣子恨不得搶過來自己三下除二搞熟了算了,但又不好打擊大老板的積極性,她隻好低頭編漁網,不看他。
結果下一秒,耳邊忽然炸出滋啦——刺啦——
非常巨大的炸響聲。
“臥槽!炸了嗎?”陸景陽大驚。
三人慌慌忙忙地抬頭看去,看到鍾瑾把掛滿水珠的莧菜扔進熱油鍋裏,炸得油滴飛濺,而鍾瑾本人也被嚇得不輕,握著木鏟子一臉震驚地往後直退。
葉知遇趕忙起身拿起竹蓋,往石鍋上一蓋,炸響聲驟減。
身後握著木鏟的鍾瑾躥出來。
裂出震驚的臉又縫合成冷靜模樣,他看著葉知遇抿了抿唇,低聲說,“抱歉。”
葉知遇呼出一口氣。
看他眼簾低垂,一臉歉意,她說,“沒事。”
又想他也沒下過廚,再聰明也不能提前預料這些小細節,安慰聲音又柔和幾分,“第一次嘛,來,我教你。“
“好。”
等鍋裏聲音消失後,她接過木鏟炒菜,邊炒邊說,”油鍋裏不能沾水,不然會炸鍋,洗完的菜要瀝幹後再放進去炒。炒到顏色變深後就可以放點鹽起鍋了。“
鍾瑾坐在旁邊的木墩上,雙手垂放在膝前,坐姿筆直,就像個認真聽課的幼稚園大班學生。
葉知遇看他一臉認真嚴肅的模樣彎彎眉眼。
正準備繼續說,旁邊人長眉蹙起,緩緩問道,“一點鹽是....?多少克?是按食物比例來嗎?”
“.....”葉知遇哽住。
她都是憑感覺放鹽的,誰炒菜能精確到克度啊!有這閑工夫菜都糊了!而且食物比例又是什麽鬼!
看著鍾瑾認真求學的眼神,葉知遇長吸了口氣,思索片刻,實在找不到合適的量詞,索性坦言,”就...按經驗,你多做幾次就有經驗了。實在不行,炒的時候你自己先試試鹹淡。“
“那鹹了怎麽辦呢?”
“鹹了....”葉知遇又哽住。
最後微笑著看他,吐出兩個字——
“喝水。”
鍾瑾愣了愣,認真點點頭,“好的。”
到煎帶魚的時候,葉知遇把能想到的廚藝小技巧統統倒給鍾瑾了,看他緊蹙的眉,她也不知道他有沒有消化完這些知識,於是提議,“你來試試煎魚?”
鍾瑾舔舔唇。
他確實隻消化了一小部分,葉知遇說的大都是些很概括性的詞匯,比如一點鹽,差不多就行了,變色就行...諸如此類的非定量定性詞匯,總結下來,就是全憑經驗。
要是以前下屬給他拿出這麽一份財務報表。
他肯定會直接把表甩到下屬臉上。
但對麵是麵露鼓勵的葉知遇,鍾瑾看了她一會,垂眸接過木鏟,小心翼翼地煎起帶魚。
石鍋積溫有限,想炒糊也難,隻要時時刻刻地注意著就行。葉知遇在旁邊時不時指導兩句,這盤煎帶魚倒是完成的不錯,完美出鍋。
等他們倆端菜過來,習慣去火堆裏翻找薑薯的陸景陽,一撥開柴火堆,除了一地黑灰,空空如也,他忙問,“鍾哥鍾哥,薑薯呢?”
鍾瑾徹底僵住。
“你忘啦?”葉知遇也問。
“嗯.....”
葉知遇看他鬢角的頭發都被汗水浸濕了,瘦削的臉上也全是些油灰,就連忙打圓場,“沒事沒事,小陽你現在烤,我們先吃菜,待會再吃薑薯一樣的。”
“對啊,你一天天跟餓鬼投胎一樣,少吃點怎麽了。”蘇瑤也忙為鍾瑾站腿。
陸景陽臉皺起來,不明白最無辜的他為什麽又變成了群攻對象,哼哼!!氣死了!他今天要抓一百隻青蛙來吃宵夜!
深夜,雖然沒有吃到一百隻青蛙,但陸景陽還是如願吃到肚圓,因為到吃薑薯的時候,其餘三人都說不餓,把自己的薑薯分了大半給他。
他捂著肚子滿足地躺下,心想,今天吃飽了,那就放過青蛙吧。
直到第三日下午,蘇瑤和葉知遇的漁網終於趕工完成。
兩張方方正正的漁網先是放到熱水裏煮開後悶了一夜,第二天取出來掛曬幹,曬幹後再煮再曬,連續兩次後,再上麵縫些小木片,以保浮力。如果有新鮮動物血更好,直接在動物血裏浸泡一夜,能防止漁網斷裂。
但這樣還是不夠。
為了增加耐用性,葉知遇去林子裏找到了桐油樹。
今年初生長的青果子還掛在枝頭,而以前掉落的果子鋪在地上,堆成小山無人領。
蘇瑤把發黑的果子撿到竹簍裏,問,“這些果子真的能出油嗎?看著好小好黑啊。“
“嗯。桐油果可榨出帶幹性的植物油。“鍾瑾說。
“我知道我知道,以前古代打戰用的兵器是不是都是用桐油,我記得說什麽一棵桐樹抵得過一杆槍。”陸景陽說。
葉知遇摘完桐油葉,從枝頭跳下來,拍了拍手說,“打戰就算了,反正對我們用處大著,拿過去榨油弄漁網、做油布、油紙傘、建房子什麽的,之後下雨也不用擔心會淋到雨了。”
“好有用耶!“
聽到著果子這麽有用,蘇瑤撿果子的勁頭頓時高漲到天上去,沒一會兒,竹簍裏裝滿桐油果,手也被染得黢黑。哭唧唧洗了大半天才洗掉一點點。
“嗚嗚嗚,我再也不撿果子了。”蘇瑤委屈道。
葉知遇笑了笑,想起之前要做的皮子手套還沒開工,於是把幾張碎皮子拿出來教到蘇瑤手裏,囑咐說,“小瑤,做手套的任務就交給你了,等你做完手套就不怕手被染色了。”
“好吧。”蘇瑤接過。
分去一份工作的葉知遇快樂地轉身,去處理桐油果子。
采摘回來的桐油果一般有兩層,跟處理核桃一樣,挖個坑,把它們埋到外殼腐爛後,再撈出來剝殼,這個過程需要大半個月。
埋完果子後,葉知遇把蕨根粉摻水加筍幹、菌幹攪拌均勻,做成粑粑的樣子,再揪一小坨,搓成小團子,壓平後用兩兩片圓圓的桐油葉包裹成月牙狀
包裹完後,放到鍋裏蒸一個小時左右出爐。
一揭開竹鍋蓋子,滿滿的桐葉飄香,帶著樹葉獨有的悠悠清香。稍涼一些後,葉知遇給其餘人一人分一個香甜可口的桐葉粑粑。
揭開上麵深灰色的綠葉,先是聞到一股很獨特的芳香,裏麵的粑粑印著葉脈的筋絡,咬一小口,能吃到非常油潤香甜的味道,還帶著些粗糙刺毛的感覺,很勁道。
桐葉粑粑最適合作為外帶食物,即使涼了也能吃到滿嘴的韌香味。
他們把陰幹的陶罐搬進烤窯。
在準備烤陶的前一天,背起竹簍,裝上桐葉粑粑,帶著其他工具和漁網,葉知遇高聲問:”朋友們,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啦!”蘇瑤大聲附和。
葉知遇手往前一指,大喝一聲——
“出發撈魚咯!!!”
作者有話說:
八八:小鍾小鍾,一甩蠔油....
鍾瑾:微笑